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赏花经济激活乡村旅游
安徽滁州:龙山樱花园千亩樱花盛放,粉白云霞与古村相映,游客沉浸欧阳修笔下诗意意境,研学活动丰富体验。
来源于网图
政策引领:文旅部推出32条"花期乡遇"线路,如滁州"醉翁之意 亭城赏花"之旅,呼应中央一号文件对乡村旅游"特色化、精品化"要求。
(二)文化赋能乡村特色
广西"三月三":
来源于网图
天峨县3.47万亩油桐花海与梯田构成生态画卷;
来源于网图
鹏垌村打造岭南文化景区,巴平村非遗展演与农耕体验展现壮族稻作文明。
江西庐山:依托李白诗境发展"赏花+民宿"业态,实现自然与人文融合。
来源于网图
来源于网图
来源于网图
云南海晏村:古渔村转型网红打卡地,2024年游客220万人次,旅游收入破亿,青石板路承载古今商旅记忆。
(三) 乡村振兴新路径
各地通过盘活非遗、古建等资源,避免同质化竞争:
特色挖掘:如油桐花节、铜鼓舞等民俗活动;
文旅融合:海晏村日落经济、庐山诗词IP开发;
来源于网图
数据印证:精品线路带动消费升级,春节单日营收超百万案例涌现。
总而言之
从皖南樱花到桂北油桐,从渔村夕照到庐山诗韵,乡村旅游正以"一村一品"模式,为游客提供心灵栖息地,为乡村振兴注入文化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