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你究竟怎么了?
“特斯拉,曾经那个让我们仰望的新能源汽车巨头,如今咋就变成了这副模样?”看到特斯拉最近的一系列情况,我心里也不禁犯起了嘀咕。
咱先说说特斯拉最近的购车政策。据特斯拉微博 4 月 22 日消息,特斯拉中国宣布了新的促销活动。6 月 30 日前,焕新 Model Y 首次全系推出 5 年 0 息,首付 7.99 万元,月供低至约 3060 元;与此同时,Model 3 全系也推出限时 8000 元保险补贴,后驱/长续航版叠加 5 年 0 息,月供低至约 2460 元。这一连串的数据和优惠政策,乍一看还挺诱人,仿佛在说:“快来买我呀!”但稍微一琢磨,却又能感觉到一丝丝的心酸。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根据乘联分会发布的数据,特斯拉中国今年一季度批发销量同比下滑了 21.8%,这可不是个小数目啊!虽说零售销量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但增长势头远远赶不上其在中国的最大竞争对手比亚迪,比亚迪的增长率达到了 18.8%。这就好比两个运动员赛跑,一个奋勇向前,一个却渐渐体力不支,高下立判啊。
我了解到,作为一线的销售人员,他们所承受的压力可想而知。据界面新闻报道,多位特斯拉销售表示,由于无法按时完成考核指标,已经放弃周中双休,改为一周七天在岗,“每日早上九点工作至晚上十点,平均单日时长接近 13 个小时”。这是何等高强度的工作啊!北京地区门店考核标准还挺高,每日成交至少一辆车,一个月内大约需要销售 30 辆左右。可实际上,不少销售一周内最多也就卖出 3 至 4 辆,得不断地跟进客户、想尽办法说服人家,才可能完成指标。一位已经打算离职的销售感慨道:“过去无需向用户费力介绍产品,订单‘自动’送上门的日子已经一去不复返了”。这话里满是无奈和失落。
想起今年年初,时隔 5 年焕新的 Model Y 一度让大家看到了希望,仿佛特斯拉又能重回新能源汽车行业的顶峰。但一番操作下来,却没能重现当年的辉煌,特斯拉没能重回初入中国时占据新能源汽车行业绝对主导地位的状态。就拿今年一季度在欧洲的销售数据来说,那叫一个“惨烈”。根据 Statista 发布的数据,特斯拉在欧洲的销售全线暴跌,在德国、丹麦、瑞典跌幅超过 50%,荷兰也接近腰斩。这就好似从山顶一下子滑落到了谷底,让人不禁唏嘘。
再看看特斯拉的交付周期,官网显示,焕新 Model Y 后驱版交付周期为 2 至 4 周,长续航版交付周期为 3 至 5 周。相较此前 1 至 4 周的常规交付周期,当前等待时间没过分延长,看似挺正常,可一些销售却认为市场反应难言乐观。要知道,当年可是供不应求,那场面和现在比起来,简直天壤之别。
还有财务数据这一块,1 月 30 日,特斯拉发布 2024 年第四季度财报显示,第四季度营收 257.1 亿美元,市场预期 271.5 亿美元,上年同期 251.67 亿美元。第四季度毛利率为 16.3%,第四季度净利润 23.17 亿美元,市场预期 22.41 亿美元,上年同期 79.28 亿美元,同比下降 71%。这净利润下降得也太厉害了,让人不禁怀疑特斯拉是不是遇到了什么难以跨越的坎儿。
对了,本周特斯拉还要公布最新财报,我估计很多人都在等着看呢。截至当地时间 4 月 21 日收盘,特斯拉报 227.5 美元,跌幅 5.75%,市值 7317.6 亿美元。这一连串的消息,就像一颗颗重磅炸弹,把曾经那个高不可攀的特斯拉形象炸得有些支离破碎。
特斯拉到底怎么了?是因为竞争太激烈,被对手比亚迪远远甩在身后?还是因为自身市场策略失误,没能准确把握消费者的需求?亦或是其他更深层次的原因?这一切都值得我们去深思。
我记得曾经有段时间,特斯拉就像一颗耀眼的明星,光芒四射,吸引了无数人的目光。那时候,好像只要提到新能源汽车,大家首先想到的就是特斯拉。可如今,情况却发生了如此巨大的转变。消费者的眼光越来越挑剔,市场竞争又愈发激烈,特斯拉如果不做出改变,再这么下去真的不知道会怎样。
我觉得啊,不管是一个企业还是一个人,在发展的道路上都会遇到这样那样的困难和挫折。关键是要能及时反思,找出问题所在,然后想办法去解决。特斯拉现在就像是在一场激烈的战斗中陷入了困境,但愿它能尽快调整战略,重新找回昔日的辉煌。毕竟,曾经它是那么的让人期待啊!
就像那句老话说的:“失败不可怕,可怕的是失去信心。”特斯拉要是对自己有信心,积极去应对当前的困境,说不定还能打一个漂亮的翻身仗。但要是就此一蹶不振,那可就真的没救了。总之,特斯拉未来的路还很长,咱们就拭目以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