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不当驸马,王献之宁可自残双腿,公主的一句回复,却令他崩溃

马谡聊谈历史 2024-08-22 01:21:59

“恭喜恭喜,你被皇上看中了,想让你娶他的女儿。”

“开什么玩笑?我都这么大岁数了。”

“千真万确,是皇上派我来提亲的。”

“求求你,饶了我吧,只要能不当驸马,我愿意给您送礼!”

……

这真实的一幕,发生在唐宣宗大中十一年(857年),40多岁的长安男子王徽进士及第,皇上看中了他,让人上门给女儿提亲,岂料这犟种如丧考妣,就是不识抬举,死活不肯答应。

有人会质疑这段历史记载,认为这不太可能。

都说皇帝女儿不愁嫁,皇上为何要为公主找一个土埋脖子的老男人(唐朝人平均寿命35岁)当女婿?

再说,成为皇上的乘龙快婿,是天下无数男子梦寐以求的目标,高官得坐,骏马任骑,从此进入皇家序列,还能享受真正的高品质生活,何乐而不为,还会有人不同意?

事实上,还是有人默默选择了“不同意”,原因很简单,作为皇帝的女儿,大都娇生惯养,结婚之后不懂得孝敬公婆,也不习惯疼爱老公,很难伺候。与其说是娶媳妇,还不如说是娶祖宗。

还有,唐朝公主观念开放,生活作风随便,不是跟和尚拍拖,就是包养男宠。娶公主之前或之后,你有很大的概率被戴绿帽。

如果寻常百姓这样,你可以休妻,但是如果你娶了公主,你连说话都不敢大声,只能打掉牙齿往肚里吞。

但凡有理想有追求的古代贵族官员家庭男性成员,听说要当驸马,就好像小鸡害怕黄鼠狼那样,找各种原因推辞。

上面说到的进士王徽就是如此,他欺骗皇上说,自己太老了,身体不行,那方面功能也丧失了,才因此逃过一劫。

无独有偶,著名的大书法家王献之,也遇到过这样的事。为了拒当驸马,他还做出惊人举动,毅然决然地毁掉了自己的身体,宁残不从。

王献之出生在东晋时期,是一个才华横溢、小有名气的书法家。他的父亲名叫王羲之,在东晋享有盛名,后人也对他无比崇拜,称之为"书圣"。

继承了父辈的基因,又受到环境的熏陶下,王献之自幼就对书法产生了浓厚的兴趣。13岁的时候,王献之的墨宝就广泛被人购买和收藏。他日后也成为闻名遐迩的书法家,与父亲王献之一起,并称"二王"。

一个书法家,怎么会被皇帝看上,要选他当驸马呢?鲜为人知的是,这父子俩不但是著名书法家,还有一层身份,那就是朝廷的公务员。

众所周知,科举制度是从隋唐开始的,魏晋时期实行的是举荐制。举荐就是官员推荐才能当官,而官员很难接触到平民,他们所推荐的,肯定是自己圈子里的人。

久而久之就形成一个普遍现象,只有官员的后代才能当官。这就诞生了一个令人绝望的名词:门阀制。

也就是说,只要出生在名门望族,无论才能怎样,都会当官,寒门子弟,则永无出头之日。

即便是像诸葛亮这样不世出的人才,如果不是遇到乱世,恰逢明主,那也只能在家里老老实实种地。

王羲之是幸运的,他出身于魏晋名门琅玡王氏,是华夏第一望族。出生在这样的家庭,天生自带公务员光环,长大想不当官都难。

王羲之当的官还真不小——江州刺史。这一来,官二代王献之也跟着沾光,走上仕途,出任了州主簿、秘书郎。

古代婚姻讲究的是门当户对,王献之出身名门望族,等于有金字招牌。他还是书法家,又是体制内的官员,找对象的时候不费吹灰之力。因此,到了婚配年龄之后,上门提亲的人络绎不绝。

既然是名门望族。要迎娶的也必须是门当户对的大家闺秀,不然的话,即使貌美如花、家财万贯,也不可能成为王家媳妇。

王羲之年轻的时候,东晋重臣郗鉴到挑选女婿,很多才子积极表现,希望入选。唯独王羲之大大咧咧,袒胸露臂,放荡形骸,却被郗鉴一眼相中,原因之一就是人家出身望族。

到了王献之这一代,也选择了母亲郗氏家族的郗道茂小姐当媳妇,论起来还得管人家叫表姐。

出身名门的郗道茂不但才华横溢,而且知书达理。更重要的是,她性格温柔,知冷知热,对丈夫关心无微不至。

王献之和妻子关系亲密,可以说是水乳交融,如胶似漆,让外人羡慕不已。

可就在这时候,王献之忽然被新安公主给相中了。

奇怪了,堂堂一国公主,怎么会看上一位有妇之夫呢?

新安公主是晋简文帝第三个女儿,名叫司马道福,人家原先业是有丈夫的,名叫桓济,是个官二代。后来因为参与谋反,桓济被判刑之后流放。

如此一来,新安公主成为单身,难以承受孤独寂寞,她想重新选一个佳婿。经过一番打探,她看上了风流倜傥、才华横溢,还是名门望族之后的王献之。

晋简文帝得知女儿心愿之后,曾经进行过劝阻,说那么多小伙你嫁谁不行,人家王献之是有家室的,你可别犯傻。可新安公主说,我就是看中王献之了,非他不嫁。

见女儿固执如此,晋简文帝无奈之下,只好同意女儿招王献之为驸马。

作为皇帝的女儿,显然不能嫁给人家当二房。皇帝就放出风声,王献之要跟原配离婚,然后迎娶新安公主。

王献之和妻子感情深厚,已经不能分割,怎么会舍得离婚呢?然而在皇权大如天的年代,你能违背皇帝意志吗?

王献之思来想去,想到一个极端的办法,点燃艾草,把自己的双腿烧伤,惨不忍睹。由于烧伤严重,王献之走路的时候一瘸一拐,姿势难看。

他天真地认为,这样一来,新安公主肯定会死心,打消嫁自己的念头。

人都是这样,越不好得到的,越为之痴狂。新安公主已经深陷其中,无法自拔,听说王献之自残,她丝毫没有嫌弃,反而更铁了心要嫁。

“哪怕他瘫痪在床,我也要当他新娘,无怨无悔!”新安公主坚定地回复道。

听完公主的回复后,王献之彻底崩溃了,世界上竟然还有这样执拗偏激的女人,你说说这是何苦?看起来,自己这苦算是白吃了,罪白受了。胳膊拗不过大腿,王献之只能含着眼泪与郗道茂离婚,当了新安公主的新郎。

郗道茂在离婚后处境悲惨,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她没有办法回娘家,只能寄人篱下,住在亲戚那里。

说实话,新安公主品行不错,她是真心爱着王献之的,并非刁蛮无礼之人。

王献之与原配郗道茂只生有一女,跟公主结婚之后,夫妻俩一直没生儿子,也只生有一个女儿。

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为了延续王家血脉,王献之动了娶妾的念头,这换了是别的公主,肯定不会答应。然而新安公主通情达理,大大方方地对丈夫说:“我同意你娶妾,而且要娶就娶个漂亮的姑娘。”

王献之大喜,便娶了一个叫桃叶的姑娘当小妾。

这姑娘长得的确好看,柔情似水,让王献之陶醉其中。桃叶的娘家在秦淮河以南,她时常过河回家看望父母。每次分别,王献之都依依不舍,还写诗表达离别情。

流传下来的一首《桃叶歌》,就是为小妾写的。

其中写道:“桃叶复桃叶,渡江不用楫。但渡无所苦,我自迎接汝……”

诗写的好不好且不说,恩爱之情跃然纸上,至少说明公主是大度的,如果她是个醋坛子,早就闹翻天了,王献之和小妾也不可能如此恩爱。

毫无疑问,王献之是幸运的,他得到了三个女人真诚由衷的爱,一生陶醉徜徉在温柔乡里。

王献之跟公主和桃叶的爱,是无奈之举,更多只能是在尽一种丈夫的义务罢了。事实上,王献之对前妻念念不忘,在内心深处,郗道茂才是他永远的白月光。

四十多岁时,王献之身患重病,眼看不久于人世,家人很是着急,请来道士为他做法。王献之断断续续地诉说:"很多往事啊,我都不记得了,只记得和郗道茂离过婚。”

一直到弥留之际,郗道茂都是王献之生命中最重要的人,他的爱有多执着,内心就有多愧疚。

如果生命可以重来,王献之一定选择跟郗道茂白头到老。

王献之确实够狠够有种,他有了当驸马的机会,不是和妻子离婚去争取,而是不惜自戕身体,也要维护自己的婚姻。

尽管这种努力最终失败,但他仍旧没有忘记原配,属实已经难得。

戏剧《秦香莲》中的那个负心男陈世美,为了攀上公主这个高枝,不惜隐瞒自己已经结婚的事实,甚至在秘密将要暴露的时候,不惜派人要将妻子灭口。

两者相比之下,王献之太令人敬佩。

现实当中,如果一对恋人面对这样巨大的诱惑或压力,又有几个人能像王献之做出那样的举动呢?

参考史料:《晋书·卷八十·列传第五十》

0 阅读: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