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时三伏天,天气热如汤。”
7月15日正式入伏
今年的“三伏”长达40天
入伏后,有哪些注意事项?
该如何正确防暑?
这篇实用干货,一定要看完
什么是三伏天?
三伏天是个总称,
分为初伏、中伏、末伏,
一般来说,三伏天在6~9月之间。
我国传统历法规定,
初伏和末伏固定都是10天,
中伏则不固定,
有时是10天,有时是20天。
2015年至今,
我国已连续10年
“三伏”都是40天。
↓2024年三伏天时间表↓
初伏(10天):7月15日~7月24日
中伏(20天):7月25日~8月13日
末伏(10天):8月14日~8月23日
HOT
SUMMER
40天里,全身心都在经受“烤”验
三伏天难熬,不仅因为这是一年中温度最高、湿度最大的日子,也是各种疾病容易扎堆的时候。
1
更易中暑
相同气温下,湿度越大,体感温度越高。高温、高湿会直接影响身体散热功能,更易发生中暑。
2
脑血管更易崩溃
气温高于32°C时,脑卒中(俗称中风)发生率较平时高出66%。德国环境健康研究中心研究发现,夜间高温也会增加中风发病风险。
3
心脏负担大大增加
在高温、高湿的互相影响下,全身血管扩张、大量出汗甚至脱水,高湿则会使空气含氧量低,让人胸闷气短、喘不上气。
人体这些变化可能导致血液黏稠、血氧含量下降、心跳变快、心肌耗氧量增加,进而增加心脏泵血负荷,引起心肌缺血、心力衰竭甚至心肌梗死。
4
连累情绪
持续高温还会连累情绪调节中枢,情绪中暑在医学上称为夏季情感障碍综合征,主要症状是心情烦躁、易生气等。
5
胃肠道易受伤
潮湿、不流通的空气导致病菌更易滋生,引发各类胃肠道炎症。
“三伏”处于小暑与处暑节气之间,
天气最为炎热!
入伏后一般以桑拿天为代表,
大家一定要注意防暑降温!
三伏天如何消暑纳凉?
入伏后,
天天都是“烤”验,
大家注意防暑降温,
做好养生~
来源:生命时报、人民日报、东莞疾控编辑:程焕映 温嘉林责编:陈广泰转发提醒家人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