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气是很容易压制的,只要你不去琢磨。
很多时候生气之所以演变成祸患就是因为当事人越想越气,如果这个时候把脑子放空,不去计较无谓的得失,也就心如止水了。
《金刚经》里有一句话,叫做“如是降伏其心”。
早上做着美梦,被吵醒,睁眼一看,时间还早,本来应该再睡至少一个钟头的,但是最主要是因为梦被打搅了,这事就越想越气,心想什么时候收拾不行,非得现在收拾,又想也确实只有这个时候才有时间收拾,又想,唉,收拾完了还不定多乱呢,可能还不如原来呢,这样一想,就更加的气愤,觉得自己走投无路,这个觉看来也是睡不成了。
但是我突然想到“如是降伏其心”,理解到想让愤怒消失,途径不是将愤怒的动因合理化或者一味地谴责别人而将自己择得一干二净,而是彻底不缘起愤怒,就是这一下子就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要生气了,一想到这句话,就忘了自己为什么要生气了,把之前发生的事情都忘记了。
在忘记之前,可能还是会有气愤的念头跑到脑子上来,但是大概经过了三次推阻,不让它进入自己的脑子后,我就安然入睡了。
壹
何为如来?
如来即为人人本具之根性智慧。
为什么叫如来?
因为当你的无明状态被启发后而被打开,从而一切皆明之时,会有一种思想源源不断、智慧绵绵不绝涌到脑子里的感觉,这种感觉就像智慧从外面的某个地方“来”到了自己的脑中,但是其实不是这样的,而是这种智慧本身就在你的身体里,没有来,也没有去。
为什么要叫“如来”,不索性说是“来”?
为什么要说是“好像是来了”?
因为依我们的观点,认为既有来则一定有去,如果来了又会去(离开),也就不是本具的意思,这种东西没有“去”,“去”不了,这种东西并不会离开,而是本身就在每个人的身体里面,只是被障碍阻挡,没办法出现在每个人的眼前,除去障碍,就能看见。
它如果不被觉察到,也就不会“来”,但绝不会“去”,只是被阻挡住了,所以看不见,如果被觉察到了,也就是感觉它“来”了,但只是浮在上面的沙土被拂去了而已,它一直在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