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应该要追求“美”,但华晨宇的很歌曲,它们都是“反美学”的

吴之二 2018-11-27 18:19:37

音乐是艺术品,可以超越语言的藩篱,是理性和感性的完美结合。按常理来说,音乐应该要追求“美”。但是,华晨宇的许多歌曲,它们是“反美学”的。

“反美学”并非指“丑、难听”,而是不以“美妙动听”为目的,是以表达自我为追求。比如出道时的《无字歌》、快男城堡里疯狂弹唱的《小星星》、人声实验《癌》、歌手版《假行僧》等等……华晨宇这些歌怪异、暗黑、痛苦,令人寒毛直竖,呼吸困难,夜深人静时根本不敢听。

作为大陆歌手唯一能在鸟巢连开两场个唱的实力派,在这样盛大的场合,华晨宇居然演唱了《癌》,用疯狂黑暗的五分钟折磨了九万人的耳朵。如尚雯婕当年所说:华晨宇是个天才,他天生会用音乐表达情绪。

有的人表达情绪是靠说话,有的人靠画画,有的人靠跳舞,有的人靠写作。而华晨宇跟外界沟通的途径,则是音符,因为他自诩是一个“词汇量匮乏,嘴巴很笨”的人。但是,他对音乐的色彩有着极其敏锐细腻的感知,哪怕同一首歌,也可以根据环境和心境的不同而唱出不同的情绪。例如愤怒版《异类》和甜爱版《异类》。

华晨宇的唱法,和一般流行歌手不太一样,学院派出身,却处处反学院派的常规。他天生金属嗓,音色变化无穷,为了追求最美的音色而经常刻意使用不科学的发声方式。天赋异禀,开口就能飚到high C。音域可以横跨三个八度而音色仍旧能保持高度统一。他明明可以吟唱空灵的海豚音,却偏好使用大量的摇滚风格撕裂音。拥有能吻死人的肺活量,喜欢唱长而直的可怕高音,如《春》、《南屏晚钟》。

华晨宇对嗓子的运用极为出色,有时候简直“不像人类”,而是“肉身乐器”,如《白痴》里哥特风格的吟唱和恐怖的嘶吼,如《新世界》里用人声模仿陶笛。

对于被“柔美舒缓”的芭乐口水歌惯坏了耳朵的普罗大众而言,华晨宇的某些歌就像在“鬼吼鬼叫”。事实上,华晨宇的厉害就在于,外行人根本听不出他在什么地方用了什么技巧,他的演唱早已经超越了炫技的层面,酣畅淋漓地诠释情感,带领观众进入歌曲的情境之中。

华晨宇确实不擅长说话,但他唱的每一首歌都是一个故事,每一个ending,都像电影画面。

1 阅读:22

吴之二

简介:一个有着无节操娱乐精神的大杂烩 结交没节操的基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