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将至,我们办公室老G的眉头却越锁越紧了。
这个假期,到底该带全家去哪玩?老G翻遍了旅游攻略,也找不出个可心的去处。
热门的景点和博物馆?还没去就已经感受到了人挤人的窒息。
小众的自驾宝藏地?自家小孩又没法接受文化的熏陶。
查了半天也没结果,老G只好向同事咨询,结果却得到了一个意想不到的结果:
五一不知道去哪玩,可以带着全家去山东寿光逛菜博会啊。
菜博会,这有啥可逛的?
在老G的设想里,菜博会可能会是一个巨大的植物园,只不过园中的每一种植物都可食用,你在里面逛一上午,回家就能炒出三盘菜出来。
同事嘲笑老G没文化——菜博会可比你想象得有意思多了。
寿光国际蔬菜科技博览会从2000年开始举办,到今年已经是第26届,从4月20日到5月30日。
“只要逛一次,就能颠覆你对传统厨房蔬菜的认知。”
同事给老G看了个抖音短视频,屏幕里一个小伙子生吃了一整颗洋葱,嚼得津津有味。
老G觉得这小子居然一脸享受、是个狠人,同事却告诉他,哥们儿吃的其实是这届菜博会的明星展品之一:
甜不辣的水果洋葱。
这种洋葱,剥开不会让你潸然泪下,吃起来也不会让你戴上痛苦面具,反之,它的口感是脆甜里带着一点点辣味儿,咬一口汁水充足,吃起来有点像加了辛料的莲雾。
除了纯当水果吃,这种洋葱还可以做烧烤和火锅的伴侣,大鱼大肉吃多了来上一口,突出一个清爽解腻的属性。
“什么水果洋葱,明明就是洋葱界净化的plus版划时代产品。”
老G有些恍惚,明明自己已经很跟得上潮流了,怎么感觉农业科技的发展,已经到了令人目眩神迷的地步了?
而只要搜一搜抖音里的小众果蔬,就会发现在这届菜博会的诸多果蔬里,顶流众多。
如果说水果洋葱是逆转了洋葱原本的口感,那白玉黄瓜就是在黄瓜的美味上更上一层楼。
一般的黄瓜虽吃着清爽,但若带皮下咽,嘴里难免会有一股涩味,而且若是挑选的时间不对,咀嚼起来也会在口感上略水。
与之相比,白玉黄瓜不但带着皮吃也能在味道上保证清甜,而且在蒸煮后也仍能保持足够脆感,甚至有一股淡淡的奶味儿。
所以这种产于山东海阳的“黄瓜界新顶流”,不仅被不少健身人士奉为减脂餐里的必备仙品,还曾走上过国宴的大舞台,成为国家地理的标志产品之一。
而白玉黄瓜的姐妹玉女拇指黄瓜,则以其圆滚滚酷似香瓜的身材,和“Tree得发甜”的口感直接一步跨入日常水果的阵营,甚至成了不少都市白领用来替代薯片和饼干的“健康下午茶”——一天炫上三四个也没啥罪恶感。
不过,若论在外形上的“突破”,那拇指黄瓜相较紫色陇椒还是略逊一筹。
作为辣椒家族这几年的新宠,紫色陇椒那贵气而又新鲜的深紫色配色,“那一夜,茄子和辣椒都喝醉了……”
而在食用层面,陇椒的肉则相较之同类更为厚实,再加上其适中的辣度,拿来炒肉实在是再合适不过了。
而在菜博会上,有果蔬会把特质表现在形状颜色上,也就会有果蔬把特别“藏在心里”。
像这两年被誉为“番茄中的爱马仕”的草莓番茄,便是后者的代表:
看着是红艳艳的番茄,结果撕开却发现里面好似藏着一颗大草莓,可咬上一口沙瓤,嘴里却还是番茄的味道,只不过汁水更充足,味道更浓郁。
难怪有上了年纪的人会在吃完表示:
别看名字叫草莓番茄,其实吃起来反而是“真正有番茄味的”,是他们小时候所尝到过的那种酸甜。
而上述这些在本届菜博会上大放异彩的网红果蔬,之所以味道个顶个地好,主要靠的就是农业技术这几年的广泛应用。
像草莓番茄在成长的过程中,就被种植者用肥料有意地限制了每日的吸水量,抑制了其成熟的速度,所以才可以积累更多的糖分,形成更脆甜的口感。
与之类似,水果洋葱则诞生于一种半高桩紫皮洋葱的选育方法——通过人为的蔬菜杂交,最终培育出了兼具早熟、高产和性状优良的新品种。
也因此,越是了解这届菜博会上的网红果蔬,你就越会意识到:好吃只是它们的诸多优势之一。
在收获层面,水果洋葱的产量更高,更易储存;在种植层面,草莓番茄种起来更节约人工,经济效益更高。
而在营养价值上,这些网红果蔬更是一个比一个厉害:
紫色陇椒就富含花青素,草莓番茄则是维C和番茄素的宝库,而白玉黄瓜更是蛋白质、粗纤维、无机盐和各种维生素的聚集体……
看了一番资料之后,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老G的认知,完全被打破了。
作为一个对蔬菜博览会的想象,只停留在“大棚里摘豆角”的“城市土人”,老G深深动了心:
“反正五一都要出去玩,不如去菜博会看看各式各样的蔬菜,孩子还能摘摘菜!”
老G也好奇同事是如何知道菜博会这个宝藏的 ,同事神秘一笑:
“你都不看抖音三农达人吗?我早跟他们一起赛博种地了!”
村播达人,让家乡被世界看到
这个世界上只有两种人:种地的,和渴望种地的。
这几年,得益于抖音电商等平台的助力,越来越多的新农人,开始用各自独特的方式制作视频,将田间地垄的生活细节呈现给生活在都市的大众。
像不少人第一次知道草莓番茄,就是在民女曹子榆的短视频里。
在抖音诸多的村播达人里,曹子榆所呈现的许多内容,都可以被划入“重型机械风”的范畴:
这个曾经在大都市里拼搏的工作室主理人,如今不是在田里飞新型的无人机,就是一个人开着大旋耕机下田务农。
在寿光智慧农业的加持下,曹子榆向自己的粉丝展现了什么叫做“现代化种地”,而她培育的番茄在口感和颜色上也是花样百出,各有千秋。
与曹子榆类似,95后青年“许多”也在毕业后放弃了在大城市工作的机会,转而回到家乡潍坊成为了一名“农创客”。
而他拍摄的视频的特点,则可以概括为“记录新农人的生活”:
扣大棚,种彩椒,浇水施肥,耕耘收获......
许多会向粉丝科普农产品的知识,告诉他们如今农民生活的现状,向他们展现与下地务农有关的方方面面。
而就是这种事无巨细的坦诚,给许多种彩椒在网络上打开了销路——小伙儿不仅自己成了新农人,还给十里八村的农人们带货,要带着山东的乡亲们一起致富。
当然,有农人会记录春种秋收的辛劳与真实,也便会有农人给脚下的土地赋予一抹浪漫。
像来自烟台的“苹果女王”霞姐,就靠着“在自家果园秀英语”的反差感而吸粉无数。
57岁的霞姐原本是一名退休英语老师,为了给自家儿子种的大苹果带货,而从一名普通的农妇,华丽转身成了拥有近50万粉丝的三农创作者。
点开霞姐的视频,你会发现果园已经成了阿姨“返聘的讲台”:
她穿着最朴素的军大衣,说着最流利的英语,面朝黄土背朝天,以土洋结合双语呈现的方式,和你聊自家的大苹果,聊人生的感悟,聊家乡的特色,聊助农的发展......
所以许多人选择在霞姐家下单,不仅因为她家的维纳斯大苹果“皮薄,果壳小,味道浓郁”,还因为她给自家那近千亩的果园,赋予了一层文化意义上的田园牧歌。
有不少网友更是在评论区表示,是霞姐的视频给了他们在一把年纪继续学习,继续提升自己的动力。
霞姐、许多、曹子榆......在抖音平台上,村播达人们的故事,正在被越来越多的人所看到。
一直以来,抖音电商都致力于为新农人和农货商家增添销售渠道,助力区域经济发展。
平台所做的,则是展现优秀的乡村短视频和直播内容,用“山货上头条”、“金产地计划”、“村播兴农计划”等一系列项目的推进,来提高大家对农产品市场的关注度。
不止如此,在提供流量曝光的同时,抖音电商去年8月起还对生鲜行业全类目实施免佣,进一步为农村的中小商家减负。
在平台去年所发布的报告中,年销售额突破百万的农货商家有3.3万个,而抖音电商累计销售农特产品则高达71亿单之多。
现在,助农的步伐来到了山东寿光,而与村播达人合作展现今年菜博会的亮点,还只是平台所迈出的第一步。
接下来,抖音电商还会与寿光继续同行,推动电商直播行业的创新发展,让更多本地的优质农产品通过线上电商走出家乡,打造一个具有本地特色的直播生态圈。
中国很大,乡村很美,透过无数个短视频与直播间的呈现,抖音在城市与乡村、在家乡和远方之间架起了一座赛博桥梁。
它让无数像老G一样的都市白领看到了一种全新的生活方式,让霞姐、许多和曹子榆这样的新农人成为家乡的名片,让经济实现线上与线下的循环,让我们都看到一个更大的世界。
〓来抖音直播间,海量农博会同款农品任你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