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据外媒The Information报道,除非美国最高法院介入阻止禁令,TikTok计划于当地时间本周日(1月19日)全面关闭其在美国的应用。受其影响,小红书在美国市场,下载量迅速攀升至App Store免费应用排行榜首位。
据悉,TikTok之所以选择直接关闭应用,而非让已下载用户继续使用,是为了让所有用户都能切身感受到禁令的影响。届时,尝试打开TikTok应用的用户将会看到一个弹出消息,指引他们前往一个介绍禁令信息的网站。同时,TikTok还计划为用户提供下载个人数据的选项,以便他们保留自己的信息记录。
此前,一项法律要求TikTok于2025年1月19日前从母公司字节跳动拆分出来,否则将在美国被禁用。这一裁决无疑给TikTok在美国的发展带来了巨大挑战。尽管TikTok已经以第一修正案为依据向最高法院提起上诉,并等待裁决,但上周五最高法院就此案的口头辩论中,法官们的提问表明,法院很可能维持该禁令。
值得注意的是,这项法律并未要求TikTok必须关闭应用,而是要求苹果和谷歌等应用商店运营商停止提供TikTok下载服务,同时要求TikTok的云服务提供商Oracle停止托管其美国用户数据。然而,TikTok方面似乎已做好了最坏的打算,决定全面关停其在美的业务。
TikTok在美国拥有超过1.7亿用户,其突然关停无疑将对这些用户造成巨大影响。不少“TikTok难民”已经开始寻找替代方案,而国内的小红书平台则成为了他们的新宠。
据相关数据显示,自TikTok禁令消息传出后,大量美国用户开始涌入小红书,寻求类似的短视频和社交体验。这一波全球用户的涌入,不仅让小红书成为了国际社交媒体的焦点,也促使该平台加速开发实时翻译功能,以更好地服务国际用户。
据第三方数据平台统计,小红书已在87个国家成功登顶App Store免费应用排行榜,这些国家涵盖了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英国和意大利等发达市场。在另外39个国家,小红书也位列App Store免费应用排行榜的前十位。这一波全球热潮,无疑为小红书带来了巨大的流量和曝光度。
值得注意的是,小红书的这一波全球热潮中,出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中国用户和美国用户因时差而形成了独特的“早C晚A”模式,即中国用户在早上活跃,而美国用户则在晚上活跃。这种跨时区的用户活跃度,为小红书提供了全天候的用户互动和社区氛围。
面对这一波全球用户的涌入,小红书内部正紧锣密鼓地筹备应对措施。据一位小红书内部员工透露,为了提升用户体验,特别是针对国际用户,社区技术部门的一个专门小组正全力投入到实时翻译等功能的研发中。这一决定标志着小红书在全球市场的进一步拓展,也反映了其在数字社区环境中推进多元化沟通的决心。
实时翻译功能的开发,对于小红书来说具有重要意义。由于用户来自不同的文化背景和语言环境,跨语言的交流成为用户体验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引入实时翻译功能,小红书将大大缩短用户在不同语言间的沟通障碍,使用户能够在评论、笔记和私信中无缝交流。这将不仅提升社区的互动性,也为广大海外用户在使用小红书时提供了便利。
从技术角度来看,实时翻译功能的实现依赖于先进的自然语言处理(NLP)技术。NLP不仅能够理解文本上下文,还能准确传递信息,从而使得翻译结果更具人性化,减少误解。小红书有望通过与前沿科技公司的合作,迅速引入成熟的翻译模型,增强用户粘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