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汽车工业的百年发展史上,"豪华"一词始终被赋予特定的符号意义。从宾利的手工真皮内饰到法拉利V12发动机轰鸣,从劳斯莱斯星空顶棚到奥迪quattro全时四驱系统,传统豪华品牌用百余年的时间构建起固化的价值评判体系。

但当腾势N9 以38.98万元-44.98万元的定价区间推出市场时,这款搭载易三方架构、2.0T超级混动、云辇-A双腔空气悬架及天神之眼B高阶智驾的全尺寸SUV,正在用理工技术流的方式冲击传统豪华车市场。
冰箱彩电大沙发VS易三方在新能源汽车市场,配置参数的军备竞赛早已不是新鲜事,曾经理想汽车靠打造的“冰箱彩电大沙发”的越级体验,成功收获一大批家庭用户的拥簇,但如今零跑汽车已经将这些“豪华配置”拉到15万元这个级别,冰箱彩电这些配置再也无法拔高品牌价值。
但腾势N9的不同点在于,它通过底层架构的创新实现了技术价值的系统重构,"易三方"技术平台作为整车智能化的中枢神经,将动力系统、悬架控制、智能驾驶三大核心模块深度整合,形成了超越传统分布式架构的协同效应,这种独特的设计,在同质化的新势力中独树一帜。

“易三方”系统的核心硬件是它的这套2.0T+三电机串并联混动系统。其中2.0T发动机采用了可变截面涡轮技术,这个技术早先在保时捷上应用过,主要作用是解决涡轮机低速响应慢的问题,通过可变涡轮叶片的设计,让发动机兼顾了低速的响应和高速的动力延伸,在这个技术加持下,腾势N9的这台发动机在实现152kW的峰值功率,并把热效率提升至44.13%,在NEDC工况下它的亏电油耗仅为6.3L/100km。而同级别的理想L9和问界M9都是1.5T增程系统,在高速上的能耗和保电能力与腾势N9 有一定的差距。

高效率的发动机配合三驱动电机的设计,它的电机总功率达到了680kW,电机总扭矩达到了1035N·m,官方百公里加速仅需要3.9s,而且极速能够干到230km/h,能把一台超过三吨重的大家伙做到这个加速,证明这套混动系统有着不错的效率。作为参考同级别的理想L9百公里加速要5.3s,问界M9百公里加速4.9s。

但这套混动系统的亮点不仅仅是性能的升级,得益于后轮独立双电机的设计,它的两个轮子独立转向,通过与前轮与后轮反向的设计,让它的转弯半径仅为4.65米,比一台两厢的小飞度还要灵活,同时还有圆规掉头、易三方泊车、低附着路面增稳、高速爆胎稳定控制、智能蟹行等特色功能,在提升灵活性的同时,安全性也得到保障。

要说SUV比轿车差在哪里?我想行驶稳定性一定是其中之一。由于SUV普遍重量大,重心要更高,所以在高速上急打方向盘很容易出现侧翻的事故。传统豪华SUV多通过降低重心、强化车身刚性等机械手段应对,所以也能看到现在的豪华SUV车身是越做越矮,失去了很多气势,比如奥迪Q7。那么如何判断一台 SUV 的防侧翻能力?行业内比较权威的测试便是鱼钩测试,一直被称作汽车防侧翻能力的"终极考场",能顺利通过的 SUV 都具备很强的防侧翻能力。

根据网上披露的资料,保时捷卡宴鱼钩测试最高时速为 82.4km/h,在量产 SUV 中保持记录长达五年。而腾势 N9 是一款大型全尺寸 SUV,车长超过5.2 米,高达到了1.83米,重心 相对而言比较高,整车质量达3吨以上,惯性大,挑战鱼钩测试面临着比保时捷卡宴更大的难度。

但依靠易三方技术,腾势 N9 实测以160km/h 的时速通过鱼钩测试,创造新的记录。在测试中,腾势 N9 还做到了四轮完全不离地,而鱼钩测试通过标准为车轮离地间隙不超过 5.08cm,可以说160km/h还不是腾势N9的极限。而事实也确实如此,在最近中汽研的测试中,它的鱼钩测试通过时速达到了180km/h,从底层逻辑上解决了SUV易侧翻的问题。

在机械结构层面,腾势N9 基于CTB电池车身一体化技术的笼式车身结构打造,整车扭转刚度达到42000N·m/deg,这个成绩要比奥迪Q7的38000Nm/deg还略高一些。但真正提升安全的是电子电气架构的设计。天神之眼B系统整合了一个高精度雷达、5个毫米波雷达、12个超声波雷达、13个摄像头组成的感知网络,配合自研的BEV+Occupancy网络算法,能够提前350米预判风险轨迹。在鱼钩测试的极限工况下,这套系统可在50毫秒内完成制动系统预加压、悬架刚度调整、扭矩矢量分配等17项联动控制,将失控风险化解在物理极限到来之前。

这种主动安全理念的进化,标志着汽车安全从"碰撞生存"向"风险规避"的范式转移。除此之外,腾势N9搭载的预碰撞系统不仅能够识别常规车辆、行人,对两轮车、小动物的识别准确率也达到98.7%,AEB在80km/h时速下可实现完全刹停。
可商务可家用,是SUV也是MPV

尺寸方面,腾势N9的长宽高分别为5258/2030/1830mm,轴距3125mm,得益于其较高的车身和长轴距,腾势N9 在空间表现上接近MPV的标准。实测第二排的座椅坐垫长度达到515毫米,坐高为375毫米,提供了出色的身体支撑。此外,坐垫到头顶的高度超过1000毫米,坐起来空间感十分足。

在舒适性配置方面,腾势N9 的前后排座椅均配备了记忆、加热、通风和按摩等功能,再加上零重力座椅设计,打造出航空式座椅的感受。


通常情况下,SUV的第三排空间被视为应急使用,但腾势N9 的第三排依然能提供相对宽敞的空间,宽度达到1米,坐两个成年人完全不显拥挤。座椅坐垫长度为480毫米,并且配备了加热功能;座椅从坐垫到顶部的高度是900毫米,坐高为311毫米,靠背角度可在105度至120度之间无级调节。虽然舒适度略逊于第二排,但这一空间足以满足成人的长途出行需求。

后备箱的常规容积为351升,深度超过半米,且提供了良好的垂直高度。即便满员时,也能容纳四个标准20英寸的行李箱。若将第三排座椅放倒,后备箱的容积可以扩展到1140升。
双腔空悬+智能算法,软硬结合目前在30-40万元级车型中,空气悬架在新势力中早已经普及,但腾势N9 的云辇A空气悬架还是采用了更高规格的“双腔设计”,在机械结构上解决了传统悬架的“功能单一性”。与普通单腔空气弹簧仅能通过充放气调节车身高度不同,云辇-A的主气室旁增设独立副气室,形成“双腔并联”结构。

两腔体间通过电磁阀组实现动态气压分配。当车辆高速过弯时,系统可瞬间关闭两腔连通通道,使主气室维持高压状态以增强悬架支撑刚度,将侧倾角抑制在3度以内;而在颠簸路面行驶时,副气室主动开启并与主气室联动,通过扩大总容积将悬架行程提升20%,赋予车轮更大的吸震空间。这种刚柔并济的调节能力,既能提升高速直线行驶时的车身稳定性,又能在非铺装路面提高舒适感。

云辇-A的相比竞品并不只是硬件层面的升级,最大的优势还是融合多硬件的智能算法。这套系统通过整车53个传感器实时采集路面信息、车身姿态及驾驶意图数据,以每秒500次的频率进行动态决策。当雷达预判前方500米出现连续减速带时,算法会提前0.5秒进入“舒适模式”,自动降低悬架刚度并升高车身15mm;若方向盘转角传感器检测到紧急变道意图,系统则在驾驶员转动方向盘的瞬间启动“运动模式”,将悬架支撑力提升40%。

最值得说的还是,与天神之眼B智驾系统的联动能力。在高速过弯场景中,智驾系统会将弯道曲率、路面附着系数等参数实时传输给云辇-A,悬架系统据此提前调整四轮悬架刚度配比,这种“预瞄式调节”使车辆入弯时的重心转移较传统悬架减少60%。这种机械与智能的深度耦合,让云辇-A超过了传统悬架被动响应的局限,进化为能预见风险、主动适应的智能底盘。
写在最后
在慕尼黑车展上,德国《汽车画报》曾这样评价中国新能源汽车:"他们正在用软件重新发明轮子。"腾势N9的出现,证明这种"重新发明"已延伸到汽车工业的每个环节。从鱼钩测试展现出的安全性,到云辇A打造出的操控和舒适的平衡,再到易三方带来的独特体验,证明了中国新能源汽车,已经脱离“冰箱、彩电、沙发”这种低纬度竞争,开始构建自己的技术护城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