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是人体消化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很多时候胃很容易闹情绪,比如说出现胃酸、胃痛,或者稍微吃点东西,就觉得胃胀满不适,等等。其实,胃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就是因为胃黏膜发生了故障,多数时候是胃黏膜有炎症,也就是大家熟知的胃炎。现实生活中,胃炎以急性浅表性胃炎多见,也有很多患者可以有慢性胃炎。对于胃炎之外的常见疾病,当属胃息肉了。
很多患者初次接触胃息肉,多是在做了胃镜以后才发现的,当息肉存在于胃内,可以给患者带来消化不良、胃酸胀不适等。更有甚者,发现有多发性的胃息肉之后,经过胃镜检查和病理组织活检确诊,有胃息肉恶变的倾向。
那么,为什么胃息肉总是喜欢频繁发生呢?怎样才能够知道胃息肉有没有恶变?为了能够更好的防治胃息肉,大家需要对这些健康常识有所了解。
1.胃息肉是如何形成的?
对于胃息肉的形成,还得从胃黏膜说起。胃黏膜是胃内与食物、胃酸等直接接触的一层组织,这层黏膜其实表现的非常脆弱,如果平时饮食不规律,一会儿饱餐一顿,一会儿饿一顿,这样就会导致胃黏膜受损。另外,有些人喜欢吃一些辛辣、冰冷的食物,这些对胃黏膜都会造成不同程度的刺激,时间久了以后胃黏膜也会受损。
所以,当胃黏膜受到不同因素的刺激之后,黏膜是可以产生应答的,这种应答的本质是一种自我防御,其目的是为了阻挡有害刺激,所以黏膜在长期日积月累的损伤应答之下,可以产生增生,最终会以息肉的方式出现。
2.胃息肉为什么会发生癌变?
虽然说胃息肉很常见,但是大家不要过分的担心,因为很多时候胃息肉都是以良性出现的。对于良性的胃息肉,其生长的速度会非常缓慢,在短时间内不会有快速的增生,所以不会给患者带来直接的影响,多数患者也不会有明显的不适,仅仅是在做胃镜检查的时候发现有胃息肉,所以不用担心。
另外,如果胃息肉长出来以后,处于一种不良的环境下,比如一些食物对息肉的刺激,导致息肉本身发生了恶变,特别是息肉的异常增生,也就是不典型增生,等等,这样的息肉是很容易发生恶变的。
而且,从诊断有胃息肉到恶变的时间,少则几个月,多则几年不等,不同的患者因为其体质不同,所以其影响也是不一样的。总得来说,胃息肉的恶变几率很低,但是大家也不可以掉以轻心,尤其是怀疑有恶变的胃息肉。比如,短时间内增长迅速,或者因为息肉导致胃出血者,等等。这些息肉可能有恶变倾向,所以需要重点关注。
3.胃息肉应该如何科学防治?
从预防的角度出发,对于胃息肉的预防主要是以生活方式的调节为主。首先,应该养成规律作息、规律用餐的习惯,让自己的胃有属于自己的生物钟,并且这样的生物钟不会被打乱,这样才能够减少胃黏膜接受不良刺激的风险;
其次,应该注意坚持定期体检,对于发现有胃息肉者,应该尽早进行干预,要么是胃镜下摘除,要么是直接观察随访;
最后,对于已经确诊有体积较大或者恶变的胃息肉,应该注意采取手术切除的方式,并且术中要经过病检确诊,根据息肉的病理类型进行后续个体化的干预。总得来说,胃息肉是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息肉,以良性居多,高度提防恶性息肉,科学防治,呵护肠胃健康。
【本图文由“熊猫医学”新媒体独家原创出品,作者素依,未经授权,请勿转载、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