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陶继新)
新型冠肺炎的突然袭来,对人类来说无疑是一场灾难;然而,沧海横流,方显出英雄本色,一些志士仁人,危难之际挺身而出,不顾个人安危地战斗在抗疫一线上,谱写了一曲又曲动人心弦的乐章。
济南市槐荫区政协常委、民盟槐荫区机关二支部主委,济南雅宝特医院管理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崔连保,不但在最紧要的关头奋战在抗疫的前线,而且在疫情基本得到控制的时候,依然不忘初心,积极为抗疫努力工作着,闪耀出了令人敬仰的精神光芒。
我以前就曾采写过他,当时便被他的公益情结和高尚人格所深深感动。所以,疫情刚一到来的时候,我就在想,他一定会义无反顾地走到抗疫前线。
果不出所料。
大年初一,也就是1月25日,通过电视和微信,崔连保收到了疫情蔓延和群起抗击病毒的信息。随即,他组织本单位人员,在济南市槐荫区卫生健康局和幸福街道办事处,筹集了1200个口罩,送到槐荫区的红十字会。作为槐荫区第一个志愿者,他要求前往抗疫第一线从事公益活动。
同时,崔连保希望有更多的人参加到这一行列中来,于是在槐荫区医疗机构微信群内发起《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志愿者、志愿团队号召》。结果,应召而来者35人,加上崔连保,一支36人组成的志愿者队伍诞生了。
1月28日,他接到卫生局同意他的请求的通知。
那一刻,他很激动,在如此紧要的关头,能够走到抗疫一线,当是其一生的骄傲。当然,在这个生死未卜的事情上,家人的担心是可以想象的。可是,他们又完全支持他的这一壮举,因为他们了解他,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狙击战的关键时候,无论什么人,无论多么大的力量,都是无法阻止他的决定的。这是他的性格,更是他的境界。其实,家人在为其担忧的同时,也不由得为他升腾起一种自豪感。
1月29日,崔连保带领这支志愿者队伍入住到了槐荫区密切接触者医学隔离观察点——济南106医院。
放下简单的行装,他便马不停蹄地走进疫区指挥部,开始了紧张的工作。一进入工作状态,他马上就发现了问题——医护人员个人防护消毒工作做得很不到位,这很有可能会让他们自己感染上这一新型肺炎。于是,他马上组织现场培训,和大家一起进行消毒工作。随后,他又制定了一个工作流程架构图,以便让这一工作进入有序状态。
万事开头难,1月31日到2月1日,整整36个小时,崔连保休说睡觉,就是喘息一会儿的时间都没有。虽然有了工作流程架构图,但是还要因时因人而宜地进行调整。他的手机和两部报话机此起彼伏地响个不停。即使如此,崔连保依然忙而不乱,把每项工作都做得既高效又完美。看来,领导委任他为这支志愿者队伍的协调人,堪称慧眼识英才。
在他的协调下,不长时间,医护人员就做到了人尽其职,各在其位,紧张有序地工作了,他在关键时刻所表现出来的镇定自若,以及处理应急问题的能力,让所有人都惊叹不已。这不但显见了他的人格能量,而且也折射出了他的非凡智慧。
不只是协调,崔连保还要亲自做一些具体的工作。比如他和志愿者要穿上防护服,走进留观人员入住的楼上,对医护人员进行工作指导和培训,以及如何负责留观人员的饮食起居、生活用品,甚至每天如何进行体温测量,都要一一边讲边做,从而让他们学会学好。
让他们学会有效地安抚留观人员,也成了崔连保舍我其谁的责任。因为这些留观人员大多情绪紧张焦虑,他们担心病情会继续恶化甚至丧失生命。这些担心并非毫无根据,可如果不减轻乃至消除这种心理的恐惧,就必然会让其病情雪上加霜。而且情绪会传染,如果因一个人的情绪没安抚好,就会引起更多人的不安。所以,崔连保告诉医护人员,不但要对他们问寒问暖,给予他们心理的抚慰,而且要根据不同的病人,采取相应的心理疗法。
与此同时,新的志愿者陆续而来,他们的防护工作,都要一一从头开始。不断培训他们的任务,则又责无旁贷地落到了崔连保的身上。每天都有新人上班,也就必须天天对他们培训。崔连保毕竟没有分身之术,即使日夜不停地工作,也很难完成任务。为此,他在培训过的人中挑选出比较优秀的人员,分担培训新人培训的工作。尽管如此,他也不能彻底放手,在某些细节上,还要及时予以交代和指导。
尽管尽心尽力,要想完全满足留观人员各种各样的要求,也并不是易事。可崔连保和他的团队,不但做到了,而且还积极协助医院里的一些后勤保障人员,最大限度地满足了留观人员提出的要求和条件。
工作琐碎繁多,涉及到每个留观人员的饮食、生活、起居等问题,小到牙刷牙膏,大到被套和取暖设备等,样样都要管,样样都要做好。
由于医护人员多是新手,即使崔连保为他们讲解了一些防护措施,依然还会遇到意料不到的问题出现。比如说某个留观人员提出要吃当下没有的食物,有的很小的孩子,不能吃正常的食物,需要吃流质的食物,而医护人员又不知这些东西从何而来。包括老年人的餐饮、孕妇的餐饮、幼儿的餐饮等,每次有新人来了,都要对他们进行培训。即使如此,还会有意想不到的各种各样的问题。到了这个时候,举手无措的他们,便通过对讲机呼叫崔医生。这种事情并非个别情况,尤其是初期,呼叫声此起彼伏,他一方面马上接听,一方面随即安排。
从1月底到2月初,是崔连保一行工作最为紧张的时候。留观点休息区条件有限,工作又如此紧张,要想躺在床上安然睡上几个小时,那绝对是"痴心妄想"。况且,崔连保压根儿也没想过到床上舒服地睡觉,因为在疫情关键时期他心里想得都是如何让工作更到位反而睡不踏实。所以,累得无法支撑的时候,他就在椅子上随便一躺,即使如此,一天也很难休息三个小时。
崔连保说,不亲临现场者,是很难想象他们是如何工作的。在留观点连续工作八个小时,不只是异常紧张,而且不能上厕所,不能吃饭,连水都不能喝。因为喝水就要上厕所,而一上厕所,所穿的防护服就废掉了。当时物资异常紧缺,谁也不会因为工作期间上厕所而再换一套新的防护服。即使工作期间不喝水,依然有不少人还要小便,怎么办,只好悄悄地尿到裤子里。尤其是女性医护人员,即使在月经期间也没有去卫生间,这对她们来说,无疑是一种巨大的心理磨难。好在后来调整了时间,由连续工作八个小时缩减到六个小时,才稍微缓解了一些医护人员工作的压力。
天天如此工作,苦不苦,累不累?说不苦不累是假的,可是,他们却能从这种既苦又累中品尝到甜美和快乐。因为正是他们的服务,让留观人员感受到了不是亲人又胜似亲人的温暖。从他们为疫情所累的表情中,往往会不经意间流露出某种感激和安适感。看到这种情况,崔连保说,那绝对是馈赠给他们的世上最美好和最有价值的礼物。而且,这种礼物会永远在你的身上,走到你的心里,终生散发出宜人的芳香,让你的精神也有了某种温馨美妙的感觉。
崔连保说,工作20来天的时候,和他同来的人们偶尔在工作的一个很小的间隙,才谈起了他们的家人。
顷刻间,每个人的眼里都贮满了泪水。是啊,20多天没有见过家里的老人、妻子和孩子了。尽管和他们同在一座城市,可是,他们究竟怎样,却一点儿也不知道;况且,他们不可能不会为自己担惊受怕啊!由于开始工作太过紧张,没有时间和家人视频和打电话。所以,为了留观人员,他们在这段时间忘却了家人,有时也会心怀愧疚,可是,一看到留观人员为他们的防护之好流露出感激的目光时,崔连保原有的愧疚就跑得无影无踪了,有的只是当下病人的安危。
最后十来天的时候,工作虽然紧张,可比起之前,总算有了少许和家人联系的时间。这时,他和其他志愿者才有了与家人电话和视频的机会,而每逢此时,思念亲人的情感又开始浓郁起来。
崔连保在留观点工作了近30天的时候,有记者采访时问及他是不是想念家人的时候,立刻触动了他心底那根敏感的神经,他情不自禁地热泪盈眶:"我想现在就脱下身上的隔离服,去热烈地拥抱我所有的家人!"此时此地,记者与在场的其他人也都泪眼模糊了。
是啊!离开家人将近一个月了,孩子的网课上得怎么样啊?老人身体怎么样啊?自己的那一半是不是夜不能寐地在想着我?他们全家的生活怎样啊?他们是不是还在担心我啊……
尽管给家人视频或电话的时候,崔连保总是强忍着泪水,尽量笑着对他们说,这里很安全,请他们尽管放心。可是,视频和电话一结束,泪水就会立刻在整个脸上流淌。因为不管是在崔连保的心里,还是家人们的心里,都知道一个无法言说的事实,他在留观点里,每天都是与新型肺炎病人密切接触着,那就意味着,每时每刻都存在着被感染的危险,甚至有失去生命的可能。
后来,崔连保的夫人和孩子为他录制了一个小视频,并发到了抖音上。看了那个视频,休说崔连保本人哭成了泪人,就连同来的其他志愿者,甚至是素不相识的人,也无不泪湿沾襟。
今天采访崔连保的时候,说起此事,他还是无法控制住感情,不断地用手绢擦拭着泪水,而我的泪水也肆无忌惮地在脸上漫卷起来。
可是,当问及他是不是因为让家人如此挂系有些遗憾时,他立刻变得庄重起来。
他说,一个人不可能没有亲情,可是,在国家危难之时,就必须割舍下亲情,冲到疫情第一线。当看到那么多人为他的壮举而点赞的时候,他,以及他的家人,都感到这个决定是何其正确。他说,这次志愿者行动,将会成为自己人生的一个坐标,一个亮点,乃至终生引以自豪的事情。
崔连保非常欣慰地说,在留观点指导工作的过程中,与他同来的志愿者,以至以前并不认识的志愿者,无一不听从他的指挥,每个人不管被安排到几点上班,即使深更半夜,也是随叫随到,宛如战场上一声令下,士兵们便奋不顾身地冲向战场。
崔连保感慨不已地说,正是在这个关键时段,让他看到了人格的光芒,感受到了精神的伟岸。如果有人说是他带领这个团队走向崇高的话,那么他则说,正是这个团队,让他的精神生命又一次升华。
有时晚上在小区院子里散步,会突然想到崔连保,想起他所做的一件又一件公益事业,想起他在抗疫工作中忙碌而又紧张的工作,就不由得肃然起敬。即使整个小区静得没有了一点儿声响,我有时恍若还能听到他那高贵的灵魂在歌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