2001年3月23日上午,公安部A级通缉的在逃犯靳如超在北海被生擒。
靳如超是何许人也?
靳如超,是石家庄市光明街的一个普通居民。
但他这个普通的居民,又干出了不普通的事。
2001年3月16日,他制造了震惊海内外的特大爆炸案。
当时,房倒屋塌,即有108人在他手下丧生。
那起始时间是当日的凌晨4点16分。
据当地人回忆,当时的爆炸,大有山崩地裂之势,其声音震耳欲聋。
而且,这种爆炸还是连续性的。
在四十余分钟之内,全市共有五个地方相继发生了如此这般的爆炸。
那一段时间内,真可谓到处可闻鬼哭般的哀嚎。
那爆炸,也都是连响于人口密集的居民住宅区。
其地点分别为——
棉纺三厂生活区15号楼。
棉纺三厂生活区16号楼。
建设北大街一号楼三单元。
电大街13号五金公司宿舍。
裕华路民进街12号院。
请看上述爆炸造成的惨状——
他为什么会以断送他人生命为目的,而采取如此丧心病狂的手段?
他在被捕之后,说,他是为了复仇,他就是要让他恨的人去死。
跟他有仇的人,是以下几位——
他的继母。
与他发生过冲突的房主。
跟他离了婚的前妻。
支持他前妻跟他离婚的岳父岳母。
未经他同意卖掉他生母房产的姐姐。
而其他丧生的人,则属于无辜者,属于被他顺手捎上者。
他出生于1960年,案发时,年龄41岁。
41岁,当说正值一个人的壮年时期。
对于无灾无病的人来说,处于这个年龄段的男人,大多事业有成,前景也应当会是日益美好。
但是,他在这个时候却不想活了,他要捎上上述的那些人,跟他一起离开这个世界。
他一共准备了575斤炸药。
这些炸药,在案发时的一年前,他就购置到手了。
也就是说,他是有准备的作案。
为了顺利地达到目的,他还在事先开辟了一个炸药再加工的作坊。
而引发他要处决上述人的直接动因,则是源于一个女人对他的背叛。
这个女人本是个从云南流落到石家庄的无家可归者。
这个女人在街头讨饭濒临饿死之际,他出于同情,向她伸出了援手。
但这个女人跟他同居了三个月之后,却趁他不注意,拿走了他600块钱,而远走高飞。
当时的600块钱,得相当于今日的上万元。
他无法接受这个现实。
他追到了她的老家。
他要让她跟他走,要让她嫁给他,正式做他的妻子。
但这女人却拒绝了他,理由是,她拿不出她母亲要的彩礼钱。
实质上,他已经给了她母亲3000块钱。
但她的母亲没有知足,竟要他再掏出3000块钱。
他没有那么大的经济承受能力。
因此,他跟这个女人发生了激烈的争吵。
争吵中,他的情绪突然失控。
他用一把柴刀砍向了这个女人的头部。
他由此受到了云南警方的通缉。
他由此意识到他无法再在这个世界上生存了。
他由此想到,他在临死前,有必要跟他所有的有仇有怨者做一下结算。
由此,也就发生了上述这起惊天的大案。
我为什么要把这件事,重提于此?
我是想以此提示人们,如若想在这个世界上平安地度过一生,那你就少与人结仇结怨。
结了仇,结了怨,就难免会遭到对方的报复。
即使是在亲属之间,不该说的话也少说,不该做的事也少做,一旦遭人恨上了,你会遇上什么样的结局,真的就不是你能决定的了。
他的亲爹就是因为没有按照他的意愿,又续弦娶妻,让他看着不顺眼了。
他的姐姐就是因为卖了母亲的房产,没有按照一定的比例分给他钱款,让他感到这位姐姐不值得他再念亲情。
他的岳父岳母,就是因为他和他的妻子因小事发生了争吵之后,竟火上浇油。极力怂恿自己的女儿离开他,而让他难以接受。
让人恨上了,真的很可怕。
俗语道:火从心头起,恶自胆边生。
行凶造孽,往往就源自于人的一念之间。
夺命伤生,亦往往就产生于人的恨意难平。
人活在这个世界上,真的得谨小慎微。
不要贪图一时的嘴的痛快,想说什么就说什么。
你说出口的话,一旦过头,就有可能在对方心目中埋下仇恨的种子。
曾国藩就提示过他的子孙,处事要谨言慎行。
他说:居有恶邻,坐有损友;借以捡点自慎,亦是进德之资;责过太直,使人渐恨;毋与小人斗利。
尤其是,对于那些性格偏执的人,你一定要避而远之。
性格偏执的人,是反应敏感的人,是最爱记仇的人,是最容易与人产生敌意的人。
少招惹他们,少激怒他们,少让他们觉得你在算计他们。
那种人,你惹不起,可以躲得起。
由于自己的不慎,而牵扯上无辜,到了那一步,你就是离开了这个世界,恐怕也难得安宁。
我是梦野艳齐,请关注我。我愿与您一起探索社会人生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