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唯一一座不许拍照的桥,竣工时,一位排长纵身跳入江中

聊聊环宇事 2024-08-10 11:06:35

文|环宇简科编辑|环宇简科前言:

1953年怒江大桥建成时,一个排长纵身跳入江中壮烈牺牲。时至今日,怒江大桥不允许停车和拍照,全程有武警守卫,往来的车辆经过时都会鸣笛以示敬意。

正文:

川藏线上,怒江大桥如同一把利剑,劈开两岸巍峨的山峦,连接着云南和西藏。这座桥,历经风雨,见证了历史的变迁,也承载着无数人的记忆。然而,当你驱车驶过这座雄伟的桥梁时,会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桥头立着醒目的标语——“禁止停车、禁止拍照、鸣笛致敬”。 为什么一座桥会有如此特殊的规定?究竟是什么原因,让它在沉默中,依然散发着令人敬畏的力量?

故事要从1950年说起。那一年,解放西藏的号角吹响,十八军奉命进藏。然而,进藏之路,困难重重,最大的障碍莫过于自然环境的险恶。川藏线上,崇山峻岭,河流湍急,而怒江,更是其中最难逾越的天堑。 为了打通这条生命线,十八军战士们开始了艰苦卓绝的修路建桥工程。怒江两岸,悬崖峭壁,几乎找不到可以立足的地方。

为了解决物资和人员的运输问题,战士们只能先在怒江上架设溜索。 你可以想象吗?在湍急的江水上,仅仅依靠一根钢索,战士们就要将沉重的物资和装备运送到对岸。稍有不慎,就会坠入万丈深渊。 然而,溜索的运力毕竟有限,要想真正打通川藏线,修建一座能够通行车辆的桥梁势在必行。

经过反复勘察,工程队发现了一个隐藏在山体中的山洞。经过爆破改造,这个山洞刚好可以作为桥梁的基础。 难题接踵而至。在那个年代,没有大型机械,更没有起重设备,如何将沉重的钢索运送到对岸,成为横亘在战士们面前的又一道难题。 就在这时,司令员陈明义想出了一个大胆的办法——用炮弹运送钢索。

战士们将钢索固定在炮弹上,然后瞄准对岸发射。经过一次又一次的尝试,六条钢索终于成功跨越怒江,将两岸紧紧相连。 钢索架设成功,只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接下来,战士们还要在悬崖峭壁上打孔、架设钢梁、铺设桥面……每一个步骤,都充满了危险和挑战。

怒江地区,自然灾害频发。夏季,山洪暴发,泥石流肆虐,冲毁道路桥梁,吞噬战士们的生命;冬季,天寒地冻,滴水成冰,战士们在刺骨的寒风中作业,冻伤是家常便饭。 然而,无论条件多么艰苦,环境多么恶劣,十八军战士们始终没有退缩。他们用血肉之躯,筑起了一座钢铁桥梁。

然而,这座桥梁,也浸透了战士们的鲜血。在桥墩浇筑过程中,一位战士不慎坠入水泥中,由于条件限制,根本无法救援,战友们只能眼睁睁地看着他被水泥吞噬。 还有一个施工英雄排,在修建怒江大桥的过程中,几乎全部牺牲,最后只剩下排长一人。

面对战友们的离去,排长悲痛欲绝,最终选择跳入怒江,追随战友而去。 1954年,川藏公路正式通车,怒江大桥也宣告建成。这座桥梁的建成,不仅结束了西藏地区“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的历史,也为巩固国防安全、促进民族团结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如今,70多年过去了,怒江大桥依然屹立在怒江之上,见证着历史的变迁。而那些为了修建这座桥梁而献出宝贵生命的战士们,他们的名字,永远被铭刻在历史的丰碑上。

为了纪念这些英雄,怒江大桥被列为军事管制区,禁止停车拍照,车辆经过时鸣笛致敬。 每一声鸣笛,都是对英雄的敬礼,提醒着我们:和平来之不易,幸福生活需要倍加珍惜。而那些在和平年代默默奉献的人们,他们也像当年的十八军战士一样,用自己的行动,守护着祖国的安宁,续写着英雄的传奇。 记住,沉默,是对历史最好的致敬!

【免责声明】文章的时间、过程、图片均来自于网络,文章内的人物故事旨在传播正能量,均无低俗等不良引导,请观众勿对号入座,并上升到人身攻击等方面。观众理性看待本事件,切勿留下主观臆断的恶意评论,互联网不是法外之地。本文如若真实性存在争议、时间版权或图片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作者,我们将予以删除。

【来源:中国军网--通往雪域高原的“幸福路”】

1 阅读:44
评论列表

聊聊环宇事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