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部分情况下,一个社会现象的形成原因,通常是多方面、多层次、多根源的。
于生小孩这件事,大抵也是如此。
一般来说,站在男性的角度看:更多的网友相信,女方过高的彩礼,是导致人们生育意愿下降的根本原因。
毕竟批判一个自己追不到或需要极大成本才能追到的人,将生育意愿下降归因到女性身上,能够让自己获得更多的认同感。
站在女性的角度,花花世界、万般精彩,围着老公、孩子、厨房转,将会错过人生的诸多精彩,何必把下半生托付给一个相识相知不深的人呢?
另外,彩礼、房子、车子、工作、收入、身高、相貌、学历甚至生辰八字、星座,都能成为人们拒绝彼此的理由。
显然,这可能是个别网友拒绝对方的理由,却不是普遍存在的现象,所以不能简单将生育意愿的下降,归因于这些表面因素。
从更深层次的原因来看,生育意愿的下降,是伴随着城镇化而发生的。所以,城镇化显然是生育意愿下降的深层次原因之一。
这一点,我们在之前的文章中,有对比过中华文化圈国家城镇化水平与生育率的分布情况,感兴趣的可以自动搜索文章(”印钞生娃?数据表明,城镇化越高、人均GDP越高,出生率越低“)。
另外,还有其他同属深层次的原因吗?答案是肯定的。
世界银行关于各国发展水平的统计指标,有一项叫高等学校女性入学率,用于衡量各国历年女性报考高校的比例。
将这项指标与女性人均生育子女数结合起来,用于观察女生接受更高层次的教育,对生育的影响程度。
如你在图表中所见,在数据完整的大部分国家中(少数岛国、非洲部分国家的女性高校入学率数据缺失,不在图表中),基本遵循了:女生高校入学率越高、总生育率越低的发展规律。
反之,高校入学率低的国家,女性的总生育率会越高。
所以,你可以在多个渠道看到:宗教不世俗化的国家,在过去几十年间,人口生育率有着极高的增长。
少数国家游离在趋势线之外,比如日本、泰国和我国,女性高校入学率的排名,要低于生育率在世界上的排名。而以色列、哈萨克斯坦、蒙古和阿尔及利亚等国,女生入学率较高,但生育率也高。
甚至这个横向对比,我们可以说,女生接受更高等的教育,会推迟或阻止人们生育的意愿。
在作者看来,这是近些年我国人口出生率下降的深层次原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