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赖晓伟
曹学家发现了清朝宗室子弟爱新觉罗·敦诚的一首《寄怀曹雪芹》,如获至宝。诗云:
少陵昔赠曹将军,曾曰魏武之子孙。
君又无乃将军后,于今环堵蓬蒿屯。
扬州旧梦久以绝,且著临邛犊鼻裈。
爱君诗笔有才气,直追昌谷破篱樊。
当时虎门数晨夕,西窗剪烛风雨昏。
接罗倒着容君傲,高谈雄辩虱手扪。
感时思君不相见,蓟门落日松亭樽。
劝君莫弹食客铗,劝君莫叩富儿门。
残羹冷炙有德色,不如著书黄叶村。

爱新觉罗·敦诚在诗中,借杜甫赠诗曹将军“说他是魏武帝曹操的子孙”一事,说曹雪芹也是将军的后代,如今却生不逢时居住在蓬草环屋的乡村。
在诗中,敦诚高度地赞扬了曹雪芹的才华,回想起当年曹雪芹在皇家学府里高谈雄辩的场景,并劝诫曹雪芹要保持风骨,不要寄人篱下,不如到“黄叶村”著书。
据说,红楼梦研究家吴恩裕最早发现了曹雪芹在右翼宗学任过职。吴恩裕根据诗中的“当时虎门数晨夕,西窗剪烛风雨昏”分析得出虎门即位于北京石虎胡同的右翼宗学,曹雪芹在乾隆十五年前后,曾经在右翼宗学任过职。
至于曹雪芹在右翼宗学到底担任什么职务?曹学家的解读就五花八门了,诸如教习、舍监、门房、厨工等等。却始终没人敢说曹雪芹在右翼宗学读书!

这是因为右翼宗学和左翼宗学是八旗中皇室宗亲受教育的学府。曹学家口中的曹寅之孙是个包衣奴才,自然没有资格在宗学读书,所以曹学家才推测曹雪芹是在右翼宗学里干杂活。
左右翼宗学之制设立于雍正二年(1724),它是专门为清廷宗室子弟所设立的官学。当时左翼四旗(镶黄、正白、镶白、正蓝)和右翼四旗(正黄、正红、镶红、镶蓝) 各设宗学一所。凡宗室子弟内情愿就学读书者, 均令入学分习清书、汉书,并兼学骑射。
由此可见,右翼宗学是右翼四旗(正黄、正红、镶红、镶蓝) 的学府,左翼宗学则是左翼四旗(镶黄、正白、镶白、正蓝)的学府。
曹寅因贪污和经济疏失被雍正抄家,曹寅之孙作为罪犯后代,他的政审就不过关,清廷怎么可能在允许曹寅之孙进入皇家学府?所以曹雪芹绝无可能是曹寅之孙。

同时笔者认为,从“接罗倒着容君傲,高谈雄辩虱手扪”一句可知曹雪芹其实是在右翼宗学里读书。
曹雪芹如果只是一个干杂活的下人,他又怎么可能和宗室子弟在皇家学堂里高谈雄辩?
综上所述,这个曹雪芹其实也是清朝皇族的宗室子弟,他就是爱新觉罗·弘暟!证据如下:
证据一、爱新觉罗·弘暟逝于乾隆二十三年十二月三十日,这一天恰恰是“壬午除夕”,符合《红楼梦》脂批上的记载。
证据二、据历史记载,爱新觉罗·弘暟在乾隆三年被调到正红旗满洲担任副都统(其父爱新觉罗·胤祯是正黄旗)。所以他必定是在右翼宗学里读书的,符合“当时虎门数晨夕”一句。
证据三、爱新觉罗·弘暟是“大将军王”爱新觉罗·胤祯的儿子。他确确实实是将军的后代,符合“君又无乃将军后”一句。

证据四、孝恭仁皇后的父亲恰恰名叫“魏武”(又作威武)。可知爱新觉罗·弘暟是“魏武”的曾外孙,符合“曾曰魏武之子孙”一句。
证据五、爱新觉罗·弘暟亦是宗室子弟,自然和爱新觉罗·敦诚这样的宗室子弟有来往了,符合“劝君莫叩富儿门”一句。
最后“不如著书黄叶村”一句。“黄叶村”很可能是指北京西山大觉寺。大觉寺有很多古银杏树,每到秋冬时节,黄叶纷飞。爱新觉罗·弘暟在大觉寺顺治帝墓地前,一边守墓,一边著《红楼梦》!
作者简介:赖晓伟,青田人,致力于前沿红学的研究,著有《赖晓伟评点红楼梦》和《赖晓伟重评石头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