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觉得以后就全球都不会再有什么“世界工厂”了,经济繁荣和普遍消费的时代过去了,往后就是长期通胀和劳动力匮乏。
按照常理来说,以前产业从欧美转移到日本,从日本转移到韩台,再从韩台到中国。如今从中国到东南亚不是很合理吗?
其实认为能“能取代”的,要面临的问题也很简单——2008年左右,东北亚的工资水平、劳动力成本就已经明显高于印度和越南了,要产业转移应该从那时候就开始。这里最好的观察样本是成衣制造业,为什么?因为成衣出口是对劳动力的工资水平最敏感、关系最紧密的行业,可以说是最好的观察样本。各个穷国承接富国的产业转移基本都是从做衣服开始。
我查阅一下历史数据,1965年日本人均GDP 960美元,按购买力调整,跟2010年的中国相当。于是从1965年到1975年,日本的成衣出口迅速消亡。类似的是韩国、中国台湾省在八十年代中后期成衣业达到顶峰,随后十年内成衣业就基本消亡。
然而你去看中国的数据,别说产业消亡,转移的速度可以说非常缓慢,无论是成衣业还是整个纺织业所占的优势仍然极其巨大和牢固——这里需要指出的是,2022年中国服装出口的比例实际上出现了大幅反弹,达到了全球的43.5%,在一万二千美金的人均GDP水平上达到了顶峰。
为什么中国能维持产业优势那么久?我觉得原因很简单:规模效应。人人都抱怨人太多、觉得人少就好了,但实际上没有那么多的人,又哪来的那么多的产业和就业机会呢?大规模的产业聚集各个产业之间能相互配合提高生产效率,更多的劳动力和智力资源富集也让创业者和劳动者像鲨鱼一样寻找机会,利用每一个赚钱的空档满足市场的需求点,而且大规模的人口的国家可以利用本地的市场摊薄研发成本。这跟各国一线城市不断扩大、中小城市衰落是一个道理,集中和规模效应带来优势。另外的案例就是近十几年美国经济规模相对于欧洲优势持续扩大,也是统一体量带来的规模效应。
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讲,去认为东南亚或者墨西哥凑在一起去代替中国是荒谬的——越南的工程师要怎么跟墨西哥的工厂配合?去学西班牙语么?唯一的中国“平替”,显然只有印度——“你不干有的是人干”不能用在国家领域,因为地球相对于国家没多大,可选的余地并不多。
而说到印度,一个惯常替印度辩护的理由是——印度其实在1991年才开始对外开放,比中国晚了13年。姑且忽略掉1991年之前印度经济也远比中国开放的事实,就按这个逻辑算。今年是2023年,2023-13=2010。问题来了,印度达到2010年中国的水平了吗?为了避免印象流,我提醒一下,2010年是个关键时间点,这一年中国刚好成为了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制造业第一大国、出口第一大国、汽车制造第一大国。印度?
实际上你很难拿印度跟历史上任何时间点的中国对比。因为在很多指标上,印度不是“发展阶段”的问题,而是能明显看出来印度压根就还没有走上东北亚式的发展道路。按人均GDP算,印度的GDP似乎类似于2003年左右的中国水平。然而从制造业的水平、出口产值、储蓄率投资率、基础设施水平等指标看,印度都没有如同世纪之初的中国一样“爆发前夜”的迹象。实际上对那个时期新闻有印象的人应该都记得,当时的新闻天天强调的是防止经济过热,美国人嚷嚷的是RMB应该升值。然而印度当前却是卢比一跌再跌,逡巡不前。
这里我认为,造就中国世界工厂地位的本世纪第一个十年是不可复现的。无论是内部环境(较高的教育、制造业、基础设施水平)还是外部环境(计算机和互联网产业爆发)都是千载难逢的,欧美自己处于经济繁荣时期,而中国同时普及了第二和第三次工业革命,所以内外部需求同时爆发。现在这个存量争夺的时代,各国都是锱铢必较,投资商很难有热情像投资中国一样投资印度。
最后,我不得不说,如果哪天中国世界工厂的地位真的维持不了,那也跟什么“脱钩断链”关系不大,主要是出生率的问题。至于如果真没有“世界工厂”了呢?我觉得可能就是长期高通胀、劳动力匮乏,最终大家主动削减需求,降低生活水平而已了,所以我们这一轮破釜沉舟的经济转型之路是必然的,也是非常高瞻远瞩的战略选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