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调交流的未来走向!

三剑客 2024-05-16 19:40:34

剑客楚 三剑客

在许多军官眼中,选调交流是除毕业分配之外,唯一改变命运的机会。

这个认识,到底对不对?对,因为确实如此。君不见,很多军官从艰苦边远地区和单位,调到了大中城市,流向了院校、科研单位、大机关,实现了家庭团圆,人生逆袭,成为人见人羡的对象。

但也不对。理论上,军官改变命运的机会,应该是立足本职,实现晋升和提职,而非选调交流。如果都寄托于这种“鲤鱼跳龙门”式的选调交流,个人的命运是改变了,单位的处境则可能岌岌可危。

文|剑客楚

图|大唐

编辑|剑客XY

当然,这绝非否定选调交流的作用。相反,作为军队人事政策的组成部分,选调交流的好处显而易见。

一是打破“毕业分配定终身”的职业发展格局。对大部分军官来说,毕业分配到哪里,基本上一辈子就在哪了。想再挪一挪,比登天还难。

这是不对的。分到“差单位”的军官,发展、晋升的机会有限,最后不得不相信,只有“向后转”,才能过上好日子;分到“好单位”的军官,时间一长,就像温水煮青蛙,失去能力危机与本领恐慌,慢慢不自觉懈怠下来。

二是有利于军官的成长和发展。俗话说,一个岗位就是一座学校,一次经历就是一位老师。通过选调交流,军官经历不同的岗位、环境和任务,接受锻炼、磨砺和摔打,积累丰富的能力和经验。过去常讲的,要培养多岗位、复合型军官,就是这个道理。

同时,实现选调交流后,军官有机会结识更多的同行和领导,拓展人脉资源,从而为未来的成长和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三是维护公平、平等的发展和晋升的机会。有句话说得好,树挪死,人挪活。对个人来说,能“挪”本身就意味着机会和希望,哪怕毕业分配的起点有差距,也不要紧,因为还有选调交流的“二次机会”。这种机会越公平、平等,军官对长期服役、多做贡献的信心和勇气,就会多增加一分。

军官对选调交流的关注,从未减退。选调交流对个人的好处,有网友总结为4点:

一是寻求更好发展。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在一个单位待太长时间,必然遭遇发展和晋升的“天花板”。弯道超车很难,换道超车却很容易。趁着年轻,抓住机会,孤注一掷,换个单位,再进一步。哪怕不成功,也没什么坏处。

二是改变服役地域。特别是艰苦边远地区军官,把选调交流当成“救命稻草”。这也可以理解,谁不想去大城市,谁不想去“好单位”。

但也不能忘了,边疆再苦,一线再累,总要人来守。有首歌唱得好,“你不扛枪我不扛枪,谁来保卫她?”

三是追求家庭团聚。两地分居的军官,通过选调交流,调到配偶子女,或父母所在地,这无可厚非,也是人之常情,更是一件好事。

四是摆脱当前困境。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有的在单位发展不顺,有的过得不开心,都非常正常。通过选调交流,换个新环境,重新开始,也是不错的选择。

有句话叫愿望很美好,现实很骨感。选调交流并非万能良药,不能包治百病。其本身也有局限性,主要有2点:

一是实施难度大。从程序上看,自计划下达,通知基层单位,到逐级报名、统计、推荐,上报以后,又是逐级审核、遴选、考核,持续时间较长,至少是3个月,投入的人员、时间、精力不计其数。从标准上看,既然是选调交流,必然是优中选优,门槛极高。如果标准太低,都符合条件,就不叫选调了。从指标上看,选调交流最大矛盾,是名额有限。谁不想成长和发展,一遇选调交流,报名人员蜂拥而至,“僧多粥少”是必然出现的现象。

二是现实梗阻多。有网友说,虽然选调交流报名了,但既担心哪个环节上出问题,又怕能力素质有短板。只要一天结果没落地,心都在半空中悬着,都没心思工作了。换位思考,如果你是单位和领导,选调交流动辄形成“集群效应”,担不担心人员思想不稳定,干工作心猿意马;或者优秀骨干人才流失,单位工作“烂”摊子?

因此,有必要从制度和机制的层面,对选调交流进行调整优化。在此,剑客有一些不成熟的思考和建议,可供商榷。

一是在制度上,进行顶层设计。真正的选调交流,是不区分地域、单位好坏的。尤其是从“好单位”往“差单位”选、从“好地方”向“差地方”流,缺乏制度机制保证,实施起来更是难上加难。

亟待从顶层设计的角度,逐步建立完善,如规定在晋升中校副团、大校副师2个军官成长路径的关键节点上,必须要经过选调交流,且向艰苦边远地区和一线倾斜。

二是在待遇上,加大保障力度。如果待遇跟不上,选调交流也难以全面推开。特别是工作单位的变动,会给军官带来的一连串的家庭、生活的困难,如住房医疗、家属就业、小孩上学等切身利益,需要从待遇保障上进行发力,从根本上解除后顾之忧。

三是在程序上,实行精准选人。选调交流,目的是帮组织按需选人,但实际中蜕变为人人都想动一动。能否将组织需要与个人能力相结合,推动选调交流从过去的粗放型撒网捕鱼,转变为将来的精准化直接匹配。

当然,直接匹配的结果绝不是只有一个人符合条件,而是还有很多人,但面变小了,也更精准了。类似于传说中外军采用的“电脑筛选”,设置硬性条件,兼顾个人意愿,但对单位的影响更小。在此基础上,精简程序,缩短时间,探索“直通车”式的选调交流。

当然,监督也要跟上,防止出现地方上的“萝卜招聘”。有干事说,选调交流对单位就是“渡劫”。选调成功,优秀骨干人才走了,一时半会补不齐;选调不成功,这个群体还不小,需要1-3个月调整心态,加上前期选调的过程,大半年才能恢复激情干劲,对部队影响实在是太大了!

四是在导向上,坚持战斗力至上。选调交流,从短期看,应该是选调优秀骨干人才,满足部队需求;从长期看,是全面推开选调交流,优化人才配备,提高人岗适配率,盘活现有人才资源,有力提升部队战斗力。扭住了战斗力这个关键点,你才能真正理解什么叫真正的选调交流。

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必成。

选调交流的路子已经走开,相信将越走越好!

0 阅读:161
评论列表
  • 2024-07-29 20:29

    越是好地方应该是收入越低晋升越慢才对,现在完全搞反求了。谁还愿意守边疆啊[无奈吐舌][无奈吐舌][无奈吐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