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十年,哪个产业可能复制新能源汽车的爆发神话?答案或许藏在“人形机器人”这一赛道中。特斯拉、英伟达、华为、比亚迪等全球巨头纷纷押注,万亿级市场蓄势待发。当前的人形机器人产业,正如十年前的电动汽车,技术突破与量产在即,一场长达十年的产业革命已悄然拉开帷幕。
下面,梳理了这一赛道的七大核心龙头:
兆威机电:灵巧手技术领跑者
作为微型传动系统龙头,兆威机电的“灵巧手”堪称行业标杆。其最新研发成果拥有17个自由度,单指节精度误差低于0.3度,且传动模组寿命超10年。这一技术已与华为深度绑定,覆盖机器人、智能汽车等多领域。兆威机电的突破,让人形机器人的精细操作不再是幻想。
安培龙:六维力传感器破局者
安培龙凭借六维力传感器打入机器人核心供应链,该产品可适配工业机器人、协作机器人及人形机器人,助力实现精准力控与交互。客户涵盖美的、比亚迪、华为等巨头,技术落地能力极强。2023年底上市后,其市值迅速攀升,成为传感器赛道的黑马。
拓普集团:执行器量产先锋
拓普集团是特斯拉、蔚来等车企的长期供应商,如今将汽车零部件的制造经验迁移至人形机器人领域。其执行器已从1.0迭代至2.0版本,年产能规划达百万台,并进入量产爬坡阶段。2024年,拓普斥资50亿元建设机器人核心部件基地,剑指全球最大执行器供应商。
奥比中光:3D视觉的“机器之眼”
奥比中光以3D视觉传感器技术为核心,为人形机器人提供人脸识别、避障导航等关键功能。其自主研发的3D感知芯片打破国外垄断,并与优必选等头部机器人企业达成合作。随着人形机器人对环境感知需求激增,奥比中光的技术壁垒将愈发凸显。
鸣志电器:电机领域的隐形冠军
鸣志电机的混合式步进电机全球市占率超10%,空心杯电机技术更以性价比优势碾压日企。在人形机器人领域,其手掌模组电机已向20余家头部企业提供样机,成为国产替代的重要力量。
北特科技:丝杠赛道的破冰者
北特科技凭借行星滚柱丝杠技术切入人形机器人关节部件赛道,2024年与昆山政府签订18.5亿元投资协议,加速关键部件研发。这一技术将大幅提升机器人运动精度与耐用性,未来或成国产供应链的核心一环。
长盛轴承:自润滑技术的跨界玩家
长盛轴承深耕汽车与数控机床领域,其自润滑轴承技术如今延伸至人形机器人关节应用。与宇树科技等厂商的合作,标志着丝杠与滑动轴承的融合创新已进入实战阶段。
从灵巧手到传感器,从执行器到丝杠,这七家企业以关键技术构建了人形机器人的“骨骼”与“神经”。随着特斯拉Optimus、华为“具身智能”等项目的推进,行业爆发已进入倒计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