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农村部原部长唐仁健被提起公诉,受贿金额特别巨大

中国网三农 2025-04-17 14:12:53
2025年4月17日,最高人民检察院发布通报称,农业农村部原党组书记、部长唐仁健涉嫌受贿一案调查终结,经最高人民检察院指定,由吉林省长春市人民检察院审查起诉。日前,长春市人民检察院已依法向长春市中级人民法院提起公诉。

案件信息显示,唐仁健曾历任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常委、自治区政府副主席,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兼办公室主任,甘肃省委副书记、省长,农业农村部党组书记、部长等多个重要岗位,掌握大量政策资源与人事任命权。检方指控其在上述职务任期内,利用职务便利以及职权、地位形成的便利条件,为他人谋取利益,非法收受巨额财物,受贿金额“特别巨大”。

根据公诉机关披露的材料,唐仁健在任职期间,多次利用其对农业政策审批、人事推荐、专项资金分配等关键环节的影响力,接受企业主、地方官员等请托,非法收受财物,严重违背党纪国法。案件细节还表明,唐仁健将部分非法所得通过亲属、下属、企业壳公司等方式掩饰转移,手段隐蔽,性质恶劣。

检察机关在审查起诉阶段,依法告知了唐仁健的诉讼权利,并依法听取其辩护人意见。公诉书认为,唐仁健身为国家工作人员,理应带头廉洁奉公,却以权谋私,严重损害党和政府形象,破坏政治生态,应当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

唐仁健是近年来落马的又一位正部级高官,其案件在政界引发广泛关注。专家指出,从唐仁健案中可以看出,权力集中领域若缺乏有效监督与制衡,极易滋生腐败。尤其是在涉农、财政、地方经济等资源密集的领域,建立更加严格的资金审批、干部任用与项目监管机制,是防止“塌方式腐败”的关键。

目前,案件正在进一步审理过程中,法院将依法公开审理并择期宣判。舆论普遍期待,司法机关能够依法严惩贪腐行为,释放反腐“零容忍”的强烈信号,推动干部廉洁从政常态化、制度化。

此次对唐仁健的查处,再次表明中央反腐败斗争的坚定决心和持续力度,也体现了对权力运行全过程、全链条监督制约体系的不断强化。公众呼吁,应持续推动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加大对重点领域、关键岗位的监管力度,构建“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长效机制,为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打下坚实基础。

0 阅读: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