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明朝的覆灭也是很值得人们叹息的,尤其是崇祯帝勤勤恳恳想要挽回大明,最后却依旧无济于事让人痛心不已。
但是在这可能有人说了,在百年前他们的先祖朱棣就为后世的子孙留下了一条后路,为什么崇祯在危难之际没有选择这条路,最后落得一个煤山自尽的下场。
一、两京制度可以说当年的朱棣确实是很有远见,他给子孙后代留下一条后路。在朱棣当上皇帝后就有了迁都的想法,为了能够成功地迁都朱棣也是做了很多的准备的。
但南京毕竟是当年朱元璋定下的都城,于是朱棣就推出了两套政治班底,也就是历史上出名的——两都制度。在南京和北京都有两套完整的政治系统,当然这也并不是历史独一份。早在西周时期就有了这样的“两京制度”。
当年朱元璋是在南方起事的,朱元璋最初就是依靠着长江流域兴起的。在这不得不说的是朱元璋也是历史上唯一一位从南方向北方统一并且成功的。因为中国地势的原因,在历史上北伐都是很艰难的,朱元璋不愧为得位最正的皇帝。
朱元璋当年在应天称帝的时候就曾经说过要将应天当成是南京的陪都。早在朱元璋还未逝世的时候他就动了迁都的念头,其中就有开封、长安、北平等几个选项。但这还没有确定迁都朱元璋就因为失去马皇后、朱标两人身体开始变差,迁都一事也不了了之了。
在朱棣登基后就将这件事重新提上纲程,首先朱棣本身就是想要迁都的,众所周知朱棣在被封为燕王后,一直都是待在北平的,对于朱棣来说北平就是他的龙兴之地,再加上早年朱元璋也有这个想法,正好就趁机堵住大臣们的嘴。
南京虽说在迁都后,在政治和军事方面比不上北平,但是他也有自己的得到之处——经济发达。江南一直都是一个经济发展的中心,所以若是在摒弃了北平的情况下,南京未必不是一个好的首都。
二、为何不走其实回望当时的情况崇祯还是有路可以走的,只要他离开了北京去南京还是有翻盘的机会的,毕竟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后金作为游牧民族一直都是在马背上度过的,他们对于水战并不熟悉。
同时南京可以以长江为天堑进行防守,众所周知长江向来都是易守难攻之处,但凡是让一位有能力的将领驻守,守住不成问题。在这就引出了一个后世都不理解的问题——崇祯为什么不走?
对于两京制度他不是不知道,并且南京也有一套完整的政治体系,为什么不逃到南京后东山再起,而是要选择固守北京。其实并不是崇祯不想走,而是对他来说他已经走不掉了。
说起崇祯皇帝后世总是会很感慨,并将他称为是历史上最有骨气的皇帝“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在他的身上就体现了出来。
在这就来说说为什么崇祯不离开,就像是上文说的,他已经走不掉了。众所周知在崇祯执政的这些年中人员调动十分频繁,可以说很少有一个官员能够在一个位置上呆很久的。
在朝堂上的大臣们还好说,尤其是前线,临阵换帅一直都是兵家大忌。但是大明的官员们却像走马灯一样,被杀的被杀、被贬的被贬。官员的不稳定给整个国家政治和军事带来了巨大的影响。
以至于到了最后崇祯皇帝不再相信任何一个官员,同理皇帝不相信官员,大臣们也不相信皇帝,双方之间连最基本的信任都没有,这样的君臣要如何治理国家?
众所周知在崇祯自尽之前就曾经说过,大明和自己之所以会落得今天这个地步正是因为大臣害了自己。在这其中的大臣是不是指东林党就暂且不说了,能得到的是崇祯对大臣已经是失望透顶了。
就算是有人说能够帮助崇祯力挽狂澜,崇祯也不会相信了,所以在崇祯看来即使是前往南京也不过是苟延残喘,最终还是要走向覆灭的。
其次就是当前外界的局势也很不容乐观,农民起义接踵而来,从最开始的陕西王二到之后的李自成、张献忠还有女真,内忧外患。在北京的时候崇祯就要面对如此多的势力,若是等他到了南京其所要面临的就更多了。
南京势力众多,并且其中很多和朝廷并不是一条心,其中坐镇荆襄之地之地的左良玉,手中有近十万兵马,但是人家根本就不想管大明的事情,早就占山为王了。
还有在福建的郑芝龙也属于一个观望的阶段,若是崇祯南下后,这些势力不能和崇祯站在一起反而将枪口对准崇祯,这不是自掘坟墓吗,换了一个地方死。又有什么意义呢?
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崇祯自己也不知道,这些势力会不会支持自己,不知道他能不能收复这些势力。面对这些未知的困难,崇祯也有一种破罐子破摔的想法。
崇祯怎么说也是一个皇帝,之前宋朝的事情才过去多久,他也不想将自己弄得太掉价。所以不到万不得已的地步,他是不想离开北京的,更何况在他的心中还是有一丝期盼的,期盼孙传庭等人能够取得胜利,这样就可以挽回大明了。
身为一个皇帝,当年朱祁镇被俘的时候大臣们都尚且没有放弃北京,今天自己若是放弃了北京不就是将祖宗的基业放弃了,北京沦陷自己还有什么资格存活于世。
三、亡国之君纵观崇祯的一生也是很可悲的,自身能力不足,但是留给他的却是已经摇摇欲坠的大明,即使是当年朱元璋、朱棣在世都很难挽回大明的劣势,更不要说崇祯了。
当然对于崇祯的努力是历史公认的,他不仅努力并且还勤政,历史上能够和他的勤政相比较也只有后世的雍正帝了。
但是治理国家并不是努力和勤劳就可以的,治理国家所需要的还有政治手段,为君之道。不过也正是因为崇祯的勤勉与节俭,让他即使是一个亡国之君,但在历史上的评价还是很好的。
纵观中华几千年的封建历史,但凡是亡国之君哪一位不是饱受谩骂,只有崇祯是其中的一股清流。就像是后世所言的,大明王朝早在万历、天启之际就已经开始腐败了,崇祯接手的就是一个烂摊子,并且还是他没有办法拯救的烂摊子。
不仅是外面有农民起义有虎视眈眈的后金,其朝堂内部也是党争不断的,同时还有自然灾害的侵蚀,天灾人祸样样齐全,崇祯几乎是没有翻盘的可能性。
结语当然崇祯在执政期间也做出了许多错误的决策,加速了大明的覆灭,最后落得一个自缢的下场,一个泱泱大国就这样宣告覆灭,可怜又可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