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浙江这片古老而美丽的土地上,隐藏着许多令人向往的古村落。
让我们一起走进一个被严重低估的600年古村——白坦村,感受它独特的魅力。
这里不仅是全国最大的金银丝生产基地,还是一处充满历史底蕴的免费旅游胜地。
白坦古村的历史背景,白坦村位于浙江省金华市东阳白溪江下游平原,巍山镇西南端。这个古村落拥有600多年的历史,文化底蕴深厚。
据传,白坦村古称梅里,又称松树矮。后因县令白甫觉得村名不雅,便根据村处白溪江畔平坦滩地的特点,更名为白坦。
白坦村的吴氏家族,源自殷商后期西伯侯姬太王的两子泰伯、仲雍。南宋绍定四年(1231年),吴氏八十四世祖德彰,因访朱子所著《大学章句》遗稿,从诸暨来到东阳,后世子孙便在此聚居繁衍。
科举仕宦者绵延不绝,清代有吴光镐中嘉庆二十五年(1820年)进士,任内阁中书、台湾刺史;吴品珩中光绪十二年(1886年)进士,历任刑部主事、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章京、外务部员外郎、江西司主事、安徽按察司、安徽布政司、浙江省政务厅长等职。
古建筑与雕刻艺术,白坦村至今保留着不少古建筑,现存有40余幢明清及民国初期的古建筑,是东阳古民居的“富矿区”之一。
这些古宅大多面朝东向,以“十三间头”作为基本单元,布局灵活多变,呈纵横扩张的长方形平面。建筑内部装饰考究,有木雕、砖雕、石雕、瓦雕、壁画、彩绘、灰塑、竹编等民间工艺,尤以融东阳木雕、砖雕、石雕为一体的清代及民国的雕饰艺术建筑最具代表性。
其中,务本堂和福舆堂两处规模最大,又最具代表性和典型性,已为浙江省文物保护单位。
福舆堂占地10余亩,是清嘉庆年间东阳木雕艺术建筑的典范。主轴线分前后两部分,前一部分由门楼、照厅、正厅、后堂组成,后一部分由照壁、后堂组成,左右两边为通道和厢房。
正厅三开间,七架前轩后双步廊,明间抬梁式,次间穿斗式,五架及三架梁上置伏斗。轩部分雕刻精致,前檐饰狮子戏球牛腿,斗拱上溜部分的牛腿成象鼻状。砖雕花脊,前照壁由水磨砖斜向砌成,整体气势恢宏,细节精致。
务本堂建于清道光年间,是进士吴品珩和贡生吴品王禹兄弟的居宅。主轴线由门楼、正厅、后堂组成,两边分别为菊壮厅、三立堂。
正厅三开间七架前轩后双步,左右各有厢房5间,明间抬梁式,次间穿斗式。后堂明间的藻井,木雕极精细。藻井后设有神龛。正厅有林则徐题赠的务本堂匾额,更添一份历史厚重感。
全国最大的金银丝生产基地,除了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白坦村还是全国最大的金银丝生产基地。这里的金银丝产业历经多年发展,已成为当地的重要经济支柱。村民们通过精湛的技艺和不懈的努力,将金银丝加工成各种精美的工艺品和装饰品,深受市场欢迎。
为了深入了解金银丝产业的发展情况,我们特意走访了白坦村最大的金银丝生产加工工厂之一——伟美金线有限公司。在这里,我们见证了金银丝从原材料到成品的整个生产过程,感受到了村民们对这项产业的热爱和执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