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样孩子更容易患抑郁症?心理落差有多大,心理问题就有多严重

云尔育儿知识 2025-02-28 18:58:46

什么样的孩子更容易出现抑郁症和精神分裂症等心理问题一直是一个有争议的话题。今天我来讲述一位心理学家的研究发现,来说明什么样的孩子更容易患抑郁症和精神分裂症。

英国心理学家威尔金森(Wilkinson 1992)在1992年的一项研究中发现未成年人死亡率较高的地方不是最穷的国家,也不是最富的国家,而是发生在贫富差距较大的国家中。他研究了日本和古巴青少年死亡数据。日本属于发达国家,日本国民收入分配比较均衡,收入差距不大。古巴属于发展中国家,经济相对落后。但是,古巴国民收入也比较均衡,收入差距也不大。日本和古巴未成年死亡率都比较低。而收入差距比较大的国家,如美国和英国,虽然都是发达国家,但国民收入差距很大,国民健康者比率都较低。威尔金森根据这些数据及其他类似数据得出了如下结论:在社会生活中,人们总是和其他人做比较,认识到我们在某方面比别人较差时,就会增加患病的几率。

再看一看我们的情况,哪些大中小学生容易出现心理问题?很明显,是重点学校的学生更容易出现心理问题。虽然没有准确的统计数据,但是,我指导的案例中,重点学校的学生人数最多。这些出问题的学生往往存在两种比较:和别人比,和自己之前比较。在高手如林的重点学校,自己无论怎么努力都无法赶上或者超越别人,被别人远远超越。和自己之前比,再也没有之前那么优秀,万人瞩目,像一颗陨落的巨星,永远失去了昔日的光辉,再也无法重现昨日的辉煌。

我举两个案例来说明:姜旭和王瑶

姜旭小学每次考试都是全班第一名。可是,自从上了初中,他就没有考过第一名。而且,他们班是全校重点班,一分之差就会差十名同学。因此,姜旭虽然与第一名仅仅有十分之差,可是,他总是排在全班40多名的位置。他为此非常苦恼,总觉得自己很笨很差。

其实,姜旭在全校的排名一直在前100名,上重点高中是没任何问题的。但是,他却因为在班级排名是40多名而自卑不堪。每次考试他都抑郁寡欢,排名出来他更是觉得天都塌了。再也没有小学那种考完试,老师同学都围着他转,都夸奖他赞美他的那种氛围了。他觉得非常孤独,自己在班里可有可无,看着同学们轻轻松松快快乐乐学习的样子,他宛如隔世,好像自己是在梦里,同学们和自己不在一个世界里。

姜旭越来越不愿意去上学,每天早晨妈妈要喊他很多次才能起床。

初二第一学期第一个月,姜旭只上了半个月就开始请假,要么是头疼,要么肚子不舒服。十月份就再也不去上学了。爸爸妈妈和他去医院看了很多科室,也看不出什么问题。有医生提醒爸爸妈妈:孩子是不是出现了心理问题,应该去心理科看一看。

姜旭爸妈带着姜旭到心理科做了一个测试,结果是中度抑郁症。

爸爸妈妈看到结果,觉得天都塌了。他们引以为自豪的儿子,上了重点中学怎么突然就抑郁了。他们不知道,姜旭从小学的第一名到初中的第40名这个心理落差太大了,他不接受这个现实,纠结在其中,看不到自己的优点。他在全校前一百名是绝对的优等生,他只看到了自己在班里倒数的名次。

王瑶的情况和姜旭有些不一样。

王瑶初中也是一名非常优秀的孩子,各科成绩名列前茅。可是,自从王瑶上了高中,他的数学成绩就一落千丈,150分的试卷自己能考60多分,一上数学课脑子一片空白:什么三角函数的积化和差,和差化积,什么导数积分微分不定积分,什么增函数减函数奇函数偶函数反函数,一看数学书头都炸裂了。

和自己之前比较,现在不再那么优秀,甚至成了倒数第一,从正数第一到倒数第一,从什么都会到什么都听不懂,这个心理落差非常大。

王瑶高二只上了一个月就不去上了。爸爸妈妈带他去医院一检查:抑郁症

面对姜旭和王瑶的心理问题应该怎么办呢?

首先,要知道他们两个的心理问题都是因为学习成绩导致的心理落差太大,无法接受现实的自己。

其次,除了就医吃药减少症状之外,心理工作必须及时正确跟上。怎么做心理工作?一方面去发现孩子的优势科目,尽量提高总成绩。中学的课程不外乎就是语数外物化生地史政,总会有自己比较优势的一科或几科。第二就是积极给孩子辅导学习方法,特别是数学,概念的正确理解非常重要,有些孩子听不懂高中数学课是因为概念没能理解,定理没能掌握条件和题设。曾经有一个本科生问我:到底什么是极限?可见他对极限的概念都没有掌握。

0 阅读:61

云尔育儿知识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