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蚂蚁消费金融摊上大事了!成立才不到四年,这家曾经被认为是消费金融行业“顶流”的公司,居然被罚了140万元,理由还是公司治理、风控、贷后管理等一系列问题。说起蚂蚁消金,你可能最熟悉的就是花呗和借呗了吧?这些年,它们帮助了不少人提前消费,但也因为暴力催收、逾期罚息等问题备受争议。现在呢,越来越多的坏账开始浮出水面,不良资产都被打包甩卖了,这背后到底发生了什么?
【事件经过】

3月28日,国家金融监管总局发布了一条处罚通知,把蚂蚁消费金融直接推上了热搜。通知里说,蚂蚁消金因为“公司治理不完善、风控独立性不足、贷后管理不到位、委外催收管理不到位”等问题,被罚款140万元。除了公司本身,时任信贷风险管理部的孙鹏也被点名了,理由是贷后管理和催收工作不到位,最终被给予“警告”处分。
这事一爆出来,很多人都感到震惊。毕竟,作为蚂蚁集团旗下的消费金融公司,蚂蚁消金可是行业里的“头牌”。它成立于2021年6月4日,刚开始的时候风风光光,而且是持牌经营,带着“正规军”的光环。然而,短短不到四年时间,它就因为合规问题被罚,这确实让人有点意外。
蚂蚁消金的业务核心,就是承接蚂蚁集团的花呗和借呗。这两个产品可以说是人人皆知,花呗让你“先买后付”,借呗则是你缺钱的时候可以直接借款,方便是方便,但也因为过度营销和催收问题引来了不少争议。

翻一翻数据,蚂蚁消金的体量确实不小。截至2024年上半年,它的总资产已经达到了2715.95亿元,负债总额也高达2477.23亿元。短短半年时间,资产和负债都增长了10%以上。而且,业绩还不错,光是2024年上半年,就赚了9.25亿元,比去年同期翻了一倍还多。但这些光鲜数字的背后,却隐藏着不少问题。
花呗和借呗的暴力催收问题,这些年已经成为消费者投诉的重灾区。根据黑猫投诉平台的数据,截止到今年3月31日,花呗和借呗的累计投诉量超过了17万条,光是最近30天就新增了7000多条。投诉内容五花八门,有人说被催收公司骚扰,每天换号打电话;有人说催收威胁恐吓,甚至跑到家里去找人;还有人抱怨催收公司把通讯录里的亲戚朋友都骚扰了一遍,让人苦不堪言。
还有一个用户的经历特别让人无语。他因为家里出了事,经济状况变差,导致花呗逾期了。他说自己主动联系支付宝客服,想协商分期还款,可对方不同意,最后外包催收公司天天打电话骚扰,甚至还跑去他的户籍地村委会“告状”。这样的操作,换谁都觉得太过分了吧?

除了催收问题,罚息高也是一个大槽点。有用户投诉说,他欠了借呗2.8万,逾期后罚息高达4500块。他想商量着每月还1500,可客服不答应,最后第三方催收介入,让他更加无奈。
这些乱象的背后,离不开坏账的压力。自2024年以来,蚂蚁消金已经三次处置不良资产。今年2月,它甚至把未偿本息总额达5.81亿元的消费贷打包挂在了银登中心,直接甩卖。这些不良资产涉及近4万名借款人,逾期时间平均超过一年,最后的起拍价只有5000万,相当于不到1折。
更让人意外的是,在花呗、借呗的资金链条里,还有一家银行的存在,那就是江苏银行。作为资金提供方之一,江苏银行不仅帮忙放款,还参与了用户的信用评估和风险控制。通过蚂蚁的流量入口,江苏银行的个人消费贷款业务实现了快速增长。2017年它的贷款余额只有584.8亿元,而到了2024年,这个数字已经飙升到了3009亿元。
但伴随着规模的扩张,江苏银行的坏账问题也变得越来越严重。截至2024年6月,它的个人贷款不良率已经接近1%,比之前高了不少。为了应对坏账压力,江苏银行也是一边核销一边甩卖不良资产。今年2月底,它在银登中心连续挂出了四批个人不良贷款,总金额高达70.9亿元,起始价只有3.47亿元,折扣力度堪称“骨折”。
虽然蚂蚁消金和江苏银行的合作让双方都赚了不少,但坏账的风险也在逐渐暴露。尤其是花呗和借呗这样的互联网信贷产品,本身就存在一定的风险,靠着超前消费崛起的商业模式,能走多远,还真不好说。
总之,从合规问题到催收风波,再到坏账攀升,蚂蚁消金的风光背后,确实有不少问题需要解决。等到这些问题集中爆发的时候,谁来埋单,恐怕是个更大的问号。
说起蚂蚁消金被罚的事儿,网友们可没少发表意见。有些人是看热闹的,有些人是真有苦衷的,还有一些人光是吐槽就能让人笑出声。
有网友说:“花呗和借呗的套路真深!一开始给的额度一点点,等你用了几年,额度蹭蹭地涨,结果一不小心还不上的时候,催收电话就来了,打得比我妈还勤。”还有人跟着附和:“你妈打电话是关心你,催收打电话是盯着你的钱包,差得远呢!”
也有人直接吐槽催收的骚扰手段:“我欠了钱没错,但催收天天打电话到我公司,这不是让我社死吗?上次还把电话打到我领导那,害得我被批评了一顿,真是服了!”另一个网友接着说:“你这还算好的,我直接被催收找上门了,敲门那声音比快递员还勤快,开门还问我‘什么时候还钱’。我这日子过得比电视剧还狗血。”
当然也有不少网友对这次的罚款表示不满:“才罚140万?对于蚂蚁这种大公司来说,不就是毛毛雨吗?人家赚的钱都不知道翻了多少倍了,这罚单根本不疼不痒吧?”有网友马上补刀:“对啊,蚂蚁消金一天赚的钱估计都比这多,罚款就像扔个硬币一样轻松。”
不过也有一些网友站在消费者的角度,说出了自己的无奈:“我也不想欠钱啊,可是生活压力太大,家里生病、孩子上学,这些钱不是想借,而是不得不借。结果还不上,就被催收搞得身心俱疲。这种情况谁管管?”另一位网友显然对花呗和借呗的利息很有意见:“我算过了,我借的利息加起来能买一部新手机了,这是真想把人榨干啊。”
也有少数网友站在平台的角度,觉得催收这事也不能全怪平台:“说实话,借了钱总得还吧?平台也是为了把钱追回来。我不是替他们说话,只是觉得还是自己消费得量力而行,别过度了。”这种观点很快被其他网友怼了回去:“消费是我自己的事,但催收骚扰亲戚朋友就过分了吧?欠钱不等于可以骚扰别人,这种行为一点底线都没有!”
还有人看得更加透彻:“平台赚得盆满钵满,最后坏账了,就把不良资产打包甩卖。哎,这账最后还是普通人埋单啊。你看,那些银行不也一样,坏账那么多,最后亏的还不是大家的钱?”
更有网友调侃:“借呗这利息高得有点离谱啊!我最近发现,借钱的速度是飞速到账,但还钱的速度是我兜里钱飞速出走。用它借钱,真是借一天穷一天。”另一位网友不忘加句:“那你还不赶紧还清!不过还清了也别急着销户,没准以后缺钱了还得用上呢。反正,蚂蚁消金是不会缺客户的。”
看完网友们的吐槽,感觉这件事不仅让人觉得无奈,还透着点心酸和搞笑。说到底,不管是公司被罚,还是用户被催收,背后都有一堆复杂的原因。花呗和借呗一边让人提前消费,一边又让人背上不小的压力,实在是让人又爱又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