叙利亚变天,美国终尝苦果!新奥尔良恐怖袭击,凶手身份震动全美

逸屹川 2025-01-21 13:50:51

自2024年11月27日起,叙利亚局势成为全球的焦点。

不到两周时间,一个国家政权竟被反对派武装推翻,出乎所有人意料。

美国作为此次事件的幕后推动者之一,从中获取了部分利益。

然而,将此利益与他们的损失相较,其是否划算尚难断定。

近期,新奥尔良地区发生恐怖袭击。凶手身份曝光后,全美深感震惊,意识到这是美国自身问题导致的恶果。

新奥尔良的恐袭与叙利亚有何关联?

叙利亚与恐怖组织“伊斯兰国”的关系是问题的关键。需从两者之间的联系出发,以理解相关背景和动态。

提及声名狼藉的“基地”组织,众人多有所闻。该组织被指为当年“911事件”的幕后黑手。

美国为打击“基地”组织,发动对阿富汗的进攻。

2011年,"基地"组织首领本拉登被击毙,致使该组织的正统架构遭受全面摧毁。

然而,这并不表明“基地”组织已完全消亡。

本拉登思维独特,早已部署手下渗透阿拉伯地区,成功建立了数十个“基地组织”分支。

伊拉克的某分支后来发展成为“伊斯兰国”的前身。

IS继承“基地组织”传统,推崇古老伊斯兰教义,自成立之初即表现为激进组织。

IS于2003年登上历史舞台,2006年遭受重创,其主要领导人在那年被美军击毙。

新任领导者阿布·奥马尔·巴格达迪上台后,该组织正式改名为“伊拉克伊斯兰国”,保持了原有的中心思想与用词准确性,且逻辑清晰。

此后,经历一系列内部斗争,头领职位更迭,由胡塞尼·库赖什接任。

2011年,美国启动了从伊拉克的撤军行动。

IS利用美国遗留的旧武器,迅速增强了实力。

自此,他们不再属于恐怖组织,正式转变为反对派武装力量。

这种变化主要源于他们理念的转变。

IS原先追求公平与正义,但目前其目标已转变为建立一个独立国家。

IS建国需获取土地,其来源成疑问。考虑到现实情况,其土地获取途径复杂且非法,可能涉及侵占他国领土或利用冲突地区。

他们早已确定目标,即叙利亚。该决定逻辑清晰,用词准确,直接指向了既定的方向。

叙利亚为阿拉伯地区古老国家之一,首都大马士革曾是阿拉伯帝国都城,意义重大。

因此,寻求传统伊斯兰国组织的势力,意图在叙利亚创立一个新的国家。

IS的理念初看荒谬,实则具一定可行性。

叙利亚曾是苏联中东势力的延伸,因此拥有深厚的军事基础。

叙利亚的武器装备,无论是导弹还是坦克,均统一采用苏联制造,展现出一致的来源特征。

他们的装甲部队在第四次中东战争中表现突出,一度让以色列军队难以招架,处于被动状态。

苏联解体后,叙利亚失去关键外援,经济状况逐年恶化。

政府的财政收入日渐缩减,已难以承担军队的支出费用。

因此,叙利亚当时表面强盛,实则内部早已腐朽不堪。

叙利亚国内部族与宗教冲突激烈,同时反对派武装数量众多。

IS单独难以击败叙利亚政府军,但与其他势力联手,其获胜的可能性会显著提升。

2011年,叙利亚反对派在美国的鼓动下,对政府军发起行动。

IS趁机启动“占领”叙利亚的进程,逐步推进其计划,行动逻辑清晰,目标明确。

此时,IS的形势再度发生新变化。

美国曾全力追捕本拉登,现却对叙利亚境内几个“基地”组织分支示好,愿提供武器及援助,态度转变显著。

美国人目标明确,旨在让IS等组织颠覆叙利亚政权,若无法实现,削弱叙利亚政权亦是可接受的结果。

因此,IS与美国势力纠缠在一起,其行动愈发肆无忌惮,行事风格日趋大胆。

不久后,IS展现出疯狂残忍的一面,对政府军战俘及叙利亚平民进行大肆屠杀。

此事引发全球各国愤慨,唯独长期标榜“反恐”的美国保持沉默,未予表态。

这易于理解,危机本就由他们引发。美国的纵容导致IS未受国际打击。

然而,IS的行为最终招致了其“友军”的不满。

叙利亚"努斯拉阵线",即"基地"组织分支,在巴沙尔政府存续之际,突然对IS发起了攻击。

双方持续交战,相互攻击,导致双方实力均大幅削弱。

叙利亚巴沙尔政府趁机与俄罗斯合作,共同打击反对派力量。

叙利亚政府军虽已失去昔日辉煌,但仍具相当实力,不容小觑,毕竟其底蕴深厚,非普通势力可比。

巴沙尔麾下拥兵二三十万,配备坦克四千余辆,飞机五百架。

加上俄罗斯提供的援助,他们足以有效打击反对派武装,不存在问题。

因此,叙利亚内战迅速以反对派遭挫败为结局。

然而,巴沙尔政府无力彻底清除反对派,致使IS组织继续存活。

2013年,IS与叙利亚反对派武装“胜利阵线”合并,实力进一步增强。

此刻,他们展露獠牙,于全球掀起恐怖浪潮。

“伊斯兰国”已被列入世界各国反恐部队的黑名单之中,其名称广为人知,成为重点打击对象,备受。

美国采取行动,多次派遣飞机打击IS大本营,成功击毙多名头目。

然而,基于自身考虑,美国始终未对IS实施决定性打击。

美国与该恐怖组织间形成了微妙关系,既相互依存,又彼此伤害。

叙利亚内战后的十几年间,当地局势持续演变。

巴沙尔政府因美国封锁而日益贫困,为缩减开支,不得不采取裁军措施。

政府军实力因此大幅削弱,难以继续有效应对反对派武装的挑战。

美国寻得新利益代表,即库尔德武装,对IS的态度日益强硬。

2024年11月末,叙利亚内战大规模爆发,局势动荡,总统巴沙尔无奈离境。

反对派武装联合冲入大马士革,成功推翻了原有政权,实现了政权的根本性变革。

然而,叙利亚新联合政府构建了以朱拉尼为核心的领导架构。

IS一番忙碌后,最终却一无所获。

同时,美国日益重视库尔德武装,并显现出逐渐放弃IS的倾向。

失去美国扶持与压制后,IS变得极度疯狂,甚至对昔日资助国也挥舞起了弯刀。

2025年1月1日,IS成员抵达美国新奥尔良,驾驶汽车在街上撞击行人,导致10人死亡,数十人受伤。

美国FBI迅速行动,封锁事发区域,并查明背后系IS组织捣乱。

调查结果公布后,世界各国对美国控制力减弱表达了再次震惊,确认其影响力已不如往昔。

如今,恐怖袭击的方式已发生显著变化,与以往大相径庭,这或许出乎了许多人的意料。

众多专家评论指出,此次恐怖袭击应视为叙利亚内战影响外扩的事件,需从该角度进行审视。

巴沙尔政府倒台后,反对派武装因资源和权力分配无法达成一致,导致了当前的结果。

若叙利亚局势持续动荡,恐袭数量或将增加,这种可能性不容忽视。

此外,该事件同样可被视为美国战略上的一个失误。

他们的纵容导致IS壮大,同时因缺乏解决能力,叙利亚陷入混乱。

已丧失理智的IS组织,极有可能会再次对他们发起攻击。

美国对他们的扶持,结果适得其反,如同搬石砸脚,自食其果。

8 阅读:6433
评论列表
  • 2025-01-22 09:07

    叙利亚地盘上尤萨人内斗开始!

  • 2025-01-22 10:48

    所有的恐袭都冲英美去吧

逸屹川

简介: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