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书杜牧《清明》,疏密互让,清朗舒畅

禅书愿悟道 2024-04-08 05:34:32

清明时节雨纷纷,

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

牧童遥指杏花村。

这首唐代著名诗人杜牧所作的七绝《清明》,历来广为传诵,并被选编入中小学课本,我们大家也都耳熟能详。

这首简简单单的小诗,用语显浅直白,没有一个难认的字,没有一处深奥的典故,通俗易懂,朗朗上口,而且,此诗十分应景。

清明节气前后,此时春暖日渐,也是春雨霏霏,春景迷离的时候,古人在此时节都有扫墓、踏青、郊游等活动,恰好碰上纷纷春雨,更增加旅途人的思念、惆怅、伤感的情怀。

这首小诗,写得自如之极,仿佛脱口而出,毫无矫揉造作的痕迹,景象清新生动,音律和谐悠扬,意境凄美婉约。

毛主席作为诗词大家和书法大家,对这么清新的一首小诗,自然也多有品读,并曾书写下来,我们看一看毛主席的手迹。

我们看到,毛主席此书法小品,结体疏朗阔绰,字形大小参差相杂,中锋侧锋并用,笔力洒脱猷劲,放得开,收得回,端雅中有飘逸,放纵而不逾矩。

如开头的“清”字,左右结构拉得较开阔,疏处可走马,左边三点水旁轻灵地一笔直下,接着顺势挑起,带出右半部的“青”字,笔毫连续绞转调锋,而毫端仍保持中锋着纸,所以写出的效果沉稳融和,圆润健实。

第二列的“行”、“人”、“魂”,第三列的“问”、“酒”、“有”,最后一列的“村”等字,更多地运用侧锋书写,字势灵动,飘逸而不失柔韧。

最后两列字形写得略小,与前面两列形成对比。字势虽然稍显局促,但笔画仍交待得清清楚楚,紧密而不阻滞,点画沉劲有力,细微之处,辗转腾挪,用笔仍精准到位。

整篇看来,字形态势多变,或大或小,或俯或仰,或正或欹,随形就势,清朗舒畅。

杜牧这首清新动人、应时应景的小诗,配以毛主席灵动多变的笔触、俯仰欹侧的字势,给我们以全新的视觉,感受诗书结合的艺术魅力。

0 阅读:2

禅书愿悟道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