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人偏爱体制内工作?只是被迫“内卷”后,选择抗争的一种手段

水企设备答疑君 2022-02-08 15:14:52

近日某平台一条新闻冲上热搜,“这届年轻人为什么偏爱体制内”?

热搜中表明,最近几届高校毕生们,纷纷将国企和公务员作为求职首选。甚至有数据表明,清华北大毕业生也有近七成选择进入体制内。

难道连第一第二学府的高材生,都没有高薪工作想去,只想在体制内“躺平”吗?

体制到底哪里好?或者说,“求职”“工作”到底哪里差?

首先,体制内给人最大的感受就是福利好、待遇好,但实际上,在大多数年轻人心中,体制最大的吸引不是福利,也不是逢年过年送的那点礼品。而是最简单的,却也是当下最缺失的,35岁不裁员,没有年龄焦虑;该下班时就下班,没有996、007;工资无所谓,够花就好。

从什么时候开始,社会上对95后、00后的评价都变成了“不能吃苦”“贪图享乐”。可那些做以评价的人,年轻时可没经历过996吧。经历下岗潮的时候,不也是叫苦连天吗?

怎么换做现在的年轻人,只是想提早规避“下岗风险”,怎么就叫“偏爱体制内”了呢?

清北这样的一流高校学生们,想必是拥有最宽广视野的高智商人群。他们也享受着最集中、最优质的就业机会。几乎人人都能拿到多个企业offer,作为最聪明的一类人群,他们的选择肯定不会太差,更何况不是一个两个人做出这样的选择,而是70%的毕业生都做一样的选择,可想而知高校毕业生们是何种境地。

现在的经济环境以及就业市场和几十年前有很大的变化,一方面高学历人才越来越多,另一方面职场中越来越难找到自己喜欢的工作,难以实现个人理想、个人价值,逐渐沦为“打工人”。

无论是房价物价的压力、还是来自老一辈人逼迫成家、生孩子的压力,随着年龄增长,社会逐渐容不下“丁克”“不婚族”。

现在,年轻人慢慢觉醒,一边要父母满意,一边又拒绝工作焦虑,为人打工,那么哪里有这么好的工作呢?

当然是进体制内,虽然工作可能也不轻松,尤其基层岗位更加辛苦,规矩也不少。但最起码工作稳定,不会有裁员风险,给父母一个交代,也给自己一个享受“下班时间”的机会,说出去还很体面的工作,何乐而不为,年轻人又不傻。

反过来如果人人皆考公,也会乱套。即使年轻人们更偏爱体制内,也要根据自身实际情况理性考公。不要因为跟风、被别人洗脑去考试。

每个人的人生价值追求、专业技能长板、社会资源、性格爱好,都是不同的,一定要考虑自己的实际情况,适合自己的、做得开心的、自己能胜任的、能获得安身立命经济回报也能一定程度上让你获得人生价值和实现人生理想的工作,就是好工作。

愿各位都能有自己想要的生活!

0 阅读: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