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现在都记得爷爷家那把旧藤椅,就摆在院子里那棵老槐树下。打我有记忆起,它就一直在那儿了,藤条都有点松松垮垮,椅面也磨得没了原本的色泽,可在我心里,它却有着说不出的分量。
小时候,一到夏天,爷爷就会坐在那把藤椅上,手里摇着大蒲扇,招呼我过去。我呢,就像个小尾巴似的,麻溜地跑过去,往爷爷腿上一坐。爷爷就开始慢悠悠地给我讲故事,什么孙悟空大闹天宫啦,牛郎织女鹊桥相会啦,那些故事从爷爷嘴里讲出来,就跟施了魔法似的,格外吸引人。那时候,我觉着爷爷的藤椅就是全世界最舒服的地方,我坐在上面,听着故事,吹着晚风,偶尔还能尝到爷爷从兜里变出来的糖果,日子别提多惬意了。
后来啊,我慢慢长大,学业越来越忙,去爷爷家的次数也少了。每次回去,爷爷还是坐在那把藤椅上,远远地看见我,就笑着招手。我跑过去,爷爷还是会把我拉到身边,不过我已经不好意思再坐他腿上了,就搬个小凳子,坐在藤椅旁边,跟爷爷讲讲学校里的事儿。爷爷听得可认真了,时不时还插上几句,说一些他年轻时候的经历。那时候我才发现,爷爷的藤椅就像一个时光宝盒,它见证了爷爷的一生,也见证了我的成长。
再后来,爷爷走了,那把旧藤椅就一直空在院子里。爸妈说把它扔了吧,留着占地方,可我死活不同意。我把藤椅搬进屋里,擦得干干净净,偶尔还会坐在上面,闭上眼睛,仿佛还能闻到爷爷身上的味道,听到他给我讲故事的声音。这时候我才明白,这把藤椅早就不只是一把椅子了,它是我们家几代人亲情的符号,承载着数不清的回忆。
从情感共鸣的角度来说,我相信很多人都有类似的经历。家里总有那么一件老物件,可能是一个旧闹钟,可能是一幅老照片,也可能像我爷爷的藤椅一样,它看着不起眼,却藏着我们最珍贵的回忆。当我们看到它的时候,那些曾经的人和事就会像放电影一样在脑海里浮现,那种感觉,就像是找到了心灵的慰藉。
说到启迪呢,这把藤椅让我懂得了亲情的传承。爷爷把他对我的爱,通过坐在藤椅上给我讲故事、陪我聊天的方式传递给我,而我现在,又通过保留这把藤椅,把这份爱延续下去。在生活里,我们也应该多留意那些能传承亲情的小细节,别让它们随着时间流逝。比如说,一家人每年拍一张全家福,或者一起做一顿特别的晚餐,这些看似简单的事儿,以后都会成为珍贵的回忆。
这把旧藤椅还一直陪伴着我。每当我遇到烦心事,我就会坐在上面,跟它 “倾诉”。虽然它不会说话,但我总觉得它能懂我。就像我们在生活中,有时候也需要这样一个 “无声的朋友”,在我们需要的时候,默默陪着我们。当你感觉压力大的时候,不妨找个安静的角落,跟自己的内心对话,或者找个不会反驳你的物件,把心里的委屈、烦恼都倒出来,说不定心情就会好很多。
我想,这把爷爷的旧藤椅会一直陪着我,在未来的日子里,继续见证我的生活,见证我们家亲情的延续。它就像一颗亲情的种子,在我的心里生根发芽,让我永远都不会忘记那些温暖的时光。以后啊,等我有了自己的孩子,我也要给他讲讲爷爷和藤椅的故事,让这份亲情,一直传承下去。说不定到时候,这把藤椅又会成为我孩子童年里最美好的回忆呢。就这么一直传下去,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