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鸦片战争还没怎么拼力打,清朝就投降签条约赔钱?

节日时尚装饰 2024-12-22 21:34:10

在历史的长河里,鸦片战争就像一道深深的伤痕,醒目地刻在中国近代的史册中。它可不只是两国军事力量的简单碰撞,更是两种截然不同文明、制度与发展模式的剧烈冲突。这一战,就像一记超级响的警钟,把清王朝长久以来“天朝上国”的美梦给敲碎了,把古老的华夏大地硬生生地拉进了近代化的浪潮里,让它在痛苦和挣扎中开始艰难的转型变革之路。

当我们回头去看这段沧桑的历史,好多疑问就冒出来了:为啥曾经觉得自己是天下中心的清朝,面对大老远跑来而且兵力看起来也没强到哪儿去的英军,却败得那么快呢?是武器装备差得太多补不上,还是背后有更复杂的原因呢?

19 世纪中叶,世界正处在急剧变化的关键时候。西方资本主义列强靠着工业革命的强大动力,在经济、科技和军事等好多方面都有了前所未有的大飞跃。那时候的英国,作为世界头号资本主义强国,可是这波时代浪潮的领头羊。它的工业生产能力蹭蹭往上涨,1840 年的时候,生铁产量有 140 万吨,原煤产量更是惊人,达到 4300 万吨,纺织业等领域也有很多开创性的成果,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比当时其他国家强太多了。科技方面也是成果满满,焦耳发现电热定律、测定热功当量,还有能量守恒定律的确立,都能看出英国在科学研究上的厉害。军事上,英国海军超厉害,有先进的战舰和精良的武器装备,训练有素的军队战术素养高,作战能力强。

再看看清朝,当时还在封建农耕文明的老梦里没醒过来,对外面世界翻天覆地的变化一点都不知道。经济上,封建小农经济还是占主导,生产方式特别落后,近代工业几乎没有,没什么支撑。科技领域就像一片荒地,对西方先进科学技术了解很少,还闹了不少笑话。就像清军统帅林则徐,还错误地以为英国人膝盖不能弯,“一仆不能复起”,这种认知上的大偏差,就能看出清朝在科技和对外认识上有多愚昧。军事装备方面,清军虽说有一些火炮,但跟英军比起来,射程、射速、威力和精度都差远了。而且清朝军队体制僵化,训练方法老旧,战斗力不强,根本没法跟英国的近代化军队比。

东西方这么大的差距,就像一道很难跨过去的沟,为鸦片战争的爆发和清朝的战败早早地埋下了种子。就像马克思说的:“一个人口几乎占人类三分之一的大帝国,不顾时势,安于现状,人为地隔绝于世并因此竭力以天朝尽善尽美的幻想自欺。这样一个帝国注定要在一场殊死的决斗中被打垮……”

鸦片战争的战火在 1840 年 6 月就烧起来了。英军靠着强大的海军力量,在沿海地区想怎么打就怎么打。

战争刚开始,英军先朝着定海进攻。出动了 4000 多人,用先进的战舰和猛烈的炮火,对着定海猛轰。定海总兵张朝发带着水师勇敢地迎战,可两边武器装备差得太多了,清军的岸防炮根本伤不了英军战舰。激战的时候,张朝发被英舰击中左大腿,当天晚上就牺牲了。定海很快就沦陷了,这一败就像给清朝统治者一个大耳光。

紧接着,英军又盯上了虎门。广东水师提督关天培亲自带着清军守虎门各个炮台。战斗中,关天培特别英勇顽强。他带头冲锋,和英军拼死搏斗,好几次击中英舰,可英军炮火太猛了,各个炮台陆续被攻破。关天培受了重伤,全身几十处伤口流血不止,还坚守阵地,最后壮烈牺牲。英军拿下虎门后,乘胜追击,又攻克了乌涌炮台等好多防御工事,湖南提督祥福等好多清军将领也在战斗中牺牲了。

在后面的战斗里,英军接着往北打,发动第三次厦门之战。金门镇总兵江继芸指挥清军拼命抵抗,清军用岸炮还击,击沉、击伤英舰 6 艘,还连续打退敌人 5 次进攻。但是英军靠着兵力和装备的优势,最后还是冲破了清军防线。右翼阵地丢了之后,江继芸和剩下的士兵也不退缩,跟英军近身搏斗,最后受了重伤,投海自尽了。

英军攻破厦门后,马不停蹄地往北进浙江,又来打定海。寿春镇总兵王锡朋、处州镇总兵郑国鸿、定海镇总兵葛云飞带着清军顽强抵抗,连着 5 天打退英军进攻。可英军很快调来了增援部队,分三路对着定海更猛进攻。在这场惨烈的战斗里,葛云飞、王锡朋、郑国鸿三个总兵同一天战死,他们手下的 5800 名守军也差不多全没了,定海又落到英军手里。

然后,英军攻打镇海,清军在战斗中被三面围攻,差不多全被消灭了。狼山镇总兵谢朝恩在战斗中中弹牺牲,两江总督裕谦看大势已去,跳水自杀了。之后,清政府虽然调了援军反攻,可因为指挥乱套,各部队配合不好,再加上英军火力强,三路进攻都失败了,清军只能败退。

1842 年 5 月,英军从宁波、镇海撤出来后,又分三路进攻乍浦。乍浦海防同知韦逢甲、乍浦副都统长喜等好多清军将领在战斗中英勇战死,乍浦也沦陷了。

1842 年 6 月,英国舰队气势汹汹地来到长江口,带着大小船只一百多艘、陆军一万多人,大规模进攻吴淞。江南提督陈化成带着部队死守西炮台。战斗中,陈化成指挥清军顽强抵抗,给英军造成了一些伤亡。可英军靠着强大的舰炮火力,最后还是攻破了炮台。陈化成和他的部下全都战死了,金山营游击韦印福、千总钱金玉等好多清军将士也在战斗中牺牲了,上海也跟着沦陷了。

在整个鸦片战争过程中,清军也不是没抵抗。好多清军将领和士兵都特别勇敢,为了保卫国家和领土,不惜流血牺牲。可英军在武器装备、军事战术和海权掌控上都占绝对优势,这优势对清军来说,就像高维度文明的打击。英军战舰能在沿海随便跑,想打哪儿就打哪儿,清军因为没有有效的海防力量和机动能力,只能被动挨打,到处设防但到处都薄弱。就像古人说的:“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在这场实力差很多的较量里,清军在“器”上不行,在战争里就特别不利。

英军在鸦片战争里用的武器装备,那可是当时世界顶尖的。战舰又高又结实,装了好多火炮,射程远、射速快、威力大还准。比如说,一艘英军风帆战舰一般能装 80 门炮,去掉船头船尾的,一侧火炮也能有 35 门。战斗的时候,英军能借着战舰灵活机动,很快调整位置,远远地对着清军炮台和阵地猛轰,给清军造成很大杀伤。而且英军火炮在制造工艺、炮弹种类和射击技术上都有很大优势,能有效摧毁清军的防御工事和军事设施。

相比之下,清军的武器装备就太落后了。清军虽然有一些火炮,但大多是传统的旧火炮,射程、射速、威力和精度都比不上英军。清军火炮制造工艺粗糙,炮弹种类单一,射击技术也差,很难对英军战舰构成真正的威胁。海战的时候,清军战舰更没法跟英军先进战舰比。清军战舰大多是木质帆船,个头小,装的火炮少还质量不好,在机动性和火力上都差太多了。陆战的时候,清军武器主要是冷兵器和旧火器,像刀、枪、弓箭还有鸟铳这些,面对英军先进的火枪和火炮,根本不经打。就像在镇江战役里,英军攻城的有 7000 人,清军守城的才 1500 人。虽然清军将士很勇敢地抵抗,可因为武器装备差太多,最后也挡不住英军进攻。

清朝的军事制度在当时已经僵化腐朽了,不适合近代战争的要求。清朝军队主要是八旗兵和绿营兵,八旗兵早就没了以前的锐气,整天养尊处优,战斗力不行。绿营兵虽然人多,可长期没好好训练和管理,纪律松弛,作战能力也有限。而且清朝军队指挥体系有大问题,指挥层级多,决策慢,在战争里很难快速做出正确反应。

战略战术方面,清朝也很落后。清军没有近代化的战略思维和战术理念,还是用老一套作战方法。面对英军进攻,清军老是用被动防御战略,把大量兵力分散在各个沿海城市和据点,想靠层层设防挡住英军进攻。可这种分散防御战略让清军兵力集中不起来,还容易被英军一个一个打败。战术上,清军没有协同作战的意识和能力,各部队经常各打各的,没法形成有效的战斗力。就像英军进攻定海的时候,清军虽然在定海周边部署了一些部队,可因为配合不好,被英军一打就败了。

英军用的是先进的战略战术。英军充分发挥海权优势,用灵活机动的战略,专挑清军防御弱的地方打。英军进攻前都会仔细侦察和收集情报,制定详细的作战计划。战斗的时候,英军注重各兵种配合,战舰、火炮、步兵等各兵种紧密合作,形成很强的战斗力。就像英军进攻沿海城市的时候,一般先让战舰火炮对着清军炮台和阵地猛轰,把清军防御工事和火力点都毁了,再派步兵登陆作战,很快就能占领城市。

清朝的政治体制是封建专制制度,在当时已经严重阻碍国家发展进步了。清朝统治者高高在上,啥都不知道,对外面世界的变化一点都不了解。决策的时候,清朝统治者经常自己说了算,没有民主决策机制和程序,很容易出错。而且清朝官场腐败特别严重,各级官员贪污受贿、中饱私囊,这严重影响政府行政效率和军队战斗力。就像鸦片战争的时候,清朝一些官员为了自己捞好处,还和英军勾结,出卖国家情报和利益,这种腐败行为让清朝的抵抗力量大大削弱。

清朝社会结构是以封建地主阶级为核心,广大农民在社会底层,被封建地主阶级残酷剥削压迫。这种社会结构让社会矛盾很尖锐,农民起义经常发生。鸦片战争的时候,清朝不光要对付英军的侵略,还要处理国内农民起义的压力,在战争里就很难集中精力和力量抵抗。而且清朝为了维护封建统治秩序,对人民进行严格的思想控制,限制人民的创造力和积极性,让整个国家都没什么创新和发展的动力。

鸦片战争之前,清朝对海权几乎没概念。清朝长期闭关锁国,把海洋当成天然的屏障,不重视海洋权益。清朝虽然海岸线长,港口多,可没建立起强大的海军力量来保卫国家海洋权益。军事战略上,清朝重点在陆地防御,对沿海地区防御不重视,沿海地区防御设施差,军事力量弱。

英国可是海洋强国,有强大的海军力量和先进的海权意识。英国通过长期海上扩张和殖民掠夺,建立了庞大的海外殖民地和贸易网络,海军舰队在世界各大洋都能横着走。鸦片战争里,英国充分发挥海权优势,用海军舰队封锁、攻击和骚扰清朝沿海地区,切断清朝海上贸易通道,让清朝孤立无援。就像英军能靠着海军舰队的机动性,在沿海随便跑,想打哪儿就打哪儿,清朝因为没有有效的海防力量,只能干看着英军在沿海胡作非为。

鸦片战争的战败,对清朝甚至整个中国社会影响太大了,就像一场大地震,彻底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轨迹,开启了中国近代长达百年的苦难和屈辱历史。

《南京条约》的签订,成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就像一道沉重的枷锁,套在中国人民脖子上。按条约规定,清朝把香港岛割让给英国,这是中国领土主权丧失的开始,严重损害了中国的国家尊严和领土完整。香港岛割让,不只是让中国丢了一块重要战略要地,还成了英国进一步侵略中国的跳板。

除了割地,清朝还得给英国赔 2100 万银元。这笔大钱,对本来就财政困难的清朝来说,更是雪上加霜。为了赔这笔钱,清朝政府只能使劲搜刮剥削老百姓,让社会矛盾更尖锐了。赔款也让清朝经济陷入困境,严重阻碍了中国近代化进程。

还有,《南京条约》规定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等五个地方为通商口岸,允许英国在这些口岸设领事,协定关税等条款。这些条款一实施,中国贸易主权就被严重侵犯了,中国海关自主权没了,对外贸易被英国等列强控制了。中国经济慢慢变成列强经济的附庸,国家经济安全受到很大威胁。

鸦片战争前,中国社会是个独立的封建国家,虽然已经有资本主义萌芽了,但封建经济还是占主导。可鸦片战争战败后,中国社会性质彻底变了,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政治上,中国主权被列强严重侵犯,清政府慢慢变成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列强在中国划分势力范围,扶植代理人,干涉中国内政,中国政治独立被严重破坏。经济上,中国封建自然经济开始解体,资本主义经济在中国开始发展,但这发展是在列强控制压迫下进行的,中国经济发展被严重限制。社会文化方面,西方文化和思想开始传到中国,冲击中国传统文化和思想,中国社会文化开始有很大变化。

鸦片战争战败,就像一声响雷,把沉睡的中国人民震醒了,激发了中国人民的民族觉醒意识。中国人民开始明白,中国面临严重民族危机了,必须起来抵抗,救亡图存。

鸦片战争后,中国一些有见识的人开始找救国救民的路。林则徐、魏源等思想家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想法,主张学西方先进技术,抵抗列强侵略。这个想法一出来,就标志着中国近代思想觉醒了,给后来的洋务运动打了思想基础。

然后洋务运动兴起了,洋务派主张学西方科学技术,引进西方机器设备和生产技术,办近代企业、新式学堂和近代海军,想通过学西方让中国自强求富。虽然洋务运动因为没触及封建制度根本等原因最后失败了,但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中国近代化进程,培养了一批近代化人才,为中国近代化事业做了重要贡献。

洋务运动后,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发起戊戌变法运动,想通过政治改革实现中国君主立宪制度,挽救民族危亡。戊戌变法运动因为遭到封建顽固势力强烈抵制等原因只持续了一百天,但传播了西方政治思想和文化,促进了中国人民思想觉醒,给后来的辛亥革命打了思想基础。

最后辛亥革命爆发了,推翻了清王朝统治,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帝制,建立了中华民国。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伟大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让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为中国民主革命开辟了道路。

0 阅读: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