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孙胜。在水泊梁山排在第四位。在一百单八位好汉中,相当于顶尖人物了。
但就是这样一位文武双全,又会法术的专业人士,却在梁山被招安后直接离开梁山,没有参加南征方腊的军事行动。这到底是因为什么呢?
公孙胜算得上是水泊梁山当中的早期领导人之一,他与晁盖、吴用、三阮、刘唐、白胜共同劫了生辰纲,之后在宋江提前通风报信下,集体来到了梁山入伙。
公孙胜一直以道士的形象出现,而且他本身就是道士,师从罗真人,习得一身道家法术。属于在《水浒传》中的半仙级人物。可是他那么大的能耐却为何要提前与梁山断绝关系,用现在的话来讲,就是自动离职。
其实公孙胜的离职主要有三个重要原因:
其一:宋江架空晁盖,选择走上被招安的路线,与公孙胜骨子里的想法截然不同。试想,公孙胜是一个道士,他都能走上落草为寇的道路,所以他从骨子里是一个彻底的反抗者。他在上梁山之前,曾云游四方,看到了诸多不公平的事情,官员腐败,皇帝昏庸,老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所以他很坚定自己的想法,那就是替天行道,除暴安良。
可是宋江的想法则是一定要回到体制内,因为体制内的问题要从内部解决,再加上背负一个草寇的骂名,就是不忠不义。
所以公孙胜与宋江在大略上是有冲突的。
其二:晁盖的非正常死亡,让公孙胜对宋江产生怀疑。晁盖死后,受益最大者非宋江莫属。而晁盖的死还是存在疑点的。史文恭的箭为何要写自己的名字?而箭上为何还要涂上毒药?晁盖死前的遗言是捉到射他的人可为山寨之主,为何没有直接说是史文恭?
有许多朋友说是宋江和吴用用暗杀的方式解决了晁盖,而具体射晁盖的人则离不开花荣和杨志二人。花荣的神射世所公认,而杨志与晁盖有旧仇,箭法也是超绝,并且行事一直很低调,再加上晁盖一直反对被招安,所以宋江杀晁盖的可能性不是没有。
公孙胜先是对宋江的路线不赞同,再加上自己的好大哥晁盖非正常死亡,所以加深了对宋江的怀疑。
其三:公孙胜与吴用的内斗,输给了吴用的无底线操作。
和吴用比起来,公孙胜有着道家的傲骨与清高,一副出尘不群的姿态。而吴用则深通儒家、法家、纵横家的路数,既深不可测又能游刃有余在各派系之间,并且行事面善心恶,看他给宋江出的一些计策,全是毒计。
比如赚徐宁、卢俊义都是吴用的手笔。要么拿人家小做筹码,要么让人身败名裂走投无路。反正公孙胜是绝对干不出这么无底线的事来。
当然公孙胜和吴用在梁山也发生过内斗,就是在吴用舍晁盖投宋江这件事上,当宋江上了梁山之后,带来了一大帮小弟,之后又整合了二龙山、桃花山等山头,再后来宋江还招降了许多朝廷的武将,像关胜、呼延灼等。
吴用也是眼见宋江势大晁盖势微,于是转投到宋江麾下,成了宋江的盟友和军师。在这一点上,公孙胜是很看不上吴用的做法,于是便联合三阮、刘唐、白胜,以及梁山前期的一些头领来对抗,可是没有办法,吴用跟了宋江之后,直接是狐假虎威,公孙胜他们根本不是对手。
后来公孙胜在晁盖死后就选择离开梁山,但吴用却用公孙胜的老母亲做为要胁,没有办法之下,公孙胜才采取停薪留职的方式与梁山保持着联系,而且是有专业的事,吴用要求公孙胜招之即来。
这也是为何公孙胜虽然离开了梁山,但只要是梁山遇到非正常事件,当然是和法术有关的,公孙胜都得屁癫屁癫的回来,又是做法,又是弄的神神叨叨的。这一切都是因为公孙胜的软肋被吴用拿捏了。
后来公孙胜老母去世,吴用也没有拿住公孙胜的手段了,于是正式从梁山离职,但吴用还是不太放心,于是让自己的小弟“神行太保”戴宗一直跟着公孙胜,直到最后。
可见公孙胜与吴用的内斗一直没有间断,而且最终公孙胜也没能逃出吴用布的局,真是专业太单一,干不过拥有更多专业的人啊。
金古武侠聊聊水浒的那些事儿
水浒传里把公孙胜这条线写的太神奇了,后面估计圆不回就让他干脆走掉算了。不然还打什么仗,公孙胜做个法,方腊没了。
为什么上梁山?!最后又回到原点,问题是死了一大帮出生入死的兄弟,不管戏说还是正史,宋江都不是个好领导,收买人心,小恩小惠倒不假
吴用这个笋种,祸害了多少人,好好的把人弄的家破人亡,最后落草梁山,他这人死一百遍都不多余,让他上吊自杀真是祖坟冒青烟,爆炸,着火了的好结局,,,
无底线,杀人越货,开黑店,算哪门子的好汉!
公孙胜就是施耐恩自己
公孙胜单杀方腊都没问题,只能不让他出手了
水浒传中的祝家庄,现在叫小慢河,扈家庄,由于扈字不好写,不好认,有人就改成了乎家庄,李家庄由于姓李的是大户沿用至今,但村里至今无人起名叫李应,三个庄形成犄角之势
以公孙胜的法术与靠山,做个皇帝都很容易[点赞]他在梁山只不过是游戏人生、红尘历劫罢了[笑着哭]小编懂条毛
都告诉你了无用就去没用
吴用真是又菜又爱玩
黄文炳:造谣我不如你们。
本来就是一群魔头被放出来了,也就几个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