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动症的孩子,体内‘脾’已烂!如何补救?张仲景给出答案

冰双阅览养护 2025-02-07 09:04:49

儿童多动症,让无数父母忧心忡忡,其实根源在于孩子“脾已烂”。

人体就像一个精密的小宇宙,各个脏腑相互协作,维持着整体的平衡与健康,而脾胃在其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犹如后天之本,为孩子的生长发育和各项机能提供滋养。

一旦脾出现问题,身体就会像失去根基的大厦,逐渐出现各种状况,多动便是其中一个显著的信号。

孩子的成长像庄稼生长一样,需要脾胃运化所产生的气血精微来滋养,而脾在其中扮演着运化水谷、化生气血的关键角色。当脾的功能失常,就如同土地变得贫瘠、失去生机。

一方面,脾不能正常运化水谷,孩子的身体得不到足够的营养,就会无法持久集中注意力,拖拉磨蹭。

另一方面,脾胃运化失司,水湿代谢失常,湿邪内生,痰蒙清窍,孩子会记忆力下降。并且湿邪久蕴还会化热,痰热内扰,孩子就会烦躁不安,脾气大。

针对这种情况,张仲景在其不朽巨著《金匮要略》中,早已给出答案:

第一步:化掉体内痰湿;

第二步:排出五脏内热;

第三步:修受损脾胃。

行医40年,我看过数不清的多动症患儿,根据我的临床经验,总结出一张特别适合因脾胃问题导致坐不住、注意力不集中的孩子,今天拿出来和大家分享。

组成:陈皮、制半夏、茯苓、枳壳、胆南星、竹茹、黄连、钩藤、石菖蒲、远志、珍珠母、瓜蒌。

方解:

陈皮+半夏理气化痰;

茯苓健脾利湿;

枳壳行气宽中,气行则痰消;

胆南星+竹茹+黄连+瓜蒌清痰去热;

钩藤清肝火、平肝阳;

石菖蒲+远志+珍珠母祛痰开窍、镇静安神。

如此一来,导致多动的因素解决了,孩子的专注力也就恢复了。

0 阅读:34