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大佬想取代科学家?两专家泼冷水:别做梦,先做好自动化

雾隐青山外 2025-03-28 12:32:14
说起来,最近人工智能这玩意儿,真是火得一塌糊涂。大佬们纷纷站台,尤其那些搞大模型的,张口闭口就是AI要解放生产力,尤其是研发(R&D)。他们觉得AI分析数据牛啊,能快速找到新药,解决能源问题,简直就是点石成金的魔法棒。

这话听着是不是特别激动人心?但有两个哥们儿,Ege Erdil 和 Matthew Barnett,跳出来泼了盆冷水。他们说,各位大佬,醒醒吧!AI的真正价值,不在于高端的研发,而在于铺天盖地的自动化。这就像是啥呢?就像你辛辛苦苦研究出一个超级跑车引擎,固然牛逼,但真正改变生活的,是满大街跑的出租车。跑车引擎能让少数人更快,出租车能让所有人出行更方便。知道为啥吗?因为研发这玩意儿,投入大,周期长,而且收益还不一定归你。你吭哧吭哧搞出一个新药,最后专利保护期过了,大家都能仿制,你赚的钱就被稀释了。但自动化不一样啊。

自动化是实打实地省人工,提高效率。你用AI来操作生产线,减少工人数量,直接就能降低成本,增加利润。这就像是开了个印钞机,钱哗哗地来。大佬们觉得AI能取代科学家,这事儿靠谱吗?我看不见得。科学家的工作,可不是光靠逻辑推理就能搞定的。你需要动手做实验,需要跟人合作,需要操控各种精密仪器。这种情况,就好比你以为用AI就能自动写小说,取代作家了。但写作不仅仅是文字的堆砌,还需要阅历,需要情感,需要对人性的深刻理解。AI能模仿你的文笔,但模仿不了你的灵魂。记住:真正厉害的创新,往往不是坐在实验室里凭空想象,而是从解决实际问题中诞生的。为什么大佬们这么看重AI在研发方面的潜力呢?

也许是因为他们自己就是搞研发的,屁股决定脑袋。也许是因为他们觉得研发听起来更高大上,更能吸引投资。但说白了,商业的本质是逐利。哪个方向能更快、更稳定地赚钱,资本就会涌向哪里。而现在看来,AI在自动化方面的应用,显然更有钱途。难道真的是这样吗?难道那些大佬们都是错的?我不敢说他们错了,毕竟他们是顶尖的聪明人。但我也相信,市场会给出最终的答案。AI要“解放”科学家,这话听着就有点悬。科学研究不仅仅是“推理任务”,更需要“代理”、“多模态”和“长上下文一致性”等复杂能力。与其说AI会取代科学家,不如说它会成为科学家的助手,帮助他们处理一些重复性的工作,让他们有更多的时间去思考更重要的问题。

这种操作相当于啥呢?相当于给科学家配了个更高级的工具,就像是给木匠配了个电锯,能更快地把木头锯开,但木匠的创意和手艺,电锯是无法取代的。所以说,别老想着AI能一夜之间解决所有问题,实现“极端富足”。先把那些脏活累活交给AI去做,让大家都能过上更轻松的生活,这才是更现实的目标。但是,这真的合理吗?我们真的应该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AI身上吗?我觉得,还是要保持警惕。AI虽然强大,但它毕竟是人创造的,它也会受到人的影响。记住:技术是中立的,但使用技术的人不是。所以说,我们不能盲目地相信AI,更不能让AI控制我们的生活。我们要保持独立思考的能力,要坚守自己的价值观,要用AI来服务人类,而不是被AI所奴役。这就是为什么,即使AI再怎么发展,我们也不能放弃对人性的关怀,对生命的尊重。毕竟,我们不是机器,我们是人。人真的是太难了!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