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提示】老子太难了,布道者太难了,这也是我长期困惑的问题之一。老子总是在说他说的道理实际上很简单,但执行起来要想真正落地却很不易。怎么到了这里“执大象,天下往”——始终被人解释为“大道大象大纛一挥,天下响应者云集影随,这是怎样的一呼百应,风吹云动的壮阔景象啊?直到有一天,我突然发现所谓“往”并不是奔大道而来,而是离大道而去。这样的事每时每刻都在发生,直到今天人类离开大道越来越远了,几乎与道背向而驰了。真可谓“大道废,连仁义也不要了;人类计谋百出,殚精竭虑,始终如一在做的似乎只有一个这件事——作伪:遍地是大伪。”
【视频版】
【文字版】
一天一分钟,一句道德经。今天我继续给大家分享老子道德经第三十五章试着用现代话改写一下。
首先是文本。
‖真经原文‖
执大象,天下往。
乐与饵,过客止。
‖注‖
往而不害,照旧安平太。
‖解‖
道之出口,淡乎其无味。
视之不足见,
听之不足闻,
用之不足既。
所谓“真经原文”,这是我的基本观点和最重要的成果之一。我认为真正的所谓“道德经”是一部老子家族传承下来的古老经典,他是经过长达近万年的人类早期的文明不断磨砺的三字三字为一句,上下两句为一组的。这一组和“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一样经典。
所谓“注”就是古人惯用的正文后面加两行小字。
所谓“解”就是抛开具体的文本注释而对整个章节做的解释。
【不充说】
掌握了一些道的基本概念就要出去大肆宣讲,那会吓跑很多很多人的。人们宁愿去路边的烧烤篝火晚会寻求感官刺激,也不愿意去听一句你讲的空洞的大道理。
为什么出现这样尴尬的局面?
为什么形成这样糟糕的情形?
因为,“道之出口”,本是“不言之教”的“圣人之道”,噗一出口,就变成了“口舌之说”。“道可道,非常道”,你说出来的道未必就是真正的道,况且你说出来的道一定不会是道的内涵的最核心最本质的规定性——那是一个永恒绝对无限终极纯粹抽象的存在,又怎么可能张嘴就能说明白呢?
所以,你说出来的道一定是大象:大概的抽象的空洞的理论或概念的堆砌。语言干瘪,空洞寡淡,索然无趣,谁人会耐着性子听你瞎掰胡扯?
况且,道本来就是看不见听不见的,无形无相,无影无踪,惚兮恍兮,恍兮惚兮。道恒,就是道是无限永恒绝对终极纯粹抽象概念的最核心最本质的规定性。道无,就是说道是看不见听不见嗅不出尝不到摸不着的无形无相无影无踪的存在。这样的道如何使人相信存在始终是布道者面临的一大难题。
还有更重要一点,道看起来是没啥用处的。人类总是急功近利,喜欢立竿见影,马上见效的,但道做不到。后世的道士为了解决这个尴尬的局面,就发明了很多小把戏来应付这种局面。
当有人问你“你有道,你做给我看看”吧,
为了应付这样的当面质问,道士便修炼出各种小把戏,术,类魔术,用于现场表演,以使人们相信,道是存在的,大道是有用的,大道是能够改变人类未来的。由此,道术,层出不穷,日日推陈出新,日新月异,成为后来的道教的重要组成部分,当然,所谓道术也不全都是为了表演给人看的,也有很实用的,立竿见影的,马上见效的,可以捉邪,治病,驱……
同时。你也不用担心,很多人离开,做鸟兽散,并不会构成对大道的伤害也不会构成对整个人类社会的伤害,大道并不会因为人们信或不信有一丝一毫的改变,人类社会也不会因为那些散去的人们而改变。就总体而言,人类社会还是按照天道的大致轨迹,参杂着人道的冲突企图干预的累积,就会成为安宁和谐太平的美好社会。
#头条晒图大赛#
#冬日生活打卡季#
#我在岛屿读书#
#学校未责罚质问不修宿舍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