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华中科技大学2025新传博士“申请-考核”说明发布!

妍芳新传 2025-01-27 21:56:39
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简介

华中科技大学是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是首批列入“211工程”重点建设和“985 工程”建设高校之一;也是国家“双一流”建设 A类高校之一。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的学科点始建于1983年并于 1998 年正式成立学院,有新闻学、广播电视学、传播学、广告学、播音与主持艺术等五个本科专业。学科点拥有新闻传播学一级学科硕士点与博士点、新闻传播学博士后流动站。

学院新闻传播学一级学科下设 5 个二级学科博士点:包括新闻传播学学科目录内 4 个二级学科博士点(新闻学、广播电视与融媒体、传播学、广告与媒介经济)与新闻传播学学科目录外自设的 1 个二级学科博士点(公共关系学)。

新闻学博士点:新闻传播理论、新闻传播史、新闻传播业务、媒介经营管理、媒介与社会等。

广播电视与融媒体博士点:视听传播理论、视听新媒体、智能传播、视听艺术、视听文化等。

传播学博士点:新媒体与网络传播、健康与环境传播、政治传播、传播与社会、跨文化传播等。

广告与媒介经济博士点:广告与品牌传播、整合营销与传播、媒介经营管理等。

公共关系学博士点:公共关系理论研究、战略传播与危机公关研究、新媒体公关研究、国家叙事与创意传播等。

在国内同类学科中,本学科点的优势是:

★学术队伍:拥有一支跨学科的高层次师资队伍,多人入选国家级和省部级人才计划。

★学科基地:学院拥有现代化、融合型“全媒体与智能传播实验中心”,“大数据与国家传播战略实验室”(培育)入选首批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实验室(全国仅 2 家)。依托华中科技大学的多学科资源优势,建设了湖北省重点文科研究基地“媒介科技与传播发展研究中心”、华中科技大学“国家传播战略研究院”、华中科技大学与湖北广电总台共建“广播电视与新媒体研究院”、与中国外文局共建“中国故事创意传播研究院”等。

★学术地位:在 2017 年教育部公布的学科评估结果中,我校新闻传播学位列 A 档,并列全国第三。

★学术特色:从 90 年代的“走新闻传播科技与新闻传播文化相结合的道路,实行人文学科、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技术科学的大跨度交叉”,到现在突出“面向未来、学科融合、主流意识、国际视野”的办学思路,具有鲜明的华中大特色,在新闻教育界、学界独树一帜。

★学术交流:学院与美国、英国、澳大利亚、新加坡、新西兰等国家,以及中国港澳台地区的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建立了密切交流与科研合作关系。

招生专业目录及报考条件

需要提交的材料清单

(1)《华中科技大学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研究计划》,模板参见我校研究生招生信息网。

(2)本科、硕士阶段学业成绩单(须加盖学校教务或人事档案部门公章)。

(3)硕士学位论文(往届生提交),硕士学位论文开题报告或研究工作进展报告(应届生提交)。如涉密工作必须事先进行脱密处理。

(4)具有代表性的科学研究成果,如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所获专利及其他原创性研究成果的陈述和证明。成果仅限考生本人为第一作者(或在读期间导师为第一作者,考生为第二作者)。

(5)各类外语水平证书或证明材料。如申请免考,请务必在系统中选择,并提交有效证明材料。【注:大学英语四六级成绩除证书外,还须提供中国教育考试网(http://cjcx.neea.edu.cn)查询结果截图】

(6)在职人员报考需提供相关证明。报考学术学位(非专项计划),仅接收全日制非定向考生,在职人员报考如被录取,须脱产攻读并转接档案。

(7)提供2 名推荐专家的基本信息和有效联系方式。推荐人必须为考生的硕士导师和 1 位与新闻传播学科相关的教授(或相当专业技术职称人员)。我校将通过系统向推荐专家发送邮件和短信,由推荐专家在线提交意见。请考生提前联系好推荐专家,并获取准确有效的联系方式 (邮箱与联系电话)。

材料提交方式

申请材料提交及缴费务必在 2025 年 2 月 25 日 17:00 前在我校博士“申请-考核”报名系统完成。

学院将对申请材料符合报考说明要求的情况进行初审并反馈意见。已在 2 月 25 日前完成材料提交及缴费的考生可根据反馈意见修改或补充材料,截止时间为 2 月 28 日 17:00 前(包括推荐人在系统提交推荐意见)。系统关闭后不再接收补充材料。

联系人:谭老师 沈老师

咨询电话:027-87557253,18064101589

咨询邮箱:tanxiuying@mail.hust.edu.cn



0 阅读: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