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国级领导长达35年,先后6次寻找原红十四军军长遗骨,结局如何

小丁说商业 2024-11-26 15:28:46
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按钮,方便以后第一时间为您推送新的文章,同时也便于您进行讨论与分享,您的支持是我坚持创作的动力~

文|徐 来

编辑|徐 来

《——【·前言·】——》

1964年,江苏如皋县的一片菜地里,一群农民无意间挖出了几根人骨,事情很快惊动了张爱萍将军。

35年前的战斗场面,仿佛又在他眼前浮现,这会是他一直在寻找的那位战友吗?六次寻找的执念,终于迎来了转机。

红十四军的成立与何昆的牺牲

1930年,中国工农红军第十四军,在苏中地区成立。

这支部队的基础,是由南通、如皋等地的游击队发展而来,何昆被推举为军长,肩负着领导苏中地区游击战争的重任。

当时的苏中地区,敌情非常复杂。

国民党的带来的打击,笼罩着大地,地方反动势力也无处不在,红十四军的任务艰巨而危险。

何昆作为军长,带领士兵们在森林、沟壑和乡村小道之间灵活穿梭,不断给敌人以打击。

通过打游击、挖陷阱、袭扰敌军补给线来与敌人周旋,整个苏中地区,充满了硝烟与激烈的对抗。

何昆是这支部队的灵魂人物,身材不高,浑身充满了力量和韧劲。

他是部队的指挥官,更是战士们的精神支柱,会和士兵们一起在泥泞中行军,一起在寒冷的夜晚守卫阵地。

1930年4月16日,红十四军在攻打,如皋县老户庄的战斗中,遭遇了猛烈的抵抗。

敌军数量庞大,火力凶猛,战斗异常激烈。

红十四军的处境非常危急,敌人的机枪火力封锁了前进的道路,战士们不得不趴在地上,借助掩体缓慢推进。

“跟我来!”何昆突然站了起来,手里挥舞着一面小旗,带领战士们冲向敌人的阵地。

炮火在他身边爆炸,泥土飞溅,何昆的面孔在烟尘中显得愈加坚毅。

作为军长,他必须鼓舞士气,带领大家冲出一条生路。

战士们看到军长如此勇敢,一个个也站了起来,发起了冲锋。

就在这时,一声尖锐的枪响划破天空,何昆应声倒下了,中弹牺牲,年仅32岁。战士们眼看军长倒下,心中充满悲痛。

有人冲过去想要把他扶起,敌人的火力太强大,根本无法靠近。

大家只能咬着牙,含着泪,将何昆的遗体,草草掩埋在附近的菜地里。

时间紧迫,没有留下标记,只能匆匆离开,谁也没想到,这一别,竟是35年的漫长岁月。

张爱萍将军的执着寻找

1952年,张爱萍将军就开始了,对何昆遗骨的寻找。

战争胜利带来了新的希望,革命者们不再是为了生存而奔波,而是可以开始追寻那些失落的过往。

张爱萍心中一直有个遗憾——何昆,那位曾与他并肩作战的战友,至今依然在战场的某处孤零零地长眠着,连个墓碑都没有。

张爱萍与何昆在战斗中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何昆的勇敢与无畏,给了张爱萍极大的感动,何昆牺牲后,张爱萍无数次梦见,那场激烈的战斗,梦见战友倒下的那一瞬间。

心中始终有一个念头——一定要找到何昆的遗骨,让他得以安息。

从1952年开始,张爱萍先后5次派人前往如皋县,希望找到何昆的埋骨之地。

现实远比想象中复杂得多。

战乱频繁,时间久远,当年的知情者,很多已经不在人世,许多关于埋葬地点的信息,也模糊不清。

每一次寻找,都是一次失望,每一次失望,都更加深了张爱萍的执着。

他不甘心,心中的那个念头从未消失。

1964年,这一年,张爱萍决定,自己亲自参与这第六次寻找。

这一次,联系到了当年参与埋葬何昆的几位老人,老人已经满头白发,谈到何昆时,记忆依然清晰。

那是他们心中的英雄,他们带着张爱萍,来到西燕庄北的一片菜地,那正是当年何昆被埋葬的地方。

在这片菜地里,农民们开始挖掘,一个上午过去了,没有发现。

张爱萍站在田边,双眼紧盯着挖掘的地方,手中的烟一支接一支地燃尽,面上没有一点表情。

目光中有期待,也有一丝忧虑。

这么多年过去了,担心战友真的永远找不到了,就在这时,突然,一声惊呼传来——挖到了几根骨头。

张爱萍快步走过去,蹲下查看,心跳得有些急促,老人们也围了上来,仔细辨认。

遗骸的鉴定与安葬

找到遗骸只是第一步,张爱萍将军心中非常明白,这具遗骸是否真的属于何昆,还需要进一步确认。

对于这位曾与自己并肩作战的战友,不希望有任何疏忽。

遗骸被小心翼翼地收集起来,送往公安机关进行专业的鉴定。

张爱萍邀请了公安机关的多名专家,对遗骸进行仔细的鉴定,那些天,张爱萍几乎每天,都会去看鉴定的进展,心中焦灼,既期待又有些不安。

站在实验室外面,来回踱步,时不时抬头看向实验室的大门。

每一次门开,都希望听到确定的消息。

几天后,鉴定结果出来了,经过多方比对,确认这具遗骸正是何昆的。

张爱萍听到这个消息,长长地舒了一口气,缓缓站起身来,望向远方,那些苦苦寻找的日子仿佛都在这一刻得到了回应。

回想起过去的一幕幕,眼中泛起了一丝泪光,但立刻擦去了,何昆的英灵终于可以安息了。

张爱萍将军,亲自安排了何昆的安葬事宜。

将何昆的遗骨火化,并将其送到如皋市的,烈士陵园进行安葬。

安葬那天,天气阴沉,仿佛也在为这位英勇的战士送行,张爱萍将军亲自为战友送行,陪伴他走完了最后一段路。

风吹过陵园的树木,发出沙沙声,仿佛是对英雄的致敬。

站在何昆的墓前,张爱萍久久没有说话。

想起了许多往事,想起了当年并肩作战的日子,想起了何昆的笑容和他的英勇。

轻轻说了一句:“昆哥,你可以安息了。”这一刻,不仅是对战友的告别,也是对自己的一个交代。

何昆的遗骨安葬后,张爱萍心中的一块石头终于落了地。

这是一场长达35年的寻找,一次对战友情谊的坚守,为战友找到了一个家,一个他们曾经并肩作战、共同奋斗的地方。

烈士陵园中,多了一座新的墓碑,那是属于何昆的,他的名字,他的事迹,将永远被人铭记。

战友情谊的深刻体现

在寻找何昆遗骨的过程中,张爱萍曾多次写下怀念的诗作。

这些诗中,饱含着对战友的思念与敬仰,在诗中写道:“曾与昆哥并肩战,今朝独行心悲怆。若能再见君一面,不枉此生此断肠。”

每一个字都深沉而有力,充满了对过去岁月的追忆,和对战友的无尽怀念。

张爱萍的坚持,最终让何昆的英灵,有了一个安息之地。

那些曾经在战火中牺牲的战士们,不应被历史遗忘,他们的名字和故事,应该被人们永远记住。

张爱萍的执着,正是对这种精神的最好诠释。

烈士陵园的风中,矗立着何昆的墓碑。

每次张爱萍将军经过如皋,都会停下脚步,去看看何昆的墓。

真正的战友情谊是跨越生死的,是无论时间多长都不会褪色的,张爱萍用35年的时间,写下了一段关于坚守、关于忠诚、关于信仰的伟大篇章。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

0 阅读:11

小丁说商业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