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岁足球运动员郭嘉璇去世,家属发文要公平,真正死因成疑

叨哔叨了 2025-03-25 10:10:24

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具体信息来源已赘述在文章结尾。

文|编辑:叨哔叨了

3月19日晚。

北京天坛医院的走廊里。

18岁的郭嘉璇走完了人生最后一程。

这位曾被寄予厚望的国安青训球员。

在距离19岁生日仅几个小时的时刻。

带着未完成的足球梦想永远离开了。

而随着家属的哭喊和质疑。

他的死因也成为了“未解之谜”。

只是因为在球场上被对手用膝盖击中头部。

竟然就付出了生命的代价。

直接被宣布为“脑死亡”。

对于这个结果,家属不能接受,网友也唏嘘不已。

当时的情况究竟如何?

小将的后事又该如何处理呢?

天才少年的陨落:从球场重伤到脑死亡

郭嘉璇,2006年3月20日出生于北京。

父母是普通务工人员。

他9岁爱上足球,13岁进入北京国安青训体系。

凭借天赋与努力,逐渐崭露头角。

2023年,他成功入选了U17国家队。

同年又入选了拜仁世界队,成为当年唯一入围的中国球员。

还入选了全运会大名单。

他的目标是进入国安一线队、国家队。

甚至站上世界杯舞台。

然而,一场意外彻底改写了他的命运。

2025年2月6日。

郭嘉璇随北京全运队在西班牙集训期间。

与当地球队RC阿尔科文达斯进行热身赛。

比赛中,他在一次铲球防守时被对方球员膝盖击中头部,当场昏迷。

西班牙医院诊断为“颅内出血过多”。

经4小时抢救后被宣布为“脑死亡”。

所谓脑死亡,简单来说就是大脑和脑干彻底 “罢工” 了。

就像手机的主板烧了。

虽然电池还能供电(心跳存在)。

但屏幕永远不会亮了(意识消失)。

所有功能都无法恢复。

植物人可能还有部分大脑皮层存活。

偶尔会有眨眼、吞咽等无意识动作。

而脑死亡是全脑功能丧失。

包括呼吸、体温调节等最基本的生命维持系统都停止工作。

只能靠呼吸机和药物维持心跳。

而且一旦确诊了脑死亡,就基本不可逆了。

根据当地法律,像郭嘉璇这种情况。

医院有权终止治疗。

但家属坚持转运回国,希望奇迹出现。

跨国转运后,死在19岁生日前夕

2月14日,郭嘉璇通过医疗包机转运至北京天坛医院。

然而,院方明确表示“没有治疗方法,仅能维持生命体征”。

长达一个多月的救治中。

家属目睹了他身上因抢救留下的瘀青。

最终于3月19日晚接到医院通知,孩子的心跳已经停了。

就算上机器,生命体征也维持不了多久了。

当晚8点,家属含泪决定放弃治疗。

而此时距离他的19岁生日仅剩4小时37分钟。

郭嘉璇的离世引发足坛震动。

球迷自发制作纪念视频,回顾他在球场上的高光时刻。

媒体人韩乔生感慨“年轻球员最意气风发的年龄却迎来心碎结局”。

球迷纷纷留言:“愿天堂也有足球陪伴”“中国足球感谢你来过”。

而后家属的发声,则更是将这出悲剧推向了舆论的风口浪尖。

高强度的比赛,没有保护措施的训练。

报销被阻的保险。

一句句质问都给这位年轻小将的死蒙上了不小的阴霾。

家属三问俱乐部与足协:质疑与不公

回国后。

自受伤至离世,北京足协和国安俱乐部仅两次到医院探望。

家属至今未拿到事故当天的比赛录像、现场救治记录及西班牙的保险资料。

郭嘉璇哥哥直言:

“连弟弟如何受伤、队医如何施救都不清楚,如何追责?”

俱乐部虽然声称已为球员购买团体险。

但家属称保险报销受阻,具体参保细节始终未公开。

此外,西班牙法律认定脑死亡即临床死亡。

后续赔偿界定模糊,家属面临法律与经济的双重压力。

为了拿到孩子去世前的监控录像。

弄清孩子受伤的原因。

3月18日,郭家璇的家属只能找了律师,向北京足协和国安俱乐部发送了律师函。

可蹊跷的是。

这边律师函刚刚送达。

次日医院便多次通知病危。

3月19日晚,医院宣布心脏停跳,家属含泪签署放弃治疗同意书。

郭家璇的哥哥回忆:

信息来源:18岁的最后一天 脑死亡足球小将郭嘉璇去世.封面新闻2025-03-20

因为这些“巧合”。

家属质疑俱乐部声称的“团体险”真实性,称保险报销受阻。

并要求公开事故细节,包括现场救治过程、比赛录像等,但至今未获回应。

事件暴露出的运动员安全保障问题引发讨论。

高强度赛程、保险机制漏洞、海外集训风险等均被诟病。

北京足协虽承诺协助善后并分析训练视频,但家属的信任危机仍未解除。

郭嘉璇的梦想止步于18岁。

他的故事不仅是个人悲剧,也为中国青训体系敲响警钟。

正如一位球迷所说:

如今,国安梯队 72 号球衣将永远空缺。

这个在球场上奔跑的少年,用生命给中国足球敲响了一记警钟。

比成绩更重要的,是每个鲜活的生命。

陨落的天才:从生龙活虎到ICU仅三天

而郭嘉璇其实不是第一个因为意外离世的国足青训队员了。

早在2024年7月15日。

北京国安青训官方微博就曾发布过一则讣告。

小将张仲仪因病离世,去世时才刚满12 岁。

这个刚穿上国安球衣的少年。

出生于北京房山的张仲仪。

经过层层选拔,那年6月正式签约国安青训。

队友回忆,他训练时非常努力,性格也很讨喜。

据知情人透露,张仲仪7月8日还正常训练。

12 日凌晨突然病重,被送入 ICU。

三天后宣告不治。

主教练在悼念中回忆,张仲仪离世前一周还在训练场认真清点器材。

自信地说“齐了”。

命运的巧合令人唏嘘。

他出生于2012年,抽中12号球衣。

生命定格于12岁。

据知情人士透露,张仲仪在ICU期间仍心系足球。

他曾对家人表示:

“病好后要赶紧归队训练,争取早日穿上国安战袍。”

为鼓励他,俱乐部连夜赶制了一件专属12号球衣送至医院。

7月14日,国安的队友还一起录制了加油视频。

但这件象征梦想的球衣最终未能等到主人。

张仲仪生前曾经历“一年选拔、高强度训练”。

但其突发疾病暴露出青训医疗监测的短板。

有家长质疑:

“入选球员身体素质本应优异,为何突发疾病毫无预警?”

可再多的质问也没用了。

已经逝去的孩子不可能再回来。

在悼念仪式上,国安一线队集体默哀。

这种情感与现实的撕裂。

事件引发行业对青少年运动员健康管理的讨论。

更多声音呼吁俱乐部公开透明化应急机制,避免类似悲剧重演。

张仲仪和郭嘉璇的故事,是梦想与无常的交织。

他的离去不仅是一个家庭的破碎。

更折射出职业体育光鲜背后的风险与责任。

当“为足球而生”的少年倒在追梦路上。

我们需要的不仅是哀悼,更是对青训体系安全网的彻底审视。

【免责声明】

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

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

信息来源

18岁国安小将去世,官方发声.光明网.2025-03-20

足球小将郭嘉璇离世,追责和真相求索不应就此停止.南方新闻网.2025-03-20

哀悼!北京国安青训小将张仲仪因病离世:愿天堂里没有疾病和痛苦.光明网.2024-07-15

0 阅读:0

叨哔叨了

简介:谢谢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