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60年代初期,我国设置了华东经济协作区,是全国六大经济协作区之一。需要指出的是,这并非是行政区划。
当时的华东地区,包含了江苏、浙江、安徽、山东、福建、江西、上海、台湾等地。不过在70年代末期的时候,华东地区的概念正式撤销。
不过在不少学者以及网友的潜意识中,华东地区的概念依旧存在。值得一提的是,在经济数据比较中,华东地区各省市往往没有台湾省的参与,因为其数据的统计方式不同。
一种观点认为,华东地区不仅地理区位、物产资源、气候环境有优势,同时在产业基础、城乡发展、民富水平、科教文卫、产业基础等领域更有着强大的实力。
毫无疑问,华东地区是中国综合实力最高的经济区,经济总量将近占到了全国总量的四成。
根据2022年全年的最新GDP数据,华东地区GDP十强揭晓,依次为上海(4.46万亿)、苏州(2.39万亿)、杭州(1.87万亿)、南京(1.69万亿)、宁波(1.57万亿)、青岛(1.49万亿)、无锡(1.48万亿)、福州(1.23万亿)、泉州(1.21万亿)、济南(1.20万亿)。
截至目前,华东地区GDP十强已经全部突破万亿,体现了强大的全面均衡发展。
这份十强榜单中,包含了1个直辖市,5个副省级城市以及4个地级市。需要强调的是,这里的省会福州,其行政级别依然是地级市。
上海的GDP早已突破了4万亿,是华东地区发展的领头羊、排头兵。
在上海全市的地区生产总值中,公有制经济增加值20715.29亿元,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23937.51亿元。可以看出,上海是一座经济结构较为合理的城市。
同期,上海全市的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为74.1%,产业含金量进一步提升。
苏州坐稳第二,这个成绩已经维持了几十年!
华东地区,强市云集,但是苏州的经济实力一直维持在第二。当然如果参考综合实力的话,或许南京、杭州等省会城市更胜一筹。
但是在GDP领域,在华东地区,苏州长期以来仅次于上海。
公开资料显示,2022年,苏州全市的GDP总量为23958.3亿元,比上年增长2.0%。其中,苏州的第二产业增加值11521.4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12244.0亿元。
同期,苏州全市的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70819元,同比增长3.9%。
青岛仅排第六,相比十几年前的排名,有所退步!
十几年前,青岛的GDP总量曾领先于南京、宁波等城市。如今,青岛的GDP仅排在华东地区第六位。
从青岛市统计局获悉,2022年,青岛全市的GDP总量为14920.75亿元,同比增长3.9%。
同期,分行业来看,青岛35个大类行业中,有22个行业实现增长,行业增长面为62.9%。
2022年,青岛全市的贸易总额为9117.2亿元,同比增长7.4%,占到了山东全省贸易总额的比重高达27.4%。
那么对于华东地区的GDP十强城市,大家有什么不同的想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