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传》书中的一大谜团:为什么生辰纲会屡次被劫

茅塞盾开 2025-04-16 22:47:44

前几天,咱们借着一篇文章,探讨了《水浒传》中的一个问题,梁中书献给老丈人的生辰纲是被谁劫掠的。

因为当时我还没有往深处考虑,所以那篇文章仅仅只是简单探讨了一下表面原因,最后得出一个结论:

之所以生辰纲会被劫掠,是梁中书身边的人每次都将运送生辰纲的具体信息透露出去,才引来沿途麻匪们的注意。

但是,为什么梁中书身边的人会将这个信息透露出去?动机是什么?当时并没有展开讲。

今天,借着这篇文章,咱们且把这个问题好好分析一下。

废话不多说,咱们先看几段书中的细节:

细节一、梁中书见到杨志的时候,杨志是毫无保留地把自己此前的经历,对梁中书和盘托出;

"杨志便把高太尉不容复职,使尽钱财,将宝刀货卖,因而杀死牛二的实情,通前一一告禀了。”

梁中书听闻之后,是什么反应呢?

“大喜。”

梁中书为什么初次见到杨志,就这么高兴呢?仅仅只是因为他有一身好武艺、敢于伸张正义,杀了无赖牛二吗?

可能有这层原因,但是我认为那不是主要的。

最主要的原因是:杨志得罪了高俅,是妥妥的高俅的弃子。

俗话说,敌人的敌人,就是自己的朋友。

如果照这个逻辑,我们将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

梁中书和高俅的关系并不和睦,甚至说有比较深的矛盾。

这种关系的不和睦,就体现在接下来梁中书安排杨志和北京战将周谨、索超的比武活动中。

在这场比武活动中,作者反复在强调着一个细节,那就是梁中书的心理活动:

“我指望一力要抬举杨志,众将不伏。一发等他赢了索超,他们也死而无怨,却无话说。”

“他们”指的是谁呢?自然是北京府的两位军头,李成和闻达。

为什么梁中书一定要借杨志挫败周谨和索超,来打压一下李成和闻达呢?

我想原因很简单,这两个军头不是梁中书的人,而且梁中书身为一把手,长期被他们架空,无法在北京立威,调动北京的军马。

写到这里,相信大家都已经很清楚,闻达和李成是谁的人了?

自然是高俅安插在北京的心腹。

一方面,北京是宋朝位于北方的军事重镇,高俅执掌天下兵马,必然要牢牢把控这个要害的位置,所以会安插绝对心腹执掌这里,而且一安排就是两个,避免旁落他人。

另一方面,梁中书是蔡京的女婿,蔡京调派他到北京担任军事主官,也是想在宋朝的军界培植自己的势力。他要把这里作为女婿在军界崭露头角的重要平台。

梁中书能够被安排到北京,其背后是蔡京和高俅两大势力互相角力和妥协的结果。

以高俅的尿性,自然不会轻易妥协,把北京这个军事重镇拱手相让。

写到这里,我想大家已经从更深层次明白,为什么梁中书进献蔡京的生辰纲会屡次被劫掠了。

其背后的直接原因,就是有人恶意将运送生辰纲有关的信息故意泄露给沿途的麻匪们。

其用心指险恶,已经不是单单让梁中书损失点钱财那么简单。

我们可以设想一下,如果生辰纲屡次被劫,梁中书会是什么下场呢?

1、一而再、再而三在同一个问题上出现差错,会显得梁中书办事能力差。一个在北京执掌千军万马的军事主帅,居然连给老丈人运送贺寿礼品这么点小事都办不好,这不是在狠狠地打梁中书的脸么?

2、梁中书屡次不能把给老丈人过寿的生辰纲送过去,蔡京还能对他有什么好印象吗?本来蔡京还指望这个女婿能掌控北京,成为他和高俅分庭抗礼的重要布局。现在女婿连这点事都办不好,蔡京估计都开始怀疑当初的选择了。

相应的,蔡京和女婿之间的关系,也就被离间了。

3、更绝的是,这件事还被捅破到民间,传得沸沸扬扬的。单是梁中书能搞到价值十万贯的生辰纲给老丈人贺寿,就无法在朝廷和皇帝那边说得过去。

梁中书一个月才有多少俸禄?请问每年采购十万贯礼品的费用是从哪来的?梁中书作为蔡京的女婿送了十万贯,那么蔡京的儿子,还有下属、小弟、马仔会送多少?

这已经不是在打脸梁中书了,而是在直接剑指蔡京了。

能够想出此等阴损的招式,纵观《水浒传》,恐怕除了高俅之外,没有第二个人了。

4、现在我们应该明白,上一年度,梁中书进献生辰纲被劫一案,直到第二年都没有被侦破,其背后必然是高俅动用关系在压着这个案件。他就是要让这个案件永远无法侦破 ,好成为梁中书和蔡京政治上的污点。

我们甚至可以做这样一个假设:上一年度生辰纲被劫,并非麻匪所为,而是高俅指使人干的。

他们之所以泄露消息出来,反而是为了栽赃给麻匪们,以掩盖他们的阴谋。

所以这个案件压根就不可能被侦破。

我不知道我这样分析这个问题,是不是有过度解读的意味。

不过,我认为,一部优秀的文学作品,其之所以能够成为不朽之作,就是因为书中的很多细节能够经得住读者们的推敲,甚至可以从中延伸出更多、更深层次的内涵。

(全文完)

1 阅读:131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