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在遵义会议投出关键一票,临终前最后一句话:毛主席北上没叫我

不吃亏加冰 2025-01-21 11:54:21

1935年1月,五军团驻扎在贵州桐梓一带,李卓然接到了一道来自周恩来的紧急电报,让他和刘少奇立刻赶往遵义,参加政治局扩大会议。会议的背后,隐藏着红军未来的命运,而李卓然能否赶到,能否及时做出决定,可能会决定这场会议的走向。

几天后,他终于赶到遵义,却发现毛泽东正身患感冒,依旧亲自听取李卓然的汇报。随后的会议中,李卓然毫不犹豫地投出了支持毛泽东的关键一票。

是什么原因让这位曾投下关键一票的革命者,感到如此遗憾与失落?

李卓然与红军长征中的关键角色

1920年初,李卓然与周恩来、蔡和森等人一起赴法国,开始了勤工俭学的生活。这段时间,李卓然通过打工和学习改善自己的生活条件,还深刻认识到了中国社会的贫困与动荡,逐渐加深了他对革命事业的决心。

在1920年代中期,李卓然转赴苏联,进入莫斯科东方大学继续学习,随后又在中山大学和列宁格勒军政学院等地接受军事与政治训练。

1929年秋,李卓然回到中国,进入了当时的中央苏区,正式投入到革命事业中。他迅速在党内担任了多个重要职务,包括中华苏维埃主席毛泽东办公室主任、中央局代秘书长等。长征开始时,李卓然被任命为红五军团的政委。

红五军团的任务是在长征中充当后卫,主要职责是保护前方中央机关的安全,并确保部队与中央之间的联系不受干扰。军团中的大多数士兵来自宁都暴动的老部队,这些战士有着丰富的战斗经验,擅长在复杂的战场环境中作战,能够有效应对阵地战和攻坚战等多种战斗形式。

随着长征的推进,五军团的主要任务就是不断与敌人进行阻击,确保中央机关的安全。由于红五军团始终位于长征队伍的后方,他们的行军速度较慢,常常需要与中央保持一两天的距离。

在这样的背景下,五军团与中央的联系非常紧密,指挥调度几乎依赖于电报的方式,每当中央有新的命令时,电报便迅速传达到五军团。尽管红五军团在与敌人作战时屡战屡胜,但行军的艰苦程度也让部队的士气一度受到考验。

红五军团的成员几乎每天都在边打边走的状态中进行作战。当他们抵达宿营地时,敌人往往已经紧随其后,甚至有时敌军会直接追到军团部附近。由于地形复杂,敌人常常出现在意想不到的位置,红五军团不得不时刻保持高度的警觉。

在与敌军的激烈战斗中,五军团的战士们凭借出色的战斗素养,成功地完成了多次关键的阻击任务。

奉命赶赴遵义

1935年1月上旬,五军团驻扎在贵州桐梓一带,气候寒冷,环境严峻,士兵们日复一日地进行训练和备战。李卓然忙于处理军团内外的事务,日程安排满满。突然一封电报打破了这段平静的时光。

电报中,周恩来要求李卓然与刘少奇尽快赶往遵义,参加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几天的急行军后,他们终于抵达了遵义城。李卓然迅速赶往会议所在地,然而会议已经开始。他调整心态,准备向毛泽东和其他领导汇报情况。

毛泽东那时正因感冒卧床,虽然身体不适,但依旧坚持处理工作。当天晚上,毛泽东在自己简朴的卧室里接见了李卓然。

李卓然简洁明了地报告了五军团的现状,特别是部队的士气问题。他提到,由于前线战斗压力过大,长期的艰苦条件以及领导层的决策失误,部队中不少士兵产生了对领导的抱怨,甚至有些人对党的方针政策产生了动摇。

当李卓然谈到部队的不满时,毛泽东微微一笑,轻松地调侃道:“怨声载道啰,对领导不满意啦?”李卓然点了点头,简单回答了“是的”。毛泽东并没有责怪李卓然,也没有对部队的情绪产生不满,而是表示了对李卓然所反映情况的重视。

他看向李卓然,语气平和但坚定地说:“那你明天在会上讲一讲,好不好?”毛泽东对李卓然的汇报态度表明,他非常重视当前部队的状态和思想状况,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

批判王明路线,支持毛泽东领导

李卓然按照毛泽东的指示,站在了会议的发言席上。他回顾了过去两个月中,五军团所面临的艰难局面。从兵员损失、物资匮乏到战斗意志的低落,部队的困境无时无刻不在考验着红军的战斗力和凝聚力。

李卓然逐一列举了战斗中的种种困难,包括长时间的行军、高强度的作战任务以及生活条件的恶化。在讲述部队情况时,李卓然并没有回避其中存在的问题,而是直言不讳地提出,部队中的不少士兵因为长期缺乏足够的补给和良好的生活条件,对领导层产生了不满情绪。

连一些指挥官员也对当前的局势产生了疑虑,认为领导的决策并没有给出明确的方向。李卓然明确指出,问题的根源在于错误的路线,尤其是王明“左”倾路线的错误。李卓然深入剖析了这一路线给红军带来的巨大损害,特别是它在战略上的偏差和对实际战斗情况的忽视。

他不止一次强调,王明路线所提出的过分冒进和不切实际的战略决策,不仅导致了大量无谓的伤亡,更使得红军的战斗力受到极大削弱。他接着提到,红军和党要想走出当前的困境,必须坚决支持毛泽东为代表的正确路线。

李卓然认为只有毛泽东的战略眼光和实际的作战经验,才能够为红军指引正确的道路。李卓然最后总结道,党和军队应该团结在毛泽东的周围,紧密配合,形成统一的战斗力量,才能够克服眼前的所有困难,最终实现红军的胜利。

北上还是南下:张国焘的分裂野心

1935年6月,红一方面军与四方面军终于在懋功会师。那时,红军经历了长时间的艰苦跋涉,战斗力和士气都有所消耗。短暂的喜悦并未持续太久,毛泽东与张国焘在接下来的战略方针上发生了严重的分歧。

毛泽东提出北上的战略,目的是突破敌人的封锁,寻找新的发展空间,尤其是为了获得更加有利的战略地形和物资补给,给红军带来一线生机。张国焘并不认同毛泽东的战略思路,他坚持认为红军应该继续向南发展,保持原有的战略布局。

张国焘的坚持并非单纯出于战术考虑,而更多的是出于他个人对权力的掌控欲。张国焘认为,继续南下有助于维护他在党内的领导地位。

并且他也试图通过提出“统一指挥”和“组织问题”的方式,将自己与毛泽东的战略分歧表现为党内的组织问题,从而为自己的分裂野心找借口。在这样的紧张气氛下,周恩来找到了李卓然,提出了一个重要任务。

周恩来希望李卓然能前往四方面军,协助党内工作,并协同推动北上的战略。此时的李卓然并不了解中央的内部分歧,也没有意识到张国焘的分裂企图。

随张国焘南下,付出遗憾

李卓然随右路军穿过草地时,仍未察觉党内已发生的重大变化。那时的草地,山川崎岖,道路艰难,部队的行军在恶劣的环境下尤为困难。然而,李卓然并没有预料到,随着红军继续前行,形势将发生出人意料的变化。

随着日子一天天过去,他渐渐感受到了一些异样的气氛,他当时并未意识到,毛泽东和其他中央领导已经开始北上。直到有一天,他才从其他途经的战士口中得知,毛泽东等中央领导已经先行北上,踏上了不同的路线。

当这一消息传到李卓然耳中时,他感到一丝不安,但却并未改变他当时的行动方向。由于追赶的困难,李卓然最终无法赶上中央的行军,只能与张国焘继续南下。这一决定,在李卓然一生中,成为了他深深的遗憾。

10月5日,张国焘在卓木碉宣布另立中央,并自任“主席”。在这一时期,李卓然与朱德总司令紧密合作,坚决捍卫党内的团结与统一,抵制张国焘自立“主席”的行为。

他帮助组织和协调了部分反对张国焘的力量,推动了红军内部的团结,力图保持红军三大主力的联合。同时,李卓然与党内的其他同志一道,始终坚持支持毛泽东的北上战略,并通过各种努力促成了红军三大主力最终在西北的胜利会师。

随着新中国的成立,李卓然的身体状况逐渐出现问题。在20世纪50年代,随着苏联专家的介入,他们对李卓然的健康状况做出了预测,认为他最多只能活五年。李卓然并未因此放弃生活,他坚持接受治疗,并在适当的时候进行休养。

通过精心的疗养和不懈的努力,他成功打破了苏联专家的预测,活到了1989年,享年90岁。即使身体已经非常虚弱,李卓然仍然关注着国家和社会的发展。

他最后的日子虽然处于病榻上,但他的心依然牵挂着党和人民。在他临终之前,他留下了一句遗憾的话:“毛主席北上没有叫我。”

参考资料:[1]刘丹.李卓然军队思想政治工作研究[J].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4,48(6):141-145

0 阅读: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