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铁+新型储能,这一组串式储能电站已运行超过10000小时

全国能源信息平台 2025-03-31 08:37:00

建设于南京钢铁集团,由三峡电能投资、领储宇能助力建设的南京南钢61MW/123MWh储能电站(以下简称“南钢储能电站”),近日迎来里程碑时刻——

自2024年1月全容量并网以来,该电站已连续稳定运行超10000小时,累计转移高峰用电负荷超10000万度,以扎实、可靠的实际落地成效节省大笔电费开支,最大限度发挥了储能电站削峰填谷的经济效益,兼顾提高地区储能站利用水平,同时实现了参与需求响应、延缓电力系统改造升级、参与电力辅助服务等功能。

值得一提的是,经第三方权威检测机构国网电科院认证,南钢储能电站系统效率高达90.29%,这一数据不仅刷新了行业对工商业储能经济性的认知,更使得领储宇能助力建设的南钢储能电站成为传统重工业与新能源技术深度融合的标杆案例。

南钢储能电站航拍图

南钢储能电站项目投资建设方三峡电能表示,南钢储能电站的运行成果良好,项目通过动态响应用户侧调峰需求,使得“源”与“荷”进一步匹配。领储宇能从方案设计到运维支持全程跟进,真正将储能系统融入生产流程。高效、稳定、高利用率的长期运行,最大化兑现了“储能+钢铁”的投资收益。

90%+的高效率是怎么“炼成”的?这源于领储宇能对技术架构的深度优化,见于项目设计的处处匠心。

技术架构层面,领储宇能采用了组串式解决方案,Ocean能量蓝海储能一体柜采用“一簇一管理”设计方案,突破传统集中式方案桎梏,消除环流影响;热管理系统采用柔性智能热管理散热策略,可根据电芯、环境温度、运行工况智能输出制冷量,液冷机组每日能耗可下探至45.91kWh;3S全栈自研能力使得系统和谐响应,自主研发的能源管理系统(EMS)通过AI算法实时预测生产负荷,动态优化充放电策略,实现“削峰填谷”与变压器过载保护的协同控制,供电可靠性增强。

项目设计层面,为进一步提升系统效率,领储宇能在每个储能柜上加装了光伏板,通过光伏发电来支撑站用电力,而站点随处可见的每盏路灯上也加装了光伏板和小型风机,通过新能源供电的方式,力所能及地减少站用电损耗,提升系统运行效率。

南钢储能电站实景

面向钢铁企业对安全的极致需求,领储宇能采用“三级消防+五级熔断“的消防机制、”簇级热管理+智能监控”等主动安全措施、故障隔离等被动安全措施,构建起全方位安全体系。防患于未然,结合AI大模型的本地部署,领储宇能Ocean能量蓝海储能一体柜可实现提前2个月以上的热失控安全预警,能够检测内部微小短路,检测准确率能够达到95%以上。

同时,项目已实现电芯健康大数据分析模块的开发,可将大数据分析技术应用于电池健康管理,实现对储能电站每颗电芯实时状态的可观可测,可实现0.3秒级的异常响应及97%的寿命预测精度。

作为国内首个百兆瓦时级组串式用户侧储能项目,南钢储能电站验证了该技术路线的规模化应用潜力。布置在工商业用户端的组串式储能系统配置灵活,与用户实际需求贴近——模块化设计允许企业根据需求分阶段扩容,避免一次性重资产投入;液冷系统使充放电效率有效提升,全生命周期放电量较集中式方案提升4%-5%。

领储宇能的落地成果不仅限于南钢储能电站。根据高工产业研究院(GGII)数据,2024年,领储宇能以超过1GWh的总装机量跻身组串式储能系统出货量前二,工商业储能系统集成前十,接连落地梅钢50MW/100MWh储能电站、滨海200MW/400MWh独立共享储能电站等标杆项目。

梅钢储能电站实景

其中,梅钢项目采用252台Ocean 400L液冷储能柜,首年收益达3280万元;滨海项目作为当前规模最大的组串式电网侧储能电站,1080台能量蓝海储能柜参与电网调峰调频,作为独立共享储能电站为业主方提升新能源消纳能力。

以组串式储能解决方案为基底,以模块化产品+智能化管理”模式为依托,领储宇能助力客户重塑工业能源管理新范式。面向未来,公司将致力于成为客户的“能源合伙人”,为钢铁等高耗能行业提供从能源供应到碳资产管理的全链条服务,支撑更多业主迈向低碳生产,为工业绿色转型贡献智慧和力量。(仲新源)

#广告#

0 阅读: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