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方出台3轮管制后,欧美才发现,战略物资全被中俄“抢了”?

雷湘世界 2025-02-23 05:24:56

中国商务部自去年底开始实施了3轮,对美国出口一系列关键材料的管制,令美国企业和军工机构如临大敌。要知道,美国可是世界上,能源和战略资源的最大消费者之一。

【中国管控物项出口】

自从特朗普政府高调提出“能源独立脱钩”政策后,美国的企业家们就开始了追逐自给自足梦的旅程,但这条路比想象中的要复杂得多。建立独立的供应链远非易事,尤其是当高昂的成本,成为翻不过去的大山时。

尽管美国媒体反复强调,美企并未受到这些出口限制的实质影响,可能源价格持续上涨的事实却不容忽视,对军工产品的影响更是不言而喻,甚至一些产品的价格已经在翻番。

不仅如此,地缘政治博弈的另一重要参与者——哈萨克斯坦,也在悄然改变着国际铀市场的版图。作为世界上最大的核反应堆用金属生产国,哈萨克斯坦正将更多的铀,输送到俄罗斯和中国的仓库中。

【铀】

去年年底以来,哈萨克斯坦铀矿的开采格局,经历了一次显著调整。随着俄罗斯公司的退出,中国的企业迅速接盘,重塑了该国对外核反应堆用金属出口的基本格局。

要知道,哈萨克斯坦在全球铀市场上可是个重量级玩家,占到了全球铀材料总产量的45%。而现在,其中70%的产品流向了俄罗斯、中国及本国企业,留给美国、法国、英国和加拿大这些进口大国的份额则少得可怜。

而正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西方国家的“安全供应”成了热议话题。对这些国家而言,铀不仅是化工和核能领域的关键能源,更是一种战略保障,因为它的需求稳定且难以长期囤积。

【稀土矿产资源】

英国《金融时报》声称,中俄合作正在“抢走”原本,应该供给西方国家的铀资源,使得这些国家在全球核材料市场上的地位岌岌可危。

与此同时,美国CSIS研究中心的报告显示,中国与俄罗斯已在矿产开采、矿山勘探、铀材料加工和供应链领域形成了深度绑定,并迅速扩大了在哈萨克斯坦境内的铀矿开采权。更让西方感到不安的是,俄原子能公司和中国企业,控制着全球60%以上的商业铀浓缩生产能力。

但其实不难发现,西方媒体如此大张旗鼓地炒作这个话题,其实有两个目的:一方面是制造“能源恐慌”,希望更好地掌控舆论,夸大供应危机;

【炒作中国“扩充核战备”】

另一方面则是配合美国关于中国“扩充核战备”的炒作,将焦点集中在中俄两国。然而,真实的情况是,全球铀供应并没有短缺,只是在精炼领域里,中俄的存在感更加强烈。

如今,美国在稀有元素生产方面处于困境之中,几乎无法复制中国的优势。建立起自己的稀有金属生产线,对于美国企业来说,是一次昂贵的赌注。

而在这个全球竞争激烈的舞台上,如何维持竞争力,又成为了摆在美国决策者面前的新考验。因此,一些美国企业开始尝试与中国展开谈判,寻求打破能源管制带来的桎梏。

0 阅读:288

雷湘世界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