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BA季后赛辽宁主场迎战新疆,这场比赛堪称本赛季很不可思议的逆转之一。上半场新疆队落后两位数,下半场奋起直追,比赛临了40秒,阿不都沙拉木的上篮让新疆队以107比100多得7分,胜利似乎已经唾手可得。然而,命运的转折点就在这短短的几十秒内发生了。
辽宁队在对决时刻上演了教科书般的反扑,张镇麟、威尔斯接连命中三分,赵继伟也贡献关键两分。 这可不是简单的运气爆棚,而是球员们在关键时刻顶住了压力,展现出特强的实力和心理素质。当威尔斯在比赛关键3.9秒投进一个难度很高的后仰三分,将比赛拖入加时赛时,全场一片哗然——这简直就是神迹再现!

加时赛中,辽宁队乘胜追击,终以摧枯拉朽之势击败了新疆队。 这场比赛的戏剧性程度,让解说员都忍不住惊呼“这是什么剧本?” 确实,如此巨大的胜利优势在短短几十秒内化为乌有,令人难以置信。
但这场比赛的失利,真的仅仅是辽宁队发挥精彩,新疆队运气不佳那么简单吗?我认为,新疆队的失利,是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而并非仅仅是运气不好那么简单。

首先,新疆队的关键时刻执行力严重不足。 朱旭航在第四节关键时刻的两罚不中,成为比赛的转折点。 如果他能罚进一球,新疆队就能稳住局面,甚至直接锁定胜局。 这与其说是运气,不如说是关键时刻的心理素质欠缺。 这让人联想起广东队季后赛中类似的场景:关键罚球不进,葬送胜局。 这难道只是巧合? 这恰恰暴露了某些球队在关键时刻的执行力问题。更不用说加时赛里朱旭航两次上好的三分机会都未能把握住。他的表现,无疑成为了新疆队输球的重要原因之一。
其次,新疆队主教练刘炜的临场指挥也令人费解。 在比赛白热化阶段,新疆队多次领先3分,犯规次数也未达到上限。 此时采用犯规战术,迫使辽宁队执行罚球,是稳妥之计。 可是,他们却选择了冒险,让辽宁队抓住机会,完成反超。 尤其是在威尔斯那个三分出手前,如果新疆队选择犯规,即使辽宁队两罚全中,新疆队仍然握有球权,比赛也已接近尾声,辽宁队甚至没有暂停机会。

有人可能会说,不犯规是担心对手获得三次罚球机会。 但威尔斯关键一次出手是背身接球,做了一个转身假动作,此时犯规,裁判很难判给三次罚球。 这种保守的策略,反而给辽宁队留下了绝地反击的空隙,这不得不说是教练组的指挥失误。
再次,新疆队队员的心理素质也值得商榷。 在领先7分的情况下,球队似乎放松了警惕,比赛态度也发生了微妙的变化。 这从球员在场上的表现就能看出来,进攻端效率明显下降,防守端也出现了一些不该有的失误。 这种心理上的波动,在关键时刻往往是致命的。

当然,辽宁队的正常发挥也值得肯定。 他们在对决时刻的进攻效率很高,每一次出手都非常准确,这展现了他们强大的实力和意志品质。 但这并不意味着新疆队的失利完全是咎由自取。 在超越7分的情况下还能被逆转,这其中暴露出来的问题,值得新疆队好好反思。

这场比赛的失利,是新疆队自身存在诸多问题的结果,并非仅仅是运气不好那么简单。 关键时刻的执行力不足、教练组的临场指挥失误、球员的心理素质欠佳,这些都是新疆队需要总结和改进的地方。
而对于CBA联赛来说,这样的比赛结果,无疑敲响了警钟:比赛的精彩程度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比赛的公平性和竞技性。 希望CBA联赛能够加强对比赛的监督管理,避免类似事件再次发生,让比赛回归到竞技体育的本质。 否则,这“逆天剧本”上演的次数多了,观众的热情恐怕也会逐渐消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