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中医同行喜欢拆台?

香瓜说健康 2023-09-01 08:45:04
目前老百姓对中医的误解,有许多的原因,但是中医同行之间的相互拆台,不团结也是老百姓误解中医甚至不相信中医的重要原因。事实上,根据我们的观察,在目前这个社会,只要是能坚持中医的,99%的同行都不是坏人,本质上都是善良的人,无论是体制内还是体制外,无论名医还是普通医生,无论是老中医还是青年中医,无论是城市还是在乡村。 既然都是好人,那么为何还会出现同行之间相互拆台的现象呢?说到底,还是要研究中国传统的人性心理学与社会哲学,有些东西是先天之性,只有我们后天刻意回避才能避免,做到刻意回避,这其实就是人们为何修行的本质。比如许多人了解的相声界,姜与郭相互拆台,这里面没有对错。早年,姜确实给郭拆台,那么后来郭就没给姜拆台吗?明眼人一眼便知,但就是一些吃瓜群众再下面落井下石,墙倒众人推。 包括中医圈在内的许多传统圈子,和相声圈的拆台戏差不多。许多人以为名人的名气越大,就会心胸越宽广,这是一个误解。若是小人得志,打压起后辈来更狠更毒辣。历史上,凡是出身高贵的开国之君,往往比较善待功臣,因为比较自信,比如光武帝刘秀,唐太宗李世民,宋太祖赵匡胤,贵族出身。而越是底层出身的开国之君,对待昔日的“同行”,往往是容不下,赶尽杀绝,刘邦如此,朱元章如此,历史就是这样,有规律的重复着。 清代叶天士与薛雪都是江南名医,都是百姓心中的菩萨神医,医德医术都很好,但是两人却不对付。叶天士给自己的书斋起名“踏雪斋”,薛雪给自己的房间起名“扫叶山庄”。后人说这事巧合,但是并非空穴来风,说明了中医同行间的微妙关系。这种现象,不能熟视无睹,又不能置若罔闻。据说,清末至民国期间,上海滩那些中医,尤其是各个名医之间,都是有势力范围的,很可怕。作为患者,也许对你一个温文尔雅和颜悦色的大夫,但是对待起其它同行来却是面目狰狞,用尽卑劣的手段来打压。我认识一个民间自学中医的人,开了一个推拿店,很不容易,他曾经告诉过我,刚开张时,光被“收保护费”的就光顾过许多次。 许多中医对的起患者,却唯独对不起同行,靠贬低同行来树立自己的权威与地位,并把自己保守和打压同行的理由说的冠冕堂皇。见不得别人好,这样的心态,自找憋屈,应该多去学学人家西医,要把格局放大,眼光放远。 我实习时是在千佛山医院实习的,至今还记得许多科室的疑难病例讨论,都是真枪实弹在讨论,甚至两个人挣得面红耳赤,但私下却是很好的同事朋友。我工作以后,在一家西医院,在病房干了六年,经常请其它科室会诊,西医同行之间的请教提问与详细解答,真的是不一样。有人说人家西医是抬桩,而我们中医是抬杠,相互看着不顺眼,恐怕别人超过自己。 事实上,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心得与长项,甚至一些最最底层的农民,家里有一张治疗某病的方子,效果就是出奇的好,这种现象很常见。也就是说,几乎每位中医手里其实都有绝活,只有相互交流才能共同进步。说实话,许多疾病的治疗,就我是因为看了一些同行的文章论述或者医案,然后产生突发奇想的一个思路,用之临床有效率提升不少。 我最喜欢读哲学,其次是历史,时常陷入无限的担忧与烦恼之中。但从书中走出却像又经历了一场渡劫,格外清醒与轻松。人类真是太渺小了,在宇宙时空的长河中,真的是一粒微尘都算不上。中医圈内个人那点不良情绪,抱怨也好,嫉妒也罢,自大也罢,打压别人也罢,担心自己的风头被别人抢了也罢,都是微尘中的微尘,在哲学与历史面前显得很可笑,甚至有点可悲。 我刚行医时,看到一些同行不给患者方子,也看到一些同行故意把药物磨成细末,也有许多中医很保守,觉得不可思议,但是转念一想,人家这样做想必也有人家道理,未经他人苦,莫劝他人善。人以类聚,物以群分,无所谓对错,只要平平淡淡做人做事做学问,而不是满腹怨气,而不是变相打压同行,这就算是君子了。 我觉得能帮人一把就帮一把,给许多同行介绍过工作,推荐过病人,也搭建过交流学习平台。中医说到底就是一个工作而已,即便比较幸运有点名气,也不是离了我们中医地球就不转了,也没必要真把自己太当回事。自古以来,即便扁鹊华佗这样的神医突然离世,也没听说那位铁杆患者也因此就随即死掉了。就像有名的鲁西南农民歌手某衣哥,据说大年初一门口聚集了一万多人。这哥唱歌有特点,也下过功夫,但是也不至于如此吧,其实比他唱歌好听的人多的是,真的,中医界许多现象也是如此,你心目中的神医或者歌神,也许在别人眼中就是跳梁小丑而已,很正常。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