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儿子儿媳下班就来家里了,给我和老伴儿带了正月十五的元宵和汤圆还有我们喜欢吃的东西。
因为明天他们还要加班,算是提前和我们一起过十五了。
我们一起做了丰盛的晚餐,他俩吃的都挺开心。
老伴儿问起了他们要买的那所房子的事儿,那所房子的户主急于要出国,由于国内房产形势不太好,要的价非常低。
100多平的户型不到30万,装修又很好,刚去房产中介登记,就被去那看房源的我儿子儿媳碰到了,直接就谈妥了价钱。不过人家要求一次性付款,儿子儿媳手中钱不够,差15万
我和老伴一点儿都没犹豫,直接就拿了15万。
儿子说房子钥匙已经拿到手了,简单收拾收拾,他们就打算搬家了。
儿子儿媳说到这事儿非常开心,直夸我们给力。
我和老伴儿相视一眼,彼此都知道对方的意思:
想当初我们连着六年给他们一家三口每人一万元, 6年就18万,没见他们有多开心,当时那表现像收3元钱一样。
现在只不过一次性给他们拿了15万,他们就这么高兴,这对比可是真的挺明显。
他们走后,我和老伴聊起这事儿,都觉得这两年我们黑下脸调整和他们之间的相处模式是对的。
虽然因此中间有段时间我们的关系有些僵 但终究挺过来了。
我和老伴儿就这一个儿子,因为我们的收入一直不错,所以从小到大在钱上我们没有亏待过他。
退休后,我和老伴儿每月退休金共2万多 ,我们合计现在年轻人压力大,需要花钱的地方多,自打他们结婚有了孩子后,我们每年春节给他们三口一人一万。
平时平时他们给我们买东西或者是生日给我们发的红包,我们都翻倍给钱。
我姐知道后当时劝我:说这钱给他们给的太容易,时间久了他们就不会当回事儿了。
我没听我姐的。
直到两年前春节,对门儿老邻居刘哥两口子发生的事,一下子让我们转变了想法。
那年正月初三,对门儿刘哥和张姐两口子在目送儿子媳妇儿走了后,在单元门口外就抹上眼泪了。
正巧被去外面溜达的我和老伴儿撞见了。
大冷天的把老两口劝到屋里,和他们好好的聊了会儿。
得知原因后,我和老伴儿都流冷汗了。
原来是因为他们儿子在走之前,跟他俩的聊天儿的内容。
他儿子(小刘)特别严肃的跟老两口说:"下次他再带媳妇儿回来 他们老两口儿不要再让他媳妇儿干活了。"
是用指责的语气说的。
主要原因是那年他们亲家母去世了。
小刘说:"如果刘哥他们再惹他媳妇生气,那为难的就是他。因为他媳妇儿可怜,根本没有娘家可以回缓解情绪了,就会和他吵,这会影响他们夫妻感情的。"
老两口听完瞬间懵了,不相信这话是从自己儿子嘴里出来的。
因为小刘嘴里所说的他们让儿媳妇儿干的活,不过就是洗菜做菜收拾碗筷这些。
平时来家串门,确实没让他们做过这些,而那次之所以让她做是因为那年春节前张姐得了流感,那次病毒挺严重的,张姐原来就有些基础病,一直就有些体虚。
所以才在小刘和他媳妇儿初三来了之后,让她媳妇儿主要做了这些活。
当时儿媳妇儿也没啥不满啊,还叮嘱张姐好好休息呢,没想到背后就给小刘吹了枕边风。
说到这时,刘哥叹了口气说 "这儿子养得太失败了,对他们一直付出行,稍微让他们做点啥就受不了了。"
其实老两口儿对他们儿子什么我们是很清楚的
和他们住在同一城市的儿子儿媳 每年都回亲家母那儿过年,因为亲家公早在他儿媳上学时就去世了。
所以刚结婚第一年,小刘跟老两口说以后他们除夕回岳母那边儿过节,初三才能来家陪他们时,老两口虽然心里不舒服但还是同意了。
所以每年的大年三十,初一,初二对老两口来说都不是过年。
初三他们儿子儿媳来的时候才是真正的过年。
每到初三,老两口恨不得把家里好吃的全做了。
儿子儿媳每次来主要就坐在沙发上看手机,老两口从来也没支使过他们,关键小刘两口也从来没主动提出过帮忙。
吃完饭后他们也从不帮忙收拾碗筷儿,结婚之后连着三四年都是这样。
刘哥老两口好不容易收拾完碗筷儿,想坐一会儿跟他们聊聊天儿,人家小夫妻俩又要走了。
刘哥说:感觉儿子小刘就考虑亲家母的感受,对他们老两口内心也渴望亲情陪伴的需求则是完全无视。
张姐哽咽着说:"小刘结婚的时候,他们耗尽了大半生的积蓄,全款给小两口买房买车,平日也贴补,没想到就这特殊时期,让他媳妇饿干点活儿家务活就不愿意了。"
哎…………
老两口同时叹息一声,满面愁容。
也就是这一次,我和老伴儿警醒的。
因为除了大年三十儿子儿媳陪我们过之外,其他的我们和儿子儿媳的相处模式与他们并大体相同。
本来延续好几年的给他们一家三口每个人的1万块钱,我和老伴儿那年决定,变1000了。
他们平时再回来,我们也不是像以往一样,全围着他们转,偶尔也装装病,让他们也帮我们做一些事情。而不是就在那坐着只看手机。
他们平时买的礼品我们照收不误,不再折合成钱给回去了。
不再像以往一样零着给他们钱了,而是有大事儿的时候才给。
上次给他们5万元钱是因为小孙女要换学区,得托人情,儿子儿媳手紧没有,我们支援的。
再加上这次的15万,儿子儿媳很开心,特别感激我们。
当初因为我们忽然调整和他们的相处模式,让他们对我们很冷淡的日子早都一去不复返了。
我和老伴儿现在都觉得邻居老两口是我俩的贵人。
因为他们家的事让我明白了:
马不能吃太饱,父母对儿女也不要太好。
习惯父母一直无私付出的儿女,一旦有一天父母希望他们付出了就受不了了。
父母稍微收着些,也得学会引导他们适度付出,有来有往。
这样才是正常相处的状态。
因为爱本来就是双向奔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