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枚纸币从构想到诞生,最后流入市场供老百姓使用,整个过程涉及到的学术领域远超我们的认知,一枚小小的纸币,方寸之间汇集几十种专业知识,他是现代艺术和技术的集大成者,同时也是各个领域专家们的巅峰作品。
比如说纸币上面的图景,其背后就涉及到平面设计,摄影,雕刻,美术素描,印刷工艺,油墨配比等等几十种专业学术领域,摄影家大量采风拍照,再经过筛选照片,挑出适合设计在纸币上的作品,再有美术家素描绘制成图形,下一步就是钢膜雕刻。

钢膜雕刻需要深厚的美术功底,雕刻师必须精通书法,篆刻等等,我们国家从建国到现在培养出了大批的钢膜雕刻大师,比如说第五套人民币的毛爷爷头像,出自中国第五代钢膜雕刻师的代表人物马荣,她被评为刀尖上的舞者,大国工匠。几十年如一日伏案钻研工作,才能将作品展现在纸币上面。

第四套人民币钢膜雕刻代表人物苏席华大师,擅长人物篆刻,第四套纸币上面的正面人物基本上都是他的作品,第三套人民币钢膜的代表人物吴鹏越和鞠文俊,著名的车床工人图就出自吴鹏越大师之手,而鞠文俊比较擅长建筑图景雕刻,比如说第三套人民币的2角长江大桥主景图等等都是他的作品。

第二套人民币的几枚主币都出自前苏联,根据资料记载,这几枚币的钢膜都聘请前苏联专家完成,其他小面值的钢膜基本上都出自吴鹏越和林文艺,两人解放前还参与了第一套人民币部分劵种的雕刻,可谓对人民币的发行立下了汗马功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