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9年3月快过完的那天夜里,徐海东瞪大眼睛一宿没睡,他心里明镜似的,党的九大要在4月1号拉开帷幕。可把他急坏了,眼瞅着大会就要开了,他那参会的“入场券”还没影儿呢!
这晚,徐海东脑子里跟过电影似的:“想当年1927年,我一头扎进黄麻起义那大锅乱炖里,成了敌人嘴里的‘臭名昭著’。带着兄弟们长征,跟送快递似的给中央红军送钱,再打鬼子那会儿,简直就是抗战版的‘超人’嘛……”
没错,打从在党的八大上被选为中央委员那会儿起,每次开会,毛主席都得念叨一句:“嘿,海东同志到位了没?”这简直就成了个必走的流程啦!
时间过得可真快,转眼党的第九次大会就要开了,徐海东心里直犯嘀咕:这都啥时候了,咋还没人来跟我说一声呢?
徐海东压根没想到,就在那天晚上黑漆漆的时候,周恩来在人民大会堂里,火急火燎地组织了一场临时大会。
周总理笑眯眯地宣告:“按照毛主席的大手一挥,咱们的徐海东同志那可是得亮相第九次代表大会,还得让他混进大会的主席团小圈子呢!”
一听到这话,有人就挠挠头,心里犯嘀咕了。
周恩来脸色一沉,一本正经地打趣道:“徐海东那些七七八八的事儿,咱们就先放一边,等以后慢慢聊。毛主席可说了,咱们心里都有数,海东同志那可是给革命立过大功的人啊!”
周恩来把事儿说明白后,就默默当起了“吃瓜群众”。
没一会儿,有个人蹦出来说了句:“我举双手赞成!”然后,大家伙儿就跟着纷纷点头,全票通过啦!
1969年4月1号大中午的,徐海东正悠哉地想翻个身呢,嘿,说时迟那时快,俩军人跟旋风似的猛地冲了进来!
嘿,你猜怎么着?俩大佬不请自来啦!一个是中央办公厅的二把手,另一个呢,军委办事组里响当当的人物。就这么“哐当”一下闯进门来,把徐海东给整懵了,心里直嘀咕:这俩大佬找我,葫芦里卖的什么药啊?
嘿,你俩也真够直接的,上来就问:“听说没?昨儿晚上,周总理遵照毛主席的大手一挥,决定邀请你闪亮登场党的第九次全国大会。咋样,今儿个的大会开幕式,你能来露个脸不?”
听完那位军人的讲述,徐海东的眼泪瞬间像开了闸的洪水,哗哗直流,心里头那个美呀,原来毛主席一直没把他给忘了!
徐海东笑着说:“只要主席点了我的名,就算我这身子骨再不给力,哪怕半只脚踏进了鬼门关,我也得挣扎着爬起来去!”
军委的小伙伴们打趣道:“要是你实在赶不上大会,那就跟中央打个招呼,请个小假呗!”
徐海东摆摆手,笑着说:“算了,用不着啦!”
接着,徐海东的老婆周东屏急匆匆地给老公穿上衣裳,把他的胡子给剃了个干净,然后一把将他“拎”到轮椅上,氧气袋一挂,二话不说,直奔大会那儿去了!
不一会儿,伴着那气势磅礴的《东方红》曲子,毛主席悠哉游哉地踱上了主席台。
瞧见毛主席一露面,大会上的代表们掌声跟放鞭炮似的,响个不停,毛主席乐呵呵地跟大家挥手致意,不过呢,他那双眼睛可没闲着,到处瞅着呢!
毛主席一落座,眼睛还直勾勾地盯着前方呢,这时周恩来总理好像瞧出了点儿门道,立马迈开大步,嗖嗖地就过去了。
就在这时,毛主席拿起话筒,扯着大嗓门喊道:“嘿,海东同志,你到位了没?”
徐海东这时候眼泪哗哗的,一听到毛主席那熟悉的声音,也不知道哪儿来的劲儿,噌的一下就从轮椅上蹦了起来。
“到啦,主席!我已经稳稳当当地到啦!”徐海东一喊,毛主席立马转过身来,笑眯眯地朝他摆了摆手,意思是“看见你啦”。
那一刻,徐海东的眼泪哗哗地淌,他脑海里像放电影一样,回到了第一次见到毛主席那会儿,嘿,那可是1935年的事儿啦!
1935年9月,那会儿红25军的头儿徐海东,领着大伙儿走了十多个月的“长征大冒险”,脚都快走断了,终于晃晃悠悠地到了陕北,跟刘志丹带的那帮陕北红军兄弟们胜利大团圆啦!
他们的队伍立马摇身一变,成了红十五军团,而徐海东呢,也被戴上了军团长的“大帽子”。
这时候,敌人看到徐海东的部队和刘志丹的队伍手拉手成了好朋友,气得直跳脚。于是,他们纠结了好几倍于红军的人数,浩浩荡荡地去陕北苏区搞“串门”,打算给红军来个下马威呢!
别看敌人嚣张得很,可咱红军战士在徐海东、刘志丹这些大将的带领下,那简直是战无不胜啊!劳山战役、榆林桥战役,一场接一场,赢得那叫一个痛快。敌人的第三次“围剿”陕北苏区的计划,直接被咱们砸得稀巴烂!
这会儿,徐海东打仗那是一打一个准儿,简直就是战无不胜嘛!他给中央红军找了个超稳的大后方——陕北,为党中央在那儿安家落户,可是立下了汗马功劳呢!
1935年11月头上,徐海东正琢磨着怎么收拾掉敌人一个团呢,冷不丁有个人骑着马嗖的一下窜到他跟前。
嘿,你猜怎么着?军团政委程子华那哥们儿,居然派了个人火急火燎地送来了封“十万火急”的信!
徐海东拆开信,嘿,程子华这家伙在里面喊话呢:“海东大哥,赶紧溜回咱军团老窝啊!今天下午,毛主席和朱德老总可要大驾光临咱们军团部咯......”
徐海东瞅完信,乐得直拍大腿,哈哈大笑起来。
打从部队踏上长征路那会儿起,他就天天念叨着中央红军,心里头那个想毛主席啊,跟猫抓似的。这不,机会来了,他巴不得瞬间飞到毛主席面前呢!
然后,徐海东像风一样,骑着马飚了三个多小时,整整135里地,一路狂奔回到了军团的大本营——道佐铺。
徐海东刚溜达到军团部,嘿,说曹操曹操到,毛主席和朱德他们一伙人就迈进了门槛。程子华还没来得及开口介绍呢,毛主席就一把逮住了徐海东的手,乐呵呵地说:“海东大兄弟,你们可真够拼的,辛苦了哈!”
徐海东乐呵呵地说:“嘿,主席,你们可真是累坏了吧!”
接着,徐海东跟毛主席聊了聊自己接下来的打仗计划,说是汇报,其实就是拉家常式地说说接下来的打算。
毛主席一边听一边不停地点着头,接着,他笑眯眯地来了句:“嘿,你们那儿是不是藏着个小广播呀?”
徐海东摆了摆手笑道:“哪儿有啊,要是咱手里有个电台,早就屁颠屁颠跑去跟中央接头啦!”
说完这话,徐海东的脸色暗了下来,哎,这些年他领着部队东躲西藏打游击,说白了就是跟党中央走丢了,别说电台这种高大上的玩意儿,他们连个电话影子都没见着。
毛主席瞅见徐海东脸上那点儿小失落,轻轻拍了拍他的肩,笑道:“嘿,给你整个电台,以后咱也好打电话聊天嘛!”
徐海东乐呵呵地嚷道:“主席,这东西看着挺好,可我就是搞不定它咋用呢!”
毛主席哈哈一笑:“甭忙活啦,这事儿不用你亲自动手。你直接跟咱们的报务员说一声,想发啥报就让他们搞定,简单得很!”
徐海东乐坏了,立马给毛主席来了个标准军礼!
战事吃紧,徐海东和毛主席刚聊了几句热乎的,就得急着回前线去。毛主席笑眯眯地说:“海东啊,我可就等着你们凯旋的好消息啦!”
一到前线,徐海东立马大手一挥,让部队冲了上去。战斗一结束,他急着对发报员喊:“喂,兄弟,赶紧给中央发个电报,告诉毛主席咱们这场仗打得有多漂亮......”
打完仗后,徐海东大佬悠哉游哉地撤回到了大后方。
这时候,徐海东琢磨着中央红军手头紧,武器不够硬核,于是大手一挥,让各个连队慷慨解囊,每连贡献出3挺机枪,还有其他枪支、子弹、药品、布料啥的,一股脑儿支援给咱们的中央红军兄弟们。
说起这事儿,中央的大佬们都挺有感触的,心里头那个五味杂陈啊!
正当大伙儿还乐呵着红军胜利会师的事儿呢,蒋介石这家伙可不消停,他悄悄攒了5个师的兵力,打算给陕北苏区来个“大扫除”行动!
毛主席立马召集大伙儿开了个军事小灶会,一拍板,说这次战斗就让彭大将军来当家做主,目标嘛,就是直罗镇,咱们得一股脑儿地把牛元峰那家伙的队伍给“消灭”干净!
三天后,徐海东接到任务,带着队伍冲了出去。在彭大将军的调度下,他亲自上阵,在前线跟敌人干了起来。两个多钟头后,敌人大部分都被收拾得服服帖帖了。
毛主席在前线看着战斗,乐开了花,又一次拍着徐海东的肩膀,夸他真棒!
直罗镇战役一打完,敌人就怂了,没再敢找红军的麻烦。所以,这场仗啊,简直就是中共中央在陕北的“开张大吉”嘛!
打完仗没多久,陕北那边嗖的一下就迎来了冬天。
徐海东瞅见毛主席、朱德这些大佬们穿的棉衣破得跟筛子似的,根本不挡风,于是就大手一挥,让军团部的小伙伴们赶紧给他们整了几件崭新又暖和的棉衣大衣来。
毛主席他们倒是穿上了大衣、棉衣,可咱们那7000名中央红军战士,冬天咋过呢?难道要光靠一身正气吗?
过了几天,咱们的“大管家”杨至成部长,掰着手指头算来算去,最后跑到毛主席那儿说:“主席啊,要想翻过眼前这座‘钱山’,咱们手里没个两三千大洋怕是不行啊!”
周恩来听完皱了皱眉,开玩笑似的说:“哎呀,这节骨眼上,咱上哪儿变戏法变出这么多大洋来啊?”
毛主席在屋里溜达着,嘴里还叼着烟,琢磨了一会儿,他突然说:“嘿,要不我给你写个借条,你拿着去找海东同志碰碰运气?我觉得吧,万一他心情好,说不定就借给咱们了呢!”
毛主席的一番话,让杨至成心里那叫一个豁然开朗,跟开了盏明灯似的。
接着,咱们的毛主席大笔一挥,写了张超接地气的借条:海东兄弟,能不能劳烦你那儿支援中央2500大洋,好让咱中央红军的兄弟们不至于饿肚子啊,落款:毛泽东。
杨至成手握毛主席的“借钱凭证”,二话不说,转身就奔向了徐海东那儿。
徐海东瞅了一眼,脸上立马泛红,挠挠头笑道:“哎呀杨主任,我这脑子,真是太不灵光了,早该琢磨到这些的.......”
鲜为人知的是,毛主席给徐海东写借条,其实是在“探底”,看看这位老战友的底牌有多大!
土地革命那会儿,咱们党手里头的两大革命宝地,说来你听听,一个是响当当的中央苏区,另一个嘛,就是大名鼎鼎的鄂豫皖苏区啦!
后来张国焘溜达到了鄂豫皖苏区,一把抓过了军权大印。到了1935年大家伙儿会合时,张国焘瞅着自己手下人多枪壮,心里头就开始嘀咕:“这年头,谁手里枪多谁就是大哥大呀!”
于是呢,张国焘这家伙死活不肯带着队伍往北走,还硬拽着大伙儿往南溜呢!
关键时刻,毛主席二话不说,带着队伍就连夜往北赶,跟张国焘那家伙彻底拜拜了。张国焘这家伙,野心还是那么大,干脆就闹起了“分家”的戏码。
1960年10月,毛主席在中南海跟美国记者斯诺聊了聊。斯诺好奇地问:“毛大爷,您这辈子遇到过啥最憋屈、最暗无天日的时候啊?”
毛主席说:“嘿,那可是1935年长征路上的一段小插曲,咱们在茫茫草地里,跟张国焘那家伙斗智斗勇呢!”
由此可见,那时候可真是惊险得要命啊!
说起毛主席给徐海东打借条这事儿,其实啊,就像是在跟徐海东开个玩笑,探探底儿。为啥这么说呢?那时候,红十五军团还在红四方面军的手底下混呢,换句话说,徐海东那时候的直接老大,得算是张国焘。
嘿,你猜怎么着?在这节骨眼儿上,徐海东一接到那张借条,立马展现了他那铁打的党性,他说啦:“作为一名共产党员,给中央当牛做马那都是应该的!”
接着,徐海东蹦跶到红十五军团供给部部长的面前,笑眯眯地问:“咱兜里还剩多少银子啊?”
供给部长:“嘿,咱这儿还攥着七千大洋呢!”
徐海东大笑一声:“嘿,咱们得给中央送点温暖,五千大洋,走起!”
供给部长苦着张脸说:“哎,这些钱哪够咱们部队买药买东西的,简直杯水车薪啊......”
徐海东嘿嘿一笑,打断了他:“老兄,咱们自己手头都紧巴巴的,再拿出五千大洋,那简直是雪上加霜啊!不过话说回来,你想过没,毛主席都开口借钱了,这说明党中央、中央红军比咱们还兜比脸干净呢!咱就算勒紧裤腰带,也得给党中央送温暖,让他们能在陕北的第一个冬天过得舒坦点儿!”
这位供给部长啊,可是个资深的老党员喽,他突然开窍说:“想当年咱们在陕南那会儿,天天念叨着中央,眼巴巴地盼着中央来...现在手头这几千块钱小意思啦,我马上就去搞定!”
第二天,徐海东扛着5000大洋的“大红包”,乐颠颠地跑到党中央的大本营,往毛主席手里一塞,笑着说:“主席,这钱您收好!”
彭德怀心里那个激动啊,他拍了拍徐海东的肩膀说:“嘿,你那时候送的那笔钱,简直就是冬天里的一把火,暖到心窝子里了!得好好谢谢你这位活财神!”
徐海东嘿嘿一笑,挠了挠头说:“彭司令,您这也太客气了吧!帮您那是我的分内之事嘛。说实话,我倒是想多给您点,可咱们都穷得叮当响,实在是掏不出更多啦......”
毛主席看到徐海东那一手,心里头那个美呀,感动得不行!这事儿,他愣是记了三十多年呢。等到建国以后,毛主席没事就爱提溜起来说:“咱徐海东同志,那可是给革命立了大功劳!想当年,要不是他那五千大洋,事儿还真不好办呢!”
这事儿一完,毛主席和徐海东的革命哥们儿情谊,那是又加深了一层,铁得跟钢似的!
1938年8月份,徐海东那老毛病又找上门来了,只好跑回延安养病。毛主席一听,心里那个急啊,立马大手一挥,批了50大洋,让他赶紧去置办点好吃的,好好补补身子。
这会儿打仗打得正火热呢,徐海东身子骨刚有点起色,就急着想再冲到前线去凑热闹啦!
有一天,徐海东跑去找毛主席,乐呵呵地说:“嘿,主席,我这得赶紧去前线溜达溜达啦!”
毛主席笑眯眯地问:“身子骨硬朗点了没?”
徐海东笑着说:“得嘞,一开打,啥毛病都没了,准好!”
毛主席哈哈一笑:“嘿,你说打仗能治百病,这可是你的独门秘籍啊!行,那咱就这么说定了,你准备好,咱们马上启程吧!”
没过几天,徐海东就屁颠屁颠地跟着刘少奇大哥,跑到新四军那边去报到上班啦!
嘿,你猜怎么着?没多久,这家伙又跟病床“亲密接触”上了!
毛主席心里可惦记着徐海东啦,特意写信去问候他。尤其是“皖南事变”后,听说徐海东身体更不舒服了,毛主席立马写了一封200多字的长信安慰他。信的结尾特逗,就八个字:“安心养病,天塌了我顶着!”
徐海东瞅见那封信,心里一热,眼泪哗哗地就掉了下来。
从那以后,徐海东就成了战场的“编外人员”,专心在家养病。不过,别看他不打仗了,毛主席心里可一直给他记着大功呢!
1955年发勋章那会儿,毛主席亲自点了他的名,说他是排名第二的大将军呢!
徐海东要辞职,周恩来亲自上阵劝他:“这职位嘛,刚刚好,别嫌弃哈。”
这事儿吧,徐海东也只能乐呵呵地认了。
1960年那会儿,徐海东大哥在广州养身体呢,毛主席的家离他就一抬腿的距离。每次毛主席要出门,都会跟司机开玩笑说:“咱开车得讲究个技巧,先从坡上溜下去,快到坡底了再打火,别忘了海东同志是个病号,得让他好好歇着!”
时光荏苒,世事如棋局局新,就算日子一天天溜走,咱们瞧见的,还是毛主席和徐海东之间那铁打不动、杠杠的革命交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