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毕业季,又是一度招聘时。
打开求职软件,一个陌生且吸睛的职位映入眼帘。
这个职位名为儿童成长陪伴师。
之所以说它陌生又吸睛,是因为这个此前从未听说过的职位不仅在这个夏天突然爆火,且收入极其可观。
那儿童成长陪伴师究竟从事哪些工作,这项工作又隐藏着哪些问题呢,今天我们不妨一起来聊聊。
来源:图怪兽
儿童成长陪伴师,顾名思义就是陪伴在孩子身边的老师。
与常规家教不同,儿童成长陪伴师除了完成辅导作业、传授知识的工作外,还要兼顾生活保姆及心理医生的角色。
此工作内容一出,便引发不少疑问:辅导写作业、接送上下学这些都好理解,但生活中大小事也让陪伴师介入,那父母是干什么的......
其实说白了,这项工作就是把父母本该做的工作“明码标价”的外包出去。
来源:微博
我们虽听说过不少奇葩的外包形式,但这方面的外包还属第一次。
那么亲子陪伴,真的可以外包吗?
这个问题对于部分父母而言答案是肯定的。
为了在事业上取得更多成绩,为了给孩子提供更好地物质基础,这部分父母在忙碌中根本没时间陪伴孩子。
但与此同时,他们又想让孩子拥有高质量陪伴,于是“外包父母”也就是儿童成长陪伴师应运而生。
他们相信优质陪伴师所给孩子的陪伴和自己无异,可能效果还会好于自己。于是为了能让孩子得到更优质的陪伴,不惜花费重金。
来源:图怪兽
至此,父母可以安心工作,孩子也有了专人陪伴,一切看上去很是和谐。
但在这种和谐之下,真的没有暗流涌动的危机吗?
我们先从职业属性来看,据了解儿童陪伴成长师目前还未被列入人社部的相关职业目录。
因为缺乏官方认定及行业规范,机构质量参差不齐,于是乎市场上出现了各色各样的陪伴师。
有专业教师,有家政服务人员,甚至还有连基本教育理念都不懂速成培训出来的陪伴师。
试问这种情况,家长如何放心把孩子托付出去。
来源:图怪兽
而从家庭教育的角度来看,当下不少中国家长在教育孩子上都习惯性借助“外援”。
除了这里所说的儿童成长陪伴师,一些王牌教育讲师、家教文化大师都是他们推崇的对象。
就如前几天被推上舆论风口的“家庭教育专家”赵菊英。
其个人账号简介中,“33年资深家庭教育专家、国内首创个性化一对一陪伴成长教育模式、美国正面管教协会认证讲师”等等头衔俘获了大量家长关注。
甚至有不少家长向赵菊英发出邀请,希望她能来家中帮自己教育下孩子。
可在赵菊英应邀家访的视频中,我们非但没看到这位教育专家的高明之处,反而引起阵阵不适。
比如命令孩子亲手砸烂自己的动漫模型、强迫孩子扔掉自己喜欢的小摆件,言语间充斥着贬低、辱骂。
来源:赵菊英个人账号
赵菊英家访的这些视频爆火后,引发全网讨论,大家将她的教育称为“霸凌式教育”。
而随着舆论的持续发酵,这位备受家长尊敬的专家彻底“翻车”。
一个赵菊英走下“神坛”,但背后还有许多赵菊英们。
不难发现,近年来一些所谓的教育专家在社交媒体极为活跃,他们采用比较另类或极端的教育方法吸引了大批追随者。
至于他们的教育方法是否科学是否有效,在一桩桩实例中我们也有了答案。
只是,还有部分家长继续走在这条路上,苦苦寻找那个可以帮自己教育孩子的人。
由此可见,无论是儿童成长陪伴师还是网络上某些所谓的教育专家,其实都从侧面反映出父母育儿责任的“外包”问题,也就是前文所提的“外包父母”。
来源:图怪兽
“外包父母”这一现象的兴起,可以说是社会对教育资源的高要求和父母育儿观念转变的双重产物。
可无论再怎么转变与发展,“外包父母”的陪伴和教育都是亲子关系之外的一种补充,这些外部力量永远无法替代父母。
所以,面对“外包父母”现象,我们必须重新审视自己的育儿观念,找回陪伴孩子成长的初衷。
我们要知道,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父母是绝对意义上的关键人物。
如果作为关键人物的父母将责任外包,那孩子的心理也会随之变化。当有天孩子在情感上不再依赖父母时,家庭功能也就彻底丧失了意义。
来源:图怪兽
父母操劳工作想为孩子提供更好的生活可以理解,但也要明白家庭教育不只是提供物质支持。
孩子真正需要的是父母的爱与陪伴、是父母能够在他们成长过程中给予情感上的支持和引导,这种来自原生家庭的滋养对孩子来说无疑是深远且持久的。
所以,父母功能无法替代,再多的“外包父母”也无法取代父母在孩子心中的地位。
来源:图怪兽
如果你真的爱TA,就请努力完成好当代父母的新课题:
在新的环境下找到工作与家庭的平衡点、不过度依赖外部力量,能够围绕孩子的情感需求和个性发展不断学习使自己成为更好的父母。
文章转载自公益中国网:http://www.pubchn.com/special/show.php?itemid=327
图片已注明出处,如有疑问请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