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破产之日》最差评分电影,让众网友激怒?

若木影视 2019-01-07 19:20:27

人物非黑即白,情绪煽动,前一小段还好,越往后越失望。另外,作为本专业领域的也来说下看法:IMF本次救助有很多失误的地方,但是IMF历次救助都有严苛的条件,施加这些条件的原因是希望该国进行实质性的改革,否则再多的钱也无济于事。很多时候,这些国家因为自己的利益并不原因进行实际的改革,只想缓解当时的危机,以及转移矛盾,把大众的焦点与不满从自身金融体系的问题转移给IMF,America们。

依然的选题耸动、内容谄媚、叙事套路。 抛开节奏、表达、视听这些艺术性要求,文学脚本就低劣、俗套:人物塑造幼稚、事态表现单调,经济官僚、金融业者和中小企业三典型全未落地,对女性、劳工等社会性议题的切入多余、暧昧。

戏剧冲突包含大量经济学知识性错误:尹正学混淆'98金融风暴与'08金融海啸的动因,困局完全归咎于官僚机关空转、经济部门瘫痪和外国资本饕餮,为IMF入场甚至把自由市场派变成财阀支持者,最后的IMF六条一节干脆堆满韩式民族主义偏执——俨然民科经济学集锦;收场整个编不下去的调性。

居然用大篇幅刻画人物感情:而且是全无合理铺垫的感情爆发…… 如此煽情的复刻与强化市民社会根深蒂固的以讹传讹,只能说韩国公共舆论大约真是未曾对'98金融风暴有系统检讨:片尾真像那么回事的号召警钟长鸣,除了创作者又当又立还能是什么。

这片不是让人清楚为何会发生,而是警示这依然可能会发生。山雨欲来不觉有风,可能是没抬头望天,也可能楼太多遮了眼。后IMF时代,美帝依然在在国际经济事务上拥有一票否决权,所以别以为地球对面常说的经济制裁与你我无关。

上学时经济学讲师曾如是说:现实世界是因,理论模型是果,危机无法预测,那为什么还要学经济?因为它能帮我们与世界和未来建立联系。哪怕足够聪敏有远见,都可能力挽狂澜还是倒,化危机为机遇的独善其身者更是凤毛麟角,现实中大部分人都对应厂长的角色。女权问题也不时在影片中提及,与其说在经济权力主题里嵌入女权诉求,不如说借职场语境的女性主义实现了更具层次的表达。就本题材的韩国电影来说完成度已经不错了,归功于每一个演员炉火纯青的演技。

别听风就是雨,也别被雨困住了就弃伞等雷劈。经济周期循环往复,危机向来隐在其中,未免受制深陷,勿把看似合理等同于理所应当,记得思考,记得怀疑。英文发音不错的惠秀欧尼输出稳定,亚仁力道最足的两场:见小跟班为发破产财狂喜时甩的那两巴掌、买房开门见尸时的决然淡漠。成果比期待值略低,剧本高开低走,前面三条线交叉进行太惊艳了导致后面没收好尾比上不足比下有余使影片有些“泯然众人矣”。

我找不到词来夸金惠秀了,看得出来做足了前期准备,包括经济术语、英语口音和每一个细节的处理可以看到作为一个女演员在男性主导的韩影市场里的广度和深度。刘亚仁也是一如既往的好,戏份不算多但也足够吸睛。遗憾就是剧本配不上这么多好演员精彩的表演。

0 阅读:169
评论列表
  • 2019-01-09 15:11

    请问哪里能看得到

    若木影视 回复:
    网上找找资源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