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知儿子误入歧途,父亲设计杀死亲生儿子,衍生出一著名成语

有范又有料吖 2025-02-20 15:00:55

卫国是春秋战国时期的一个诸侯小国,虽然实力不强,但是在历史上的存在感却不弱。前后历经41位国君,共计907年。

公元前757年,卫庄公成为卫国的第十二位国君,卫庄公的妻子原本为齐国之女,嫁给卫庄公后却不受他待见,反而宠幸小妾,并且与小妾生下一个名为州吁的儿子。这个州吁仗着卫庄公的喜欢整日胡作非为,卫庄公却不加管制。

当时卫国的臣子石碏曾出言劝谏于卫庄公,说如此放纵州吁,又不打算将他立为太子,到时候太子继位成为国君以后州吁就会心里有落差而心生怨恨,这样一来,卫国就有动乱的危险。石碏这一番苦口婆心卫庄公却不以为然,依旧放纵州吁在卫国胡作非为。

而石碏也有一个儿子名为石厚,是州吁的小跟班,两人一起打猎,形影不离。得知自己的儿子与州吁混在一起,石碏很不高兴,劝自己的儿子离州吁远一点,但是石厚却不听,依旧我行我素。在卫庄公死后,太子完继承了卫国,是为卫桓公。州吁也因为心灰意冷而选择了辞官回乡。

卫桓公继位后,州吁仍然每天放纵,卫桓公很愤怒,就将他罢免了官职。在父亲卫庄公手里都没受过气的州吁不服气,于是逃到了别国,在路上结识了和他有同样遭遇的共叔段。后来州吁联合身处异乡的卫国人发动了政变杀死了卫桓公,而后自立为君。

但是由于用暴力手段夺取了卫国王位,州吁在卫国并没有人拥护他,王位也岌岌可危。为了保住王位,州吁便让自己的小跟班石厚前去找他的父亲石碏想办法。石碏对篡位的州吁十分厌恶,于是故意给儿子石厚出了一条计策,让他们去求周天子然后承认自己的合法继位。

而那时候陈国与周天子的关系十分亲近,如果能够取得陈国国君的认可,让他开口求周天子的话,这件事就能成功了。石厚不假思索的将父亲的计谋说给了州吁,两人便一起向陈国出发。而另一方面的石碏却提前一步找到了陈桓公,并和他说州吁弑君篡位,请陈桓公出手将州吁抓起来。仁义的陈桓公答应了石碏,并在州吁二人路过郑国的时候,将他们抓起来囚禁在陈国。

过了几天后,石碏命人假装给陈国进贡,私底下却找人杀掉了州吁。而对于石厚的处置,因为他是石碏的亲生儿子,有人便主张放了他,但石碏却很坚决,亲自派孺羊肩去陈国杀害了石厚。

对于石碏的做法,左传中评价其“为大义而灭亲,纯臣也!”也正是成语“大义灭亲”的由来。

0 阅读: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