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3月5日,刚到美国埃默里大学牛津学院报到一个月的张一得,自杀了。
或许你并没有听说过张一得这个名字,但是在育儿圈里,张一得和他的父亲张岳,却是红了十几年的模范父子。
而这位花了十七年时间将自己的孩子,送入有着南方哈佛之称的埃默里大学的父亲却表示:
“一得的所有决定,我都表示尊重,包括他最后的这个决定。”
但是事情真的是这样吗?
张一得为何选择在人生刚刚开出绚烂花朵的时候,亲手让它凋谢呢?

张岳原本是广州一家外企的高层管理人员,年薪百万,事业有成。
然而,在儿子张一得不满一岁时,他的婚姻走到了尽头。
面对妻子的离开,张岳做出了一个令人意外的决定:辞去高薪工作,成为一名全职奶爸。
这个决定在当时无疑是令人震惊的。
在中国传统观念中,男性通常被认为是家庭的经济支柱,很少有人会为了照顾孩子而放弃事业。
但张岳认为,相比事业,儿子的成长更加重要。

他说:"儿子见不到妈妈,爸爸要是再出去,爹妈都不在身边,儿子太孤单了。"
为了给儿子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张岳卖掉了广州市区的房子,带着儿子回到番禺乡下老家。他开垦荒地,种植蔬菜水果,养鸡养鸭,过起了自给自足的田园生活。
这种生活方式不仅节省了开支,也让张一得从小就接触到了大自然,培养了劳动意识。
张岳的选择虽然令人敬佩,但也面临着巨大的经济压力。
为了维持生计,他不得不开办农场,接待游客,甚至去捡废品变卖。
尽管生活艰辛,但张岳始终坚持自己的选择,他相信这种生活方式能给儿子带来更多益处。

张岳的育儿方式可以说是独树一帜。
他既注重培养儿子的独立性和创造力,又对儿子提出了严格的要求。
这种看似矛盾的教育方式,在张一得的成长过程中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语言学习方面,张岳要求儿子三岁前必须用英语与他交流。
这种做法虽然有助于儿子的英语学习,但也可能给幼儿带来一定的压力。
三岁后,张岳又改变了沟通方式,要求儿子用文字或图画来表达需求,这无疑是对一个幼儿的挑战。
在学习方面,张岳对儿子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他希望儿子在小学阶段每次考试都能考满分并名列第一。
这种高标准虽然培养了张一得的学习能力,但也可能给他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同时,张岳也注重培养儿子的生活技能和独立性。
他让张一得从小就参与家务劳动,甚至在8岁时就要求他独立完成80人亲子聚会的准备工作,从摘菜到做饭全程参与。
这种做法虽然培养了张一得的独立能力,但对一个孩子来说可能过于严苛。
张岳的教育方式还包括一些独特的"游戏"。
比如"沉默的游戏",要求父子俩在一定时间内不说话,只用眼神交流。
虽然有助于培养专注力,但这种做法也可能影响正常的亲子交流。

张岳对儿子的教育不仅体现在日常生活中,还延伸到了网络空间。
他从张一得出生开始就记录儿子的成长,17年间拍摄了20万张照片,记录了儿子生活的方方面面。
这些照片不仅是父爱的见证,也成为了张岳在网上分享育儿经验的素材。
他将这些照片和文字说明发布在社交媒体上,很快吸引了大量关注,成为了知名的"育儿博主"。

张岳的分享确实给许多家长提供了育儿参考,但也引发了一些争议。
有人质疑,如此详细地记录和公开孩子的生活,是否会给孩子带来不必要的压力?孩子的隐私是否得到了足够的保护?
更重要的是,这种"晒娃"行为可能会给孩子带来无形的压力。
当父母将孩子的一举一动都展示在公众面前时,孩子可能会感到自己必须时刻表现得很完美,这无疑会增加心理负担。

在张岳的悉心教导下,张一得在学习上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他不仅在小学阶段多次考试满分并获得第一名,在后续的求学过程中也屡创佳绩。
张一得就读的是一所昂贵的私立学校,学费主要来自网友的捐款。
面对高昂的学费,张一得没有辜负大家的期望。
他四次参加SAT考试,最终凭借优异的成绩获得了20万元的奖学金。这样的成绩单,无疑让张岳感到骄傲和欣慰。
然而,在这些耀眼的成绩背后,张一得的内心却埋藏着隐忧。

在申请大学的文书中,他曾表达过对父亲教育方式的不满,称童年经历给他留下了阴影。
张一得还透露,在与富裕同学相处时,他会感到自卑。
而父亲却要求他去同学家做客,并带回废品变卖。
这种做法虽然培养了张一得的环保意识,但也可能加重了他的心理负担。
尽管有这些隐忧,张一得还是凭借优异的成绩被美国名校埃默里大学录取。
这本该是他人生的高光时刻,却成为了悲剧的开端。

2021年3月,张一得在入读埃默里大学仅一个月后,选择了结束自己年轻的生命。
这个消息如晴天霹雳,震惊了所有人。
张一得的父亲张岳一度陷入深深的悲痛之中,难以接受这个残酷的事实。
而网上,关于张一得自杀原因的讨论甚嚣尘上,很多人将矛头指向了张岳。

有人认为,张岳过度关注儿子的成长细节并曝光,给儿子带来了无形的压力。
那些数以万计的照片和视频,似乎成为了张一得沉重的负担。
也有人猜测,张岳的教育方式过于严苛,挤压了儿子的独立空间,导致其心理出现问题。
还有人推测,张一得可能长期患有抑郁症,而这与他长期承受的压力不无关系。

张一得的初中班主任曾感慨,这个孩子的内心似乎缺失了一块拼图,他一直在寻找,但最终未能找到。
或许,这就是张一得选择离开的原因。
无论真相如何,张一得的离世都给人们敲响了警钟。
它提醒我们,在追求成绩和荣誉的同时,不要忽视孩子的心理健康。
过度的压力和期望,可能会压垮一个孩子脆弱的内心。
结语张一得的悲剧,给所有家长和教育工作者提供了深刻的反思。
它警示我们,教育不应该是一场对孩子的"改造"和"塑造",而应该是一个引导孩子健康成长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家长应该给予孩子足够的爱和关怀,尊重他们的个性和兴趣,给他们提供一个自由、快乐的成长环境。
过度的管控和要求,只会让孩子感到压抑和痛苦。
同时,我们也要警惕过度"晒娃"的行为。
在网络时代,许多家长喜欢在社交媒体上分享孩子的点点滴滴。

但我们要意识到,过度曝光孩子的生活,可能会给孩子带来不必要的压力,影响他们的心理健康。
此外,学校和社会也应该为孩子营造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
过于功利化的教育导向,片面追求升学率和考试成绩,往往会给孩子带来巨大的学习压力。
我们需要转变教育观念,让教育回归本质,注重孩子的全面发展和身心健康。

张一得的故事,是一个沉痛的教训,也是一个发人深省的案例。
教育从来就不是一蹴而就的事业,而是需要家庭、学校、社会共同努力的系统工程。
只有各方携手,以孩子的健康成长为中心,才能避免悲剧的重演,让每一个孩子都能拥有一个快乐、自由的童年。
信源
凤凰WEEKLY:2021-04-01 《留美学霸自杀,一场属于“别人家的孩子”的悲剧》

红星新闻:2021-03-11 《美名校中国留学生突然过世“网红”父亲:尊重他所有决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