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别山剿匪,报务员举报匪军参谋长,起因是一女子

如松谈历史 2023-11-15 01:55:03

作者:武陟东旭

“首长,我知道土匪参谋长藏在哪里。”

“你怎么知道他的线索?”

“我就是土匪”。

这一幕,发生在1949年9月22日的安徽金寨县,3野24军71师213团剿匪指挥部。

1949年初,蒋军在淮海战役中失利后,在大别山留下了大量匪特,共计14个支队,外加8个独立团,号称“十万大军”,企图来个垂死挣扎,咸鱼翻身。

他们以安徽金寨为基地,疯狂捕杀干部和群众,犯下滔天罪行。

8月上旬,成立了以湖北军区司令员王树声为首的剿匪指挥部,彻底消灭这些为非作歹的土匪。

王树声

9月5日,各路剿匪部队在王树声的指挥下,拉开剿匪作战的帷幕。

当月20日,设在金寨白水河的大别山“鄂豫皖人民自卫军司令部”被捣毁,总司令汪宪和副总司令樊迅等匪首四散奔逃。

根据一名群众提供的线索,第213团随之进入金寨县城南边的帽顶山一带山去进剿,但是却扑了个空,还遭到了偷袭,牺牲了两名战士。

原来,那个群众就是土匪的线人,提供的是假情报。

22日早上,第213团指挥部来了一个20多岁的男子,声称他知道土匪参谋长段长胜的下落。

当团长问他怎么知道的时候,那人说,他自己就是土匪。

因为有了之前假情报的教训,团长非常警惕,他用审视的目光看着对方问:“你为什么要举报他?”

“他抢了我的女人。”那人吞吞吐吐回答道。

原来,这名男子名叫刘英,是“人民自卫军”中的一名译电员,是被蒋军空投到安徽的。

刘英是个单身汉,到了“人民自卫军”之后,利用工作之便,跟女报务员劈腿了。

女报务员声称自己也是单身,其实她是土匪司令汪宪的女人。

起初,刘英不明就里,给汪宪戴了绿帽。

后来刘英知道了对方的身份,但已经深陷其中,无法自拔,也不愿意收手,这叫色胆包天。

不过,汪宪整天忙着作恶,根本没有时间“照顾”妻子,他们的奸情一直没有暴露。

常言道“纸里包不住火”,他们的事还是被人发现了。

这一天,他们在忙完“公事”之后,把窗帘一拉,开始干“私活”,正忙乎着,外面响起了一阵敲门声。

开门一看,是土匪参谋长段长胜。

段长胜看到二人衣衫不整的样子,当即明白了怎么回事,不怀好意地说:“好你个刘英,司令的女人你也敢动?”

刘英一听,魂都吓飞了,“扑通”一声跪在地上,不停地磕头求饶:“参谋长,小人一时糊涂,还请高抬贵手,饶我这一次。”

女报务员倒是比较冷静,她从抽屉里拿出一些首饰和一沓美金,双手递给段德胜说:“参谋长,这点东西不成敬意,还请笑纳。”

段长胜当即两眼发亮,没有犹豫就收下了。

按说,这事就算到此结束了。

可是,段长胜还是出卖了他们。

事后他转念一想,万一这两个人继续来往,被汪宪发现,自己还会受牵连,那就要跟着倒霉。

于是,他把首饰交给了汪宪,将二人的事捅了出去。

汪宪一听大怒,提着枪去找刘英,偏巧刘英当时上茅厕了,转回来看到汪宪怒气冲冲,知道事情败露,遂跳墙出去,夺路而逃。

刘英逃脱之后,一不做二不休,来到我军驻地,把段长胜的藏身地说了出来。

其实,他只知道段长胜的老家,并不确定他是不是藏在那里,仅仅是根据自己的判断。

他认为,自己逃走后,解放军打垮了“人民自卫军”,到处搜剿匪首,在这样的情况下,汪宪跟段长胜肯定会分开行动。

而段长胜的家就在花石乡,他大概率会在那一带躲藏。

213团团长正为没有匪首的线索发愁,听刘英这么一说,合乎情理,不像是说谎,就派1营长带着一个侦察小组前去查看。

刘英没有撒谎,段长胜家果然在那里,有个村民说,他几年前就上山当了土匪,在本村是公开的秘密。

还有一名放牛娃说得更仔细:“我有几次碰见段长胜的老爹提着罐子上山,应该是去给谁送饭。”

1营长听了心中暗喜,随即让放牛娃带路,直奔段长胜家。

放牛娃很机灵,不想暴露自己,距离段家还有五六十米的时候就停住了脚步。

他躲在灌木丛中,给侦察员指点说:“看到那个老头了吗?他就是段长胜的父亲。”

1营长立即命令几名战士潜伏在周围,让排长周小贵带着两名战士进去查看。

“你是段长胜的爹?”周小贵单刀直入。

老头没有否认说:“我就是。”

“你儿子呢?”

“他……”老头犹豫了一下说,“在屋里呢。”

说着,老头转身进了里屋。

周小贵没想到段长胜就在家里,他听了一惊,立即握紧了手枪,并向身后两名战士说:“准备战斗!”

几秒钟过去后,老头从里屋拽出一个人,对周小贵说:“他就是我儿子。”那人中等个子,鼻直口方,浓眉大眼,长得跟刘英描述的段长胜基本一致,而且还穿着军装,就是有点旧。

周小贵把枪口对准那人,厉声说:“段长胜?举起手来!”

谁知道,那人听了并没有回答,也没有什么反应,只是哇啦哇啦地叫。

周小贵判断,此人是个哑巴。

哑巴还能当参谋长?再说了,刘英说得很分明,段长胜会说话的。

老汉和刘英,到底谁在撒谎?周小贵陷入深思。

老头似乎看出了周小贵的疑惑,他解释说:“长官,汪宪是个多疑的人,害怕身边人走漏消息,所以看中了我儿子,哑巴保险,不会泄密。”

停了一会,他又拍着胸脯说:“我用性命担保,这就是我儿子。”

周小贵一听,觉得老头不像是在撒谎,就决定先将哑巴押回去,跟刘英对质。

到了指挥所,刚好一名当地干部在场,他对周小贵说:“你们咋把段财主家的长工抓来了,他犯了什么事?”

周小贵一听,知道弄错了,他对几个战士说:“走,我们赶快回去。”

还没有走到段家,就在半路上碰见了那个老头,慌慌张张在赶路。

周小贵一见,上前一把揪住对方的衣服说:“好你个段老头,竟敢糊弄我们?”

老头慌了神,带着哭腔说:“长官啊,我是怕你们杀了他,护犊子心切才那样做的,饶了我吧。”

看老头也挺可怜的,周小贵这才松了手说:“只要你儿子主动出来,我们是不会杀他的,你要是真疼他,就该劝他自首。”

“你们真的会饶他一命?”老头半信半疑。

“我们解放军向来说话算话,只要他说出匪首下落,我们不但会不杀他,还会从轻发落。”周小贵说。

老头听了,松了一口气说:“那好,既然你们这样说,那我就山上劝他。”

当天下午,老头果然带着儿子段长胜来到剿匪指挥部,肩膀上还背着一部电台。

根据段长胜的交代,土匪被击溃后,他跟汪宪分头行动,他并不知道对方藏在何处。

但是他透露一个重要信息,汪宪在汪家冲有个情报员,名叫王清堂。

得知这一消息,213团团长下令让1营3连连长李桂华带着战士直扑汪家冲。

到了村口,他们遇到一个身背柳条筐的老头,便向其问路:“老大爷,请问前面是汪家冲吗?”

“是啊,你们找谁?”老头犹豫了片刻说道。

李连长说:“我们找汪清堂,他在家吗?”

老头一听,当时一怔,脸上肌肉不自觉地抽搐了一下,他没有回答,反而说道:“汪清堂可是个大好人,你们找他干吗?”

“看了你跟他很熟悉,给我们带路吧,我们也不是为难他,找他有事。”老头的不寻常举动,没有逃过李连长的眼睛,他装作若无其事的样子说。

可是老头显然已经察觉到了不对劲,连忙摆手说:“我媳妇有病,我上山给他抓药,你们去找别人带路吧。”说完,老头转身就走。

周班长眼疾手快,上前一把揪住了对方的衣袖,谁知道老头的袖子是活的,竟然掉了。

李连长接着冲上去,揪住老头的头发,谁知道对方照样跑掉,他带的是假发。

老头来了个金蝉脱壳,沿着田埂向前猛跑。

周班长是团里有名的飞毛腿,在后面迈开大步紧追不舍。

跑到一座叫狮子口的山上,来到半山腰的一个草棚外面,老头不再跑了,一屁股坐在石头上,呼哧呼哧喘气。

周班长掏出手枪对准了他,那老头不再反抗,举起了双手。

“你叫什么名字?”

“我叫汪宪。”对方的声音很轻,周班长听了心里却一震,难怪对方健步如飞,原来是土匪司令。

他随即下令,让战士们将此人捆了个严严实实,押下山去。

到了指挥部之后,团长让刘英前来指认,他说了一句话把众人惊呆了:“他不是汪宪,你们抓错人了。”

原来,汪宪非常狡猾,他知道最危险的地方是最安全的,这段时间他一直藏在村里。

而汪清堂则一直藏在村外的地道里,由汪宪给他送饭。

汪宪高矮胖瘦甚至长相,都跟汪清堂相差无几,他早年又在军统学过化装术,因此不但成功骗过村里人,竟然也骗过了汪清堂的马大哈妻子。

隐藏半个多月,这个女人居然没有看出来,除了汪宪狡猾,这个女子确实够马虎的。

当然,为了不被发现,汪宪尽量少说话,哪怕是在一起亲热的时候也是这样。

这时候的汪宪,正在汪家烧火做饭,被周班长抓个正着。

那么,汪清堂为什么要出来呢?

本来,汪清堂很自由,这下子藏在地道里,过着暗无天日的生活,很想出来透透气。

而且,他知道妻子跟汪宪这个如狼似虎的家伙在一起,心里不是滋味,想回家看看,没想到却暴露了自己,也带出了汪宪。

汪宪为了脱身枉费心机,最后还是落网。正应了那句老话,狐狸再狡猾也斗不过好猎人。

参考文献:

1.《追穷寇》苗冰舒广东人民出版社

2.《风扫残雪——大别山剿匪》李晓明长江文艺出版社

【深耕战争史,弘扬正能量,欢迎投稿,私信必复】

0 阅读: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